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16131200000006

第6章 汉语文字来源使用(2)

引《芝田录·李琢》条载:“许州西三、四十里有雌虎暴,统军李琢曰:‘忠武军十万,岂无勇士。’有壮夫跳跃曰:‘某能除。’遂抱持三子归。”琢曰:

“尝闻‘不探虎穴,焉得虎子。’”《广记》是宋人作品,引文当在宋以前。

“风马牛”中的“风”

“风马牛不相及”语出《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风”有二解。一曰:“古时称兽类的雌雄相诱谓之‘风’,有马、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故有‘风马牛不相及’之说。”其中对“风”的解释是正确的。不过,这仅是一种说法,它还另有别的含义。

这里的“风”,亦可解释为“走失、走散”。所本据《尚书·费誓》:“马牛其风”,注曰:“马牛其有风佚。”因此,“风马牛不相及”意即是:两地相距甚远,即使马牛走散,也不会跑到一起去。

故“风马牛”中的“风”,含风逸,牝牡相诱二层意思。后人常用“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种事物毫不相干。也有人反其意而用之,说“风马牛相及”,别具情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有过类似的用法。他在一篇题为《得甲牛抵乙马死,乙请偿马价》(《白氏长庆集》卷67)的判词中,有“既谷量以齐驱,或风逸之相及”的句子,意思是:众多的牛马在一起驰逐,或许走散跑到一起去。这更是对“风马牛不相及”这一典故的精妙活用。

“风马牛”又一说

“风马牛”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全句是“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为成语,已经普遍使用,但要规定其义,却是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1.诱逸说。这是最早的说法。东汉服虔的解释是,“牝牡相诱谓之风”。

杜预注《左传》采其说,自此以后,对“风”字多据此为释。

2.顺逆风说。作此主张的是宋人张世南。他说:“牛走顺风,马走逆风。故楚子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游宦纪闻》卷三)。

3.逃逸说。说者以《尚书·费誓》“马牛其风”旬的郑注“马牛其有风佚”为解,以“风”为逃逸,因为和它相对的下一句是“臣妄逋逃”。

4.放出说。主张这一说的是因为“风”常常被解为“放”,服虔就说:

“风,放也。…‘风马牛”就是把牛马放出去。

周乾荣在《学术月刊》着文说,这些说法,解释了“风”,但未和“不相及”挂起钩来,这是不合于古人讲话之朴实明确的。“风”应是“讽”之假。古籍中多有这样的用法。《经籍诂》卷六十“讽”下注:“通作风。”具体例子很多,且以《汉书》为例,朱骏声说:“讽”在汉书志传凡几十见,皆作“风”(《说文通训定声·临部》),说明这种用法决非个别的,而且到东汉还是这样,因而用之于《左传》就不奇怪了。

民间“手头字”

1934年,国民党当局在全国掀起了“废止白话,恢复文言,提倡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陈望道站在斗争的前列,提出用“大众语”与复古势力进行斗争。他呼吁一切作家“必须实际接近大众,向大众去学习语言的问题,躲在书房里头不同大众接近,或同大众接近不去注意他们的评语语言,都难以成就大众语文学作家。”

为了使大众语深人心,为人民大众所掌握,陈望道利用《太白》杂志,首创用民间“手头字”,即“简体字”。大胆提出了把“简、便、明”作为大众语的三大原则。“简”,就是“写起来笔画简单的”;“便”,就是“写起来笔头顺便的”;“明”,就是“看起来明白容易认识的”,并强调“中国的汉字必须简写简印,甚至必须拼音,也会有可以拼音的一天”。后来《太白》主动出面,联络全国文化界着名人士200多人及15个杂志社,共同签名发表《推行手头字缘起》和《手头字第一期字汇表》,并立刻铸出了这些“手头字”,在《太白》上广泛使用。

“莫须有”和“莫须”

“莫须有”一词来历见于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初,狱之成也,大传醴泉观史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日上‘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秦桧用“莫须有”一词,杀害了岳飞。后世谓以不实之辞诬陷他人为莫须有,就是从这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用“莫须有”的方法捏造罪名,更是盛行一时,“莫须有”一词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莫须”,是亲人常用的口头语,表示疑问、推测,意为恐怕、或许。“莫须有”就是“恐怕有、或许有”之意。例如程颐兄弟说过,对西夏“只朝廷推一宽大天地之量,许之自新、莫须相从。”(《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下)宋徽宗也说过:“今至此,莫须问他否?”(《铁围山丛谈》卷二)后代有的学者把秦桧“莫须有”一词改为“必须有”或者望文生义地把“莫须有”释为“不须有”,或者把“莫”

字与“须有”断开,这些都是不对的。

“敲竹杠”一词的传说

现在人们把那些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索取财物的事情叫做“敲竹杠”。敲竹杠一词的产生有两种有意思的传说呢,一种说法是:

清朝末年,市上小额交易,以铜钱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里,晚上结账时倒出来点数,谓之“盘钱”。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鬼点子很多,陌生顾客来买东西,他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敲响竹杠一下,示意提价一成。一种说法是:林则徐禁烟,四路设卡盘查贩烟土的不法商人。但仍有些船家见利忘义,违禁私贩烟上,为躲避检查,密藏于船舷竹杠或竹篙之中。也有一些检查官吏,乘机勒索敲诈。有一天,一位关卡师爷上船检查,查了半天也未发现烟土,无意中将手中正好吸完的旱烟锅,往竹杠上磕了几下烟灰,竹杠发出沉闷的声音。船家以为他已识破机关下急忙拿出银两贿赂这位师爷。从此,这个打着盘查烟土旗号的贪婪家伙,每上船检查,必大敲竹杠。

“三不知”的由来

“三不知”一词最早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苟瑶率师围郑,荀文子认为未了解敌情,不可铤而走险,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不亦难乎?”苟瑶终因不听劝阻而失败。由此可见,所谓三不知是说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明代江宁人姚福对此作过一番改正,在《清溪暇笔》中写道:“俗谓忙糜月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他对“三不知”含义作了明确的解释,也指出了它的出处。

“小学”一词的由来

“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指学校。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范围更加扩大,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金石学等的总称。清代《四库全书》又将“小学”缩为三类:训诂、字书、韵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并转化成为初级学校的名称。

“掌故”究原

“掌故”,顾名思义,就是掌握故事。原是一种官职,从汉朝开始,“掌故”就是太常所属太史令的官,专门管理国家历来的故事。唐代《官职志》

中,设有“内侍掌故”和“州郡掌故”,分掌宫廷及各地流传的故事,以及轶闻、考证等等。又唐代的翰林学士,有兼掌历史沿革之职,也称为“掌故”。后来历朝的文人笔记,凡搜集有关上层社会人士的轶事,朝野遗闻,民问传说,也统统称之为“掌故”。现在,“掌故”往往作为一种考古或典故叙述性质的文体,中间带有一点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成分。

“古董”小考

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作参考的珍贵文物,称为“古董”。

原来,“董”和“宝”两字唐代通用。《霏子录》载:“唐人方言,呼宝为董。”所谓“古董’’原系“古宝”。

尔后,又有人把“古董”写成“骨董”,那是由于“骨”和“古”两字的读者相同,同音字可以通假的缘故。此外,“古董”一词还有另一意义,就是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模范”来历

“模范”一词,是由两个同义的词素“模”和“范”组成的合成词。

“模”和“范”的本义都是模型和规范的意思,即制造器物时用的模子。在我国古代,在铸铜、铸铁、铸钱时,都要用“模”和“范”。据史料记载,古时的各种模型,用木制作的叫模,用竹制作的叫范,用土制作的叫型,用金属制作的叫熔。如左思《魏都赋》载:“拱土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匠。”

《荀子·强国》载:“刑(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其中的“模”和“范”,都是指的模子。后来,“模”又由模型引申为模范、楷模,如左思咏史、诗之八:“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范”也由模型引申为模范,如王勃《滕王阁序》:“字文新州之懿范,帷暂驻。”

“模范”一词早在汉代就已形成,王充《论衡·物势》载:“陶冶者,初诞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因为它具有使器物成型的规范作用,所以就引申为值得人们学习或效法的榜样,如扬雄《法言·学竹》:“师者,人之模范也。”具有榜样含义的“模范”,汉代出现后,一直沿用至今。

“楷模”溯源

人们常把榜样、模范称为“楷模”。何谓“楷模”?原指两种树木——楷树和模树。楷树又名黄连树,相传最早生长在孔子的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为诸树之榜样。模树,其叶颜色随节令而改变。春天呈碧绿色,夏天呈红色,秋天呈雾白色,冬天呈墨黑色。一年四季色泽纯正,亦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西周初年政治家周公的墓旁。人们以树喻人,把人的榜样作用称为“楷模”。

“鼻祖”出典

要解释“鼻祖”,首先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原为“自”字。

“自”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模样。在古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载:“自,读若鼻。”

“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造了一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了。自的本意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鼻”即始义。

“老子”是“儿子

“老子”一俗语,目前人们普遍都把它当成“长辈”的含义来使用。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它的含义是“儿子”。

“老子”一词最初来源于道教祖先李耳的俗称——老子。据书载,老子为河南鹿邑人。《玄妙内经》《史记·老子传·正义》诸书载,老子诞生时,是“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相传李耳割开母亲左腋诞生之后,母亲见他一下地就是个白头老汉,痛呼一声:“我的老子呀(即“我的老儿子呀”)!”就昏厥过去了。于是后人就俗称李耳为老子。

今人往往荣耀地自称为“老子”。殊不知,老子的真谛含义是“子”,即相貌老化了的儿子。

“凯旋”义探源

我们常称得胜回来为“凯旋”。旋,即“回”之意;但“凯”为何意?

得胜为何称“凯旋”?据《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它能催动万物,使之茁壮成长,万物欲显出它们内心的喜悦,故以“凯”相称(据邢良《尔雅疏义》)。凯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和祥之风,用音乐来表达就是凯乐。

在上古时,国之大事就是祀与戎。当征伐得胜回来,进“社”回报时,“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周礼·春司乐》),即“献功之乐”。据《说文》

段玉裁注,“恺即凯也”。凯乐从不在其他场面演奏,后来被作为胜利的象征保留下来,“凯旋”一词也延用至今。

“败北”的原意

古代为什么称战败为“败北”呢?原来“败北”的“北”是方位词,是“背”的初文。《说文解字》中说:“北,乖也,二人相背。”由此,“北”引申为人体的部位与胸相对的背部。古人说败北,意思是打不过转背而逃。后人沿袭古人的用法,把失败称作“败北”。

“幽默”的由来

“幽默”曾见诸《楚辞·九章·怀沙》,但和从英文Humour音译过来的“幽默”一词意义并不相同。仅仅因缀联成词的二字相同,便认为《楚辞·九章·怀沙》中“幽默”一词,就是从英文音译付夹的“幽默”这一词语的根源,恐怕就未必恰当了。故而,“幽默”一词是音译的外来语。林语堂在20年代从英语“Humour”翻译过来,最早见于在北京出版的《语丝》杂志。这个译名当时曾经有过异议:鲁迅嫌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觉得不太妥当;李青崖主张改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是句成语,且只有言语而无动作,不能概括“幽默”的全部含义;陈望道拟改译成“油滑”,但不够确切,又有轻浮之嫌。后来,唐栩侯译为“谐穆”,“谐”表示一面,“穆”表示另一面,合起来就成了“幽默”的整体,原是比较恰当的,但因“幽默”一词已流行,且其含义已为人所熟悉,故一直沿用至今。

“话柄”小考

所谓“话柄”,就是指“谈资”,即指被他人当作谈话资料的言论或行为,但是,“话”怎么会有“柄”呢?

据宋人笔记《天禄志余》记载:“古人清谈多执鹿尾,故有谈柄之名。”

宋代高僧吴道原曾在书中写道:“栖云寺大朗法师,每谈论,手执松枝,以为谈柄。”由此可见,“谈柄”、“话柄”来源于古人闲谈时,手执一物,资以助兴。所以宋代诗人胡仲弓也将“话柄”引人《约枯崖话》诗中,其诗云:

“清风资话柄,流水是诗瓢。”

宋明人亦有把“话柄”称为“话靶”、“话把”、“柄把”的,其含义不变。

“咨询”探源

目前社会上的各类咨询活动,为人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铂交流信息提供了种种方便。检诸典籍,“咨询”一词古已有之。

《三国志蜀志·后主太子璇传》记载,蜀后主延熙元年正月立刘璇为皇太子,策有“咨询典礼,敬友师傅,斟酌众善,冀成尔德”等语,可见三国时已有“咨询”一词。

比它稍早,则见于东汉文学家王逸《九思·疾世》:“纷载驱兮高驰,将咨询兮皇羲。”商务印书馆新版《辞源》据以作为“咨询”一词的最早出处,其实不是。成书于战国初年的《左传·襄公四年》有“访问于善有咨,咨亲为询”之句,《春秋左传词典》(杨伯峻等编)释咨为“咨询”。

溯始探源,“咨询”一词的最早出处应是《诗经讣雅·皇皇者华》五章:

“载驰载驱,周爰咨询。”这是一篇君遣使臣之诗,意谓使臣悉心访察民间疾苦以告天子。

“青春”小考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它始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即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700多年间,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是这个词意。如杜甫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一词引申为人的青春年少时,大概最初出现于文学诗歌中的比喻。西晋文学家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中有这样的诗句:“予涉素秋,子登青春。”素秋比喻老年,青春则喻为年少了。唐玄宗时期,诗人王维也赋予“青春”一词新的含义,泛指人的青春时期。他写了《洛阳女儿行军》诗,其中有两句:“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所骄奢剧季伦。”与王维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刘长卿《戏题赠二小男诗》中写道:“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意,成为青年的代称了。

“傻瓜”的由来

古时候,姜戎氏的祖先吾离被秦军赶到秦岭地区的瓜州。他的子孙就用地名来取族名叫“瓜子族”。瓜子族人勤苦、诚实、肯于,受雇于人时,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不歇手,人们误认为这是“愚蠢”,就把“愚蠢”的人称为“瓜子”。清《仁恕堂笔记》有:“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肃。后来,人们把“瓜子”和形容词“傻”字联系起来才出现了“傻瓜”

一词。

“爬灰”有来历

《红楼梦》中,焦大骂贾府时说:“……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是一俗语,又叫“扒灰”。指的是公公与媳妇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翁媳乱伦,为何叫做“爬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