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136900000018

第18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现在,我们的印刷厂都使用机器了,其中不少还在使用活字印刷术,不过不是古代的泥活字或木活字,而是铅活字。可见,宋代平民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连续使用近一千年了。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进行了描述。毕昇用胶泥刻字,一个泥活字就是一印,用火烧硬。在一块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在框内排满泥活字,再放上蜡和松香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在火上加热,蜡和松香等遇热熔化,把泥活字连在一起,再用一块平板将活字压平,冷却后就成了活字印版。印完后,印版一加热,活字就可以取下来,以备再用。像“之”“也”之类最常用的字,就烧制上几个或几十个,保证一版中没有缺字。有的偏僻生字可以随时烧制。为提高效率,准备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版印刷,另一版排字。第一版印完,第二版已排好,从而提高了印刷速度。

毕昇是在杭州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因为杭州是当时着名的刻书中心,人人都对刻板印书的困难深有感触,毕昇创意烧制活字是很有现实条件的。显然,活字印刷是雕版印刷术发展的结果。但据沈括的记载,毕昇之所以用泥而不用木制作活字,是因为“木理有疏密,沾水后高下不平,且与药相黏不可取”,这说明当时已有人尝试过木活字印刷。无论如何,活字印刷比起雕版印刷来无疑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活字可以重复使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发现了错误,可以随时更换,印刷质量较高;制版也快,印刷速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大部书籍的印刷。

但是,活字印刷术毕竟刚刚诞生。在宋代,它还处于试验阶段,当然也会有不少缺点。有些人就以此否定活版的优势,致使这一技术未能很快推广开来。宋元时期,雕版印刷仍占据主导地位。只是在南宋时,姚枢曾教弟子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并印成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等书。但是,今天人们很少见到流传下来的宋代活字印本实物,这使一些史学家认为这一技术因印书质量较差而“失传”了。

活字印刷术在元朝逐渐成熟。着名的《农书》的作者王祯说有人曾改进毕的泥活字为活瓦字,还有人“铸锡作字”,可见活字印法并未失传,而是仍在摸索、试验和改进之中,但效果仍不很理想,最大的缺点就是王祯所说的“难于使墨”,就是瓦字或锡字吸水性差,用水墨印时,字迹往往不够清晰。要进一步改进,有两种途径:一是选取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做活字;二是改变印墨,增加墨的浓度和附着性。王祯选中第一条路。虽然毕抛弃了木活字,但王祯还是在改进的基础上创制了木活字,因为木质的吸水性比瓦、锡强,又因为木活字也存在着不易与黏合剂分离的缺点,王祯就不用黏合剂,而用竹片作为界盔,四周用木楔塞紧,使用效果较好。他在担任安徽旌德县尹时,让工匠制木活字三万多个,运用他所发明的转轮式检字盘,排字“按韵取字”,非常方便地印刷了有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一百部,费时不足一月,很是令人满意。这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也算是当时用水墨印刷的最佳方案了。

此后,元代还出现了铜活字,如元统元年(1333年)以后不久的活字印本《御试策》,就是被史学家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铜活字版所印成的书籍”。明代无锡人华燧在铜活字印刷术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使之在明清时代得以广泛使用。到明代,人们还创制了铅活字,在常州就有人用铅活字印刷书籍。铜活字和铅活字在把水墨改为油墨以后,印刷效果就真正超过了木活字。清朝前期的“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就是用铜活字印刷的。

由毕初创、经过两百六十多年到元初产生较好效果的木活字印书法,经历多次改进,足见毕异的活字法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几百年来被后人不断发扬光大。有趣的是,即使在清代,铜、铅活字都已流行的时候,人们对泥活字和木活字还有深厚的感情。比如,清代道光年间,安徽泾县的翟金生按毕的方法,制成十万多个泥活字,按字的大小分为五种字号,并用它印刷了《泥版试印初编》等书。另外还有不少人用泥活字印书,至今,北京图书馆还保存着好几种清代人用泥活字印的书。而在乾隆年间,清廷还用枣木制成木活字二十五万三千五百多个,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共两千三百余卷,这是我国历史上用木活字印刷的规模最大的一套书。

从元朝开始,活字印刷术就开始向中亚传播。今天,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元朝维吾尔文木活字就证明了这一点。后来传入欧洲,据考证是由蒙古人经过俄国传入德国的。活字印刷向东传入朝鲜的时间较早,又经朝鲜传入日本。欧洲最早的谷腾堡的活字约在1444年到1448年之间,比毕昇晚了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