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16131200000007

第7章 汉语文字来源使用(3)

一种说法是,这一俗语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的儿子王等,早年辞世,他的妻子青年守寡,另筑小楼居住。王安石出于对儿媳的关心,经常去探望她。而媳妇却错解了公公的意思,以为王安石心怀不轨,于是题诗于壁,以明心迹。王安石见了题诗,颇为尴尬,就用指甲扒去壁灰。这样一来,外间就有了“扒灰”的说法。

显然,这种传说是牵强附会的,很可能是政敌捏造出来用以诬蔑王安石的。

另一种说法是:“爬灰”是谐音转语。爬灰必污膝,“污膝”与“污媳”

谐音。这一说法源于清代李元复《常谈丛录》:“俗以淫于子妇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音同。扒行灰上,则膝污也。”

这一说法似乎可信。但仍难以自圆其说:“爬灰”在生活中是不大可能的事。而“扒灰”者,又何以必定污膝呢?

清代王有光另有一说。王氏在《吴下谚联》中谈到“扒灰”的来历:过去,神庙遍地,香火特盛。为了敬鬼神,人们往往大量焚烧涂有锡箔的纸钱。日久天长,锡灰渐多,庙主将锡灰出售,倒能获得好价钱。消息传出,贪利之徒就往往到寺庙中偷扒锡灰。“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看来,王有光的解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扒灰”的目的是为了偷锡,而“锡”、“媳”谐音,“偷锡”转为“偷媳”,这或是“扒灰”一语的来源。

“铜臭”的由来

东汉时,崔烈花了五百钱买了个司徒的官职。那时,称丞相为司徒,司徒与大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三公是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由于崔烈此官职是花钱买来的,因此人们议论纷纷。一日,崔烈问他的儿子崔钓说:“我当上三公,别人有什么议论?”崔钓说:“论者嫌其铜臭。”

那时的钱币是铜制的,铜钱多而发臭,是人们讽刺崔烈花钱买官。此事见《后汉书·崔烈传》。后来,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讽刺只知钻钱眼的市侩气。

“马虎”传奇

“马虎”,来源于宋朝一个画家。有一天他刚画完一个虎头,又有人请他画马。他就在虎头后面添了一个马身,那人问他:“你是画马还是画虎?”画家说:“马马虎虎吧!”后来他把这幅画挂在墙上日夜欣赏。大儿子问他画的什么?他信口回答是虎。二儿子问他,他又回答是马。

后来,大儿出去打猎,见了一马误认为虎,一箭射去,后来赔了一匹马钱。二儿外出碰上一只虎,却以为是马,刚准备去骑,结果被虎咬住,断送了性命。画家在难过悲痛中烧毁了这幅画,并写了一首告诫世人不能“马虎”的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寞学吾。”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画家称为“马虎先生”。

另有人撰文认为,世界上真有一种动物叫“马虎”。

马虎,生长在我国四川省川东与贵州省交界的白马山上,山民称它马老虎。据说,这种珍稀动物体大如马,形亦似马,体表长有似虎的条状花纹,凶猛的程度又胜过老虎,行动诡秘、迅猛、前爪锋利,专以捕食野生动物和山民豢养的牛、羊为主。传说老虎也惧怕马虎三分,当老虎碰到马虎,总是虎头对着马虎之头与其搏斗,不敢轻易转身逃遁,生怕腹部被马虎挖开,但搏斗结果,常以老虎的失败而告终。

马虎到底属马科还是虎类还难定论,同那种似牛非牛、似羚非羚的动物被称为牛羚一样,把它称为马虎较为确切。

“王八”的由来

自古以来,骂人之词以骂畜生、杂种、王八者占多。早先,这“王八”

一词并无辱骂人之意。《史记·龟策传》载八名龟之名,其八曰王龟。唐宋之前,俗称王八的乌龟与龙、凤、麟合称为“四灵”,被视为祥瑞。古人以龟起名者甚多,对龟(王八)绝无贬意。

五代前蜀主王建排行第八,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见《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八”作为骂人之词大概源于此。清朝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八中对“王八”一词作了解释,王八明人小说又谓忘八,即忘掉悌梯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是无耻之徒。还有人将娼妇之夫比作王八,说龟不能性交,纵牝者与蛇交。骂人王八,意即其妻有外淫之事。再者,古娼家头着绿头巾,而后人以为乌龟之头为绿色,于是称娼夫为乌龟头、王八。

“上当”溯源

很早以前,清河地方有一家姓王的富户,在城里开了一片当店。世代传承,当店越开越大。但各房族人都懒于营业,而将名下的一份资产作股存在店里,另外选择一人,把典当营业事务全委托于他,族人就按股金分利金,游玩过日子。

到了清光绪年间,主持店务的人叫寿芋。他是一个好读书的文人,还喜欢校刻书籍,如《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就是由他刊行的,而对于典当事务反而很随便。王氏众族人见此情况都很不满,想对他来一番倾轧。于是,从自己家里拿一些无用的闲物件,到自家的当店里来典当,还自估高价,要伙计如数付给。伙计没有办法,只好照办。就这样,众多的族人都来敲诈,日子一久,当店就破产倒闭了。

时人就此编了一句歌谣:“清河王,自上当。”把物件质于当店叫上当,由于王氏族人自家诈骗了自家,使得当店破了产,因此后来就把被欺骗使事情败坏的叫作“上当”了。

“溜须”有典

宋真宗时,靠献媚邀宠爬为副宰相的丁渭,一次与宰相寇准一起在朝房用饭,丁渭看到寇准的胡须上粘了一些饭粒,便亲自上去为寇准溜须拂拭,并对寇准的胡须盛赞一番。寇准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吗?”后来人们便称丁渭为“溜须宰相”。“溜须”典出于此。

“胡说”小话

“胡说”一词出现在所谓“五胡乱中华”时期。胡人是古人对我国北部、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统称“五胡”,当时由于西晋王朝腐朽,胡人打进中原,赶走西晋统治者,主宰了中原。汉族封建统治者说话、办事都以封建礼法为依据,而胡人因文化背景不同,并不以汉人的礼法为说话、办事的依据。所以当时汉人把乱说和没有根据的言语称为“胡说”,把越轨的行为称为“胡闹”,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混帐”有来历

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为了寻找有水草的地方放牧,到处游荡。碰上有水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定居下来。白天,男人们去放牧,只留下老人或妇女看守帐篷。这时,在家的一些年轻小伙子为了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就乱窜帐篷,混进姑娘帐篷里去。有时候,年轻小伙子碰上严厉的老头,老头就会愤怒地骂一句:“你又混帐了!……混帐东西又来了”。年轻小伙子自讨没趣,急忙退出帐篷。后来,“混帐”、“混帐东西”这句话渐渐变成了一句责骂不明事理者的俗语了。

“借光”的由来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后来,人们就被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和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

“摩登”溯源

曾有人在《北京日报》(1987年2月20日)撰文说,对“摩登”这个词,旧版《辞源》的解释是:“西文Modem之译音。义为近代,今还称时髦人时之人物。”旧版《辞海》的解释是“摩登,英文Modem之音译,意为现代或近时的,通俗用为新奇时髦之意。”

然而,远在英文传入我国之前的南宋末年,汉语里就有了这个词。生活于1191年至1245年的耶律楚材,在他45岁前后写的一首诗里就用了“摩登”这个词。他的《湛然居士文集》卷十中题为《寄冰室散人》的七律写道:“佳人元不是摩登,幻术因循污此生。”

“摩登”这个词还常见于四川话里。如说“逛马路,看摩登”,就和“看娇娘”的意思相仿佛,作名词。又如说“你咋个也摩登起来了!”则作动词。

有现代化之意,最常见的是作形容词,如惊叹新奇人时的人物往往说“好摩登啊!”上世纪40年代,四川三合县的涪江对岸有一座小庙,庙名不甚为人所知,但庙中有一尊观音塑像却是远近闻名,人们称之为“摩登观音”头戴花冠,身披缨络,腰裸露,头微侧,双眼下视,似笑非笑,右手作合十状,左手自然下垂,很像要翩翩起舞的样子。作为四川人的李一氓在一篇题跋中写了一首七绝,也用了这个词。诗云,竞搜戏曲学摩登,星风稀求半本珍。

的确,英语Modem真有译作“摩登”的。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失业问题的名作《ModemTmes》就译为《摩登时代》,但那是因为汉语中原有“摩登”这个词,音义又相近的关系,和用汉语中现成的词“幽默”译英语里的Huraour,以及某些人以“时髦”译Saxal"t,有些类似。大概也就是这个缘故,前面提到的几部辞书就都误以为“摩登”的词源是Modem了。

但也有人撰文发表不同看法,认为彼“摩登”非此“摩登”。他说,据其所知,耶律诗中的“摩登”也是个外来词,而且与现在所通行的“摩登”

不是同一物。诗中所指乃是佛经的典故,佛教传说有一种族名“摩登伽”

(梵语音译),其男性也称为“摩登伽”,女性则称为“摩邓祗”,从事清扫之类的“卑贱”职业。据佛经记载,有女善使“先梵天咒”,作幻术诱惑人,曾以幻术蛊惑佛弟子阿难“锵使淫乐”,后佛说神咒方解此难,此女后称为“摩登伽女”或“摩登女”。耶律此诗中的“摩登”及“幻术”,显然是用了此典,并带有明显贬义。

源自梵语的“摩登”在语义上与现时所用的“摩登”相去甚远,因此不能说现时的“摩登”就是耶律诗中“摩登”的发展。而英语Modem意为“近代的、现代的、现代式样的、时新的、时髦的、新派的”,与我们现时所用的意义基本相同。

“望洋”及其他

“望洋兴叹”,语出《庄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说的是河神因河水大涨而自呜得意,及至到了海边,才感到海的伟大而自认渺小。于是,便望着大海,向着海神发出了慨叹。“望洋”仰视貌,是个联绵词。因“望洋”为联绵词,所以不能将其拆开来解释,正像“玻璃”、“蜘蛛”一类联绵词不能拆开一样。至于有人因住不上新房,而诙谐他说“望楼兴叹”这类话,那只不过是一种“灵活地”借用而已。

古人由于一时不懂联绵词不能拆开的特点,曾闹过许多笑话。比如“犹豫”一同是个联绵词,表示“主意不定”的意思。可是,很有影响的《颜氏家训》却说:“犹,犬也。人将(带、牵)犬行,犬好像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复……故称犹豫。”这就望文生义而不确了。

联绵词是个不可拆开的声音组织,有的双声,有的迭韵,有的既双声又迭韵,有的则既非双声又非迭韵(如“蝌蚪”)。此外,有的联绵词由音译外来词而组成(如“龟兹”,音丘磁),有的由拟声词而成(如“铿锵”),有的又由单音词长言分化而成(长言分化即谓一字慢读而成二字,如“孔”长言分化为“窟窿”,窟窿即为联绵词)。理解并掌握联绵词的特点,就不会把“望洋”当代动宾结构来看待。

“洋火”一词由来

1827年,世界第一根火柴由英国化学家约翰·华尔克发明创造。1839年,英国商人带了几盒火柴,作为礼物进贡中国清朝道光皇帝。当这个里面穿着衬衫西装,外面穿着箭衣朝袍,脚登皮鞋,只弯腰不跪拜的高鼻子、蓝眼睛立在皇帝面前,道光皇帝一看即面现恼色。陪同大臣连忙跪奏:“夷邦之人,不识上国礼仪,皇上息怒,请观夷人取火。”只见英国商人在盒中取出一根木梗,将涂着红色的一头,在粗糙的小铁板上,用力一划,随即发出咝咝声音后“蓬”一响。火就燃起来,道光皇帝及众大臣看得目瞪口呆,皇帝待烧完后才开口道:“洋人所发洋火取用方便。”从此,“洋火”一词不胫而走,传到民间。

五四运动后,甚或是“文革”以后,才改称“自来火”或火柴。

“激光”的由来

激光是利用受激辐射效应建立起来的一种特速光源,是20世纪以来的重大发明之一。最初,有人把它意译为“光的受激发射器”、“受激发射光”

等。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办了《光受激发射情报》。1964年,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写信给该刊编辑部说:“光受激发射这一名词,似乎太长。说起来费事,能不能改称‘激光’?”于是,“激光”这个中文缩略词,代替了上述译名。港台译为“镭射”。

“交际”的出典

人与人的往来接触,称为“交际”。《孟子·万章》有这样一段记载:“万章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宋朱熹《集注》:“际接也。

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上段话的意思是,有一个叫万章的人向孟子请教,交际时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对方?孟子答道应当取恭敬谦虚的态度。这恐怕是“交际”在我国最早的记载了。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几个信息: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亚圣”孟子已经清晰地记述了“交际”这个词,此其一。其二,当时的学者对“交际”很重视,并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三,“交际”一词的出现,说明当对社会人们的联系扩大了。

不再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了。

“蓝桥”的由来

人们常用“鹊桥”表示夫妻相会,而用“魂断蓝桥”形容夫妻关系破裂。“蓝桥”一词从何而起呢?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320年,苏秦向燕王讲过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如花似玉的女子相约于桥下会面,但女子没来,尾生为了不失约,水涨桥面抱柱死于桥下。

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省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从此,人们把夫妻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

“市井”四说

“市井”一词,显然是指市场、交易地。即与“市”的意义相同,如较早的《史记·循吏传》有“白首不入市井”句。那么,为什么把“井”扯进“市”里来呢?前人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东汉颜师古认为,“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日市井。”这一说法诚然反映了古代淳朴风俗,但与《易》“日中为市”××辞不符,于是,同时人应劭《风俗通》主张:“人至市将有鬻卖者,当于井上洗涤令洁,乃到市也。”由于并非所有的货物都要在出卖前洗涤,《管子》注者不以为然,他认为:“立市必四方,若造并之制,故日市井。”这是第三种看法。大约这种看法中“立市必四方”令人费解,明代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进一步解释,“市中之道四达如井,因井路辏集之便易相交易,故日市井。”他并综合前三种说法,折中认为“在国曰市,在野曰井”。说是说“市”、“井”是市场的两种说法。

据江南良渚文化出土表明,五六千年以前,江南先民是在沼泽、湖塘上加一个“井”形的木栅,以便取洁净之水饮用。可见,井字反映的不是商周以后的“水井”。看来,田艺蘅“市中之道四达如井”这一说法还是有见地的,那就是说交易总是在三岔路口、四岔路进行,即使在乡村(野)也须岔路口,包括水井旁边——按照古代井田制的想象,水井处于数宅之中,有四寝的路会集。总之从形状看市场即从交通发达看市场,离“市井”的原义就不远了。

“新闻”出典

我国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闻”字,“新闻”两字连用,则见于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