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针灸按摩(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137200000011

第11章 针灸按摩(1)

序言:独树一帜的中国针灸术和按摩术

在中国古代科学的各分支中,未被近现代科学所融会,至今仍有强烈生命力的,唯有传统的中国医药学,而针灸疗法犹如一块光芒四射的宝石,熠熠生辉。

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它是针法和灸法的统称。用针刺进一定的穴位,运用捻、转、提、插等多种手法来治病,叫做针法。针法的前身是砭石疗法,砭石是新石器时代应用的一种石制医疗工具,常用于治疗臃肿疼痛疾病。灸法是指用点燃的艾条烤灼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疗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适应症广(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治疗效果比较迅速和显着。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又可协助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是它始终受到人们钟爱的原因。除此以外,针灸疗法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还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譬如子午流注针法在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确立了辨时进针取穴的法则,大大地提高了针灸治病的疗效,与现代科学的生物钟原理不谋而合,被喻为“东方的生物钟疗法”。

这是中国针灸史上的一大骄傲,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中国针灸疗法不仅对国内医疗事业有很大影响,而且也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为人类保健、医药科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已经和朝鲜、日本、东南亚和中亚地区,进行友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同时,中国的针灸疗法也开始越过国界,流传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并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公元541年中国曾派医师赴朝鲜,当时输入朝鲜的医书即有《甲乙经》等针灸专着。朝鲜的医院还没有针灸医生。1092年,朝鲜遣黄宗懿入宋,将当时中国国内已经散佚的针灸专书《黄帝针经》献于宋庭开印,以颁天下。1611年,朝鲜医家许氵睿编成《东医宝鉴》一书。其中对于针灸介绍的十分详备,反映了朝鲜医生对中国针灸的精深造诣。

针灸传入日本,大约是在公元522年,梁文帝赠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等针灸医书到日本,日本还仿中国唐代医制,设针灸专科,明确规定《黄帝明堂经》和《针灸甲乙经》与针灸书为针灸学的必修课本。鉴真和尚到日本讲学期间,曾利用针灸为当地人治疗疾病。16世纪,日本人吉田意休在中国学习针灸,着有《针刺家鉴》一书,其子吉田意安继父业,是日本着名的吉田针灸派代表人物。与其同时,还有以江赖朋为代表的“入江派”针灸家。明代日本最着名的针灸家,有杉山和一、三岛安一等,并发明了拈针、打针等日本针法。当时,日本共有四十五所针灸学校,是日本针灸史上的鼎盛时代。

宋元以后,随着海路航运事业的发展,我国和非洲、欧洲的交往日益增多,针灸疗法也逐渐被介绍到这些地区。当时,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一些医学家,都开始把针灸应用于临床和研究,同时也翻译了一些中医针灸着作。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神奇的针灸学的认识不断加深,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密切,中餐、针灸、功夫、中药美誉海外,可称之为“新四大国粹”。针灸术是继中餐后又一传遍西方的中国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真正对西方科学技术有影响的一个领域。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中国中医针灸的影子。

针灸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痛苦,而西方医学认为减轻患者的症状或痛苦是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它对患者的彻底恢复、增强抵抗力等有重要作用,因此针灸率先被西方医学界接受。据统计,目前日本从事针灸推拿的医务人员约十万。法国针灸协会现已成为法国政府认可的医疗协会,近几年法国许多医科大学还增设了针灸课程,这是中医打入西方主流医学的重要突破。德国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整体素质较高,对东方的文化了解甚多,当然对古老的中医和针灸也有一走的认识,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在临床医疗中,德国医生把针灸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诊治病人既用西医疗法,也用中药和针灸,以便争取治疗更多的病人。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全美已有两千五百余名有执照的针灸师,从事针灸医疗工作的达万余人。1989年全美与针灸有关人数增至两万人。目前仅加州有执照针灸师已达八千六百人(这些针灸师64%是本科大学毕业生),诊所八百多家。目前全美有二十多个针灸医疗中心。加拿大中医针灸医疗,主要是以私人诊所形式开展的,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全加拿大约有中医针灸从业者两千余名,中医针灸诊所遍及全国各省。1960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扎伊尔、马里、几内亚比绍等国,不少人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针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雪苔和中国针灸学会的贺普仁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百二十六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按摩是以中医学的气血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经络学说为指导,依靠操作者两手的不同部位,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各种按摩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或部位,推、摩经络,点、按穴位,捏、拿经筋,擦、搓皮部,由外达内,疏通经络,行气和血,调和脏腑,濡润筋骨,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方法。按摩疗法是最古老而独特的医治疾病的方法之一,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同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已逐步成为人类防治疾病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推拿按摩学已是中医贯通,灵活应用,将传统中医手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手法,才是最有效的手法。

总之,中医针灸按摩作为理疗医学中重要的治疗、保健、康复技术之一,顺应世界医学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特别在预防保健或者说养生康复领域,更是一枝奇葩。

针灸的起源

针灸疗法是利用针刺和艾灸的刺激作用,通过人体经络腧穴的反射,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针灸疗法的起源很早,根据出土文物、文献记载等资料的考证,在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或搏击时,偶被石块撞破了身体的某一部,反而发现身上某些疾病有所减轻,可能这就是形成“刺法”的开端。古时针刺工具是利用石器制作,故有“砭针”之说。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冶金术的发明和进步,针刺的工具,才由石制改为金属制的。

《内经》中就有“九针”的记载:馋针、圆针、钅是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火针。随着生产不断地发展,针的质料和式样也愈来愈精致,近代已用金、银、不锈钢等各种金属丝制成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及皮内针等等。

“灸”法的发现,也是早在人类懂得熟食后,无意中被火烫了皮肤,同时却解除了身体上某种疾病的痛苦,从而联想到用“灸”来治病。以后又找到艾叶,发现这种植物经加工后,燃烧慢而火力温和,药性温热,能透过皮肤来躯散寒邪,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便当做灸的原料,为了提高疗效,以后又在艾绒中加入其他药末来配制。开始都用艾绒直接灸灼皮肤,灸后皮肤往往溃破结疤,后来渐渐改为隔姜,隔蒜间接灸,或直接以艾柱放在皮肤上,等它将要燃尽而病人呼烫的时候才去掉。这种艾灸,灸后皮肤不溃破、不结疤、易为广大病人接受治疗。

中医针灸术的历史

针法治病方式是由针刺痛疽转为针

刺穴位的。相传上古时“伏羲制九针”,九针根据治病的不同需要被制成不同的形状。常用的针具材料有石块、骨骼、陶器、金属等。在考古发掘中已出土的有玉质砭石、三棱形砭石、青铜砭针、磨制石针、金针与银针。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尽管从砭石到九针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但在制作规格及形状上仍然以九针为标准。在功能上以切肿排脓、放血及减轻疼痛为目的。

灸法起源于我国上古的占卜法。上古人们在占卜时以各种材料点燃灼烧龟甲,视其纹理的变化而辨吉凶。最早以桑木、枣木、柏木等八种材料取火,称为“八木取火”。后来,人们发现艾叶可燃烧性好,味芳香,并且生长地区广泛,易于采收,便逐渐选择艾叶作为材料。人们从占卜灼龟法中得到启示,以为烧灼能驱除鬼神、治愈疾病,于是又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烤灼疗法就应运而生。孟子曾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生活在公元前385年至304年前后,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艾灸疗法已广泛应用。《山海经》中有扎艾为人以治疾病的祝由疗法记载,而古代荆楚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农历五月初五采艾扎为人状悬于门户之上,以祛除毒气的风俗。

针法和灸法常常配合使用,通常叫针灸疗法。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从出土的周代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可以看出当时经络学说已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又进一步把人体的主要经脉总结为十二条,并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分别配合于当时中国境内的十二条江河及人体的五脏八腑,这样,经络学说便形成了。它认为经络遍布于人体各部位,不仅分布在体表,而且进入体内与各脏腑相联结,并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担负着运送全身气血,沟通身体内外上下的功能。其中直行的干线称为经脉;旁行的支脉和小支脉叫络脉和孙脉。在经络运行的经路上有穴位,称“经穴”或“俞穴”。针灸疗法就是用针法的器械性和灸法的温热性来刺激穴位,通过经络调节人体内部的机能,增强防病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针灸疗法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至今,一直是我国医学中一项重要医疗手段。其间,精通针灸疗法的人才辈出,他们把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针灸疗法做出了斐然的贡献。

在周代,人们已能治疗经脉循环路线上的各种疼痛、痉挛、麻木、肿胀等身体局部症状、眼、耳、鼻等器官症状和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嗜卧、恶寒等。这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都有记载。

战国时代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涉及砭石、针灸的内容很多。特别是《灵枢》(又称为《针经》)对经络、穴位、针刺用具、使用方法、适应症状及禁忌等事,论述颇详,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精通针灸的医生中秦越人(又名扁鹊)闻名遐迩,因治愈虢太子的尸厥(相当于现在的休克)被誉为神医。有一次,他带领弟子到虢国行医,正遇上虢国为太子筹办丧事,扁鹊向太子待官打听太子患病的经过和死后症状,认为太子不一定是真死去。他在太子头部“百合”穴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太子果然渐渐苏醒过来。此事被世代传为佳话,认为扁鹊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此后,凡是在医疗事故中做出“起死回生”之举的医生,常被称做“扁鹊再世”。

据现存的文献记载,最早的针灸专书为《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又称《黄帝明堂》,可惜此书至汉晋时散佚。至晋代时,针灸着作已荡然无存,形成了十分混乱的状况,连针灸的穴位名及定位都无从考察。应时代的呼唤,晋代的皇甫谧对其之前的针灸治疗技术进行了总结。

皇甫谧小时家中贫穷,又游手好闲,到二十岁时才奋发读书,“耽习典籍,忘寝与食”被人称为“书淫”。经过努力,他“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尤其精于针灸书籍。他发现以前有关着作中“文多重复,错互非一”,于是根据《黄帝内经》的《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着作,参照其他书籍并结合个人治病的心得,“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词,除其重复,论其精要”,总结整理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或《甲乙经》)一书。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着,亦是针灸学的经典着作。全书分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书中重点介绍了人体穴位的总数、厘定部位及其操作方法,共介绍穴位六百五十四个。《甲乙经》对晋以前针灸学的系统总结,对后世的针灸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针灸学着作不仅数量上有很大增加,而且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不但有针灸人的专着,而且还出现了兽医针灸着作。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王焘等人的着作中,都专门详细地论述了针灸疗法。尤其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记载了“同射”取穴法和不按经络穴位,只在痛点进针的“阿是”针法,这些在针灸学都是很重要的方法。

我国的针灸术到宋代又有了较大的发展。翰林医官王惟一根据《内经》、《甲乙经》及参用古今治验之书,详加校正,编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统一了各家对腧穴的不同说法,并设计和监制了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使针灸图像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在此之前只有写在绢上及纸上的平面图像,如《明堂流注偃侧图》,孙思邈绘制的三幅大型彩色针灸挂图,王焘分绘的十二幅大型彩色挂图。针灸铜人的出现,在针灸历史上是一大进步,表明我国针灸学家对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更加清楚明了,是我国针灸学走向成熟完善的里程碑。王惟一设计铸造的针灸铜人成于宋仁宗天圣五年,故又称“天圣铜人”。“外表金光耀眼,内有五脏六腑,铜人体表刻有十四经络循行路线及三百五十四个穴孔,孔内装有水银,外封黄蜡,可供学生辨认穴位,并考试针法。如针刺穴位准确,水银即溢出,如针刺穴位不准,即很难刺入”。可见针灸铜人是一种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用具。宋仁宗曾对针灸铜人称赞不已,说铜人使宫中藏宝黯然失色。金朝战胜北宋后,金朝统治者曾经指定要把它当做战争赔偿物。由此可知“天圣铜人”的价值之大及人们对它的重视。

宋以后,我国我灸学进一步向前发展,着名的针灸专着有滑寿的《十四经发挥》、杨继州的《针灸大成》。其中《十四经发挥》发展了忽必烈的《金兰循经》,对日本影响很大。日本的针灸学取穴多以滑氏为标准。其他如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

以及当时新出现的子午流注针法等也都有一定的价值。它们的出现表明我国针灸学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明清时代,不断涌现针灸铜人的佳作,其中有太医院制造的,有民间医生制造的,也有药铺制造的,它们在促进针灸的教学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可惜的是不少铜人或遭兵燹,或被帝国主义掠去。如明太医院监制的“正统”(公元1436年~1449年)铜人,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被帝俄军队劫走,至今还存放在彼得格勒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