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16137300000006

第6章 生活用品(1)

鸡鸣·刻漏·钟表

古人利用“鸡鸣”(鸡报晓)“猫眼”(正午时刻猫眼成一线),以判定时间的早晚,用“燃香”(一根香之久)、“散热”(一杯茶之久),以确定时间的长短。随后发明了土圭、日表、刻壶记漏,来判定时间的早晚长短。

十五世纪,德国纽伦堡名机匠彼得·金列恩创制了两件新颖的零件;弹性发条和游丝摆轮,装配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挂表。从那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钟表大大出了一阵风头。那时候各国的贵族们,除了身上要装饰一只金表或银表外,甚至手杖和羽扇上都镶嵌着小型的表。初期钟表的外壳是鹅蛋形。心灵手巧的机匠们使它的形状日新月异。心形、圆盒形、葱头形、花朵形……不一而足。这些钟表,有的能按时发出响亮、动人的音乐旋律,这种表叫“打簧报时表”。英国女王安娜的一只报时表更是出奇:它镶在宝石戒指上面,每小时都能从表里伸出一把极小的锤子,敲打女王的手指报时。

十八世纪,俄罗斯尔雪夫城有一个精通理化和机械技术的商人,独创一格地制出一只“天文”挂表,这表的表面上缀满了天上的星辰。

它不仅能显示月亮的盈亏,还能指出一日间太阳的升沉。

钟表传入我国,是在明朝的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时,带进中国来的。当时他送给明王朝的时钟是大小两只,大钟鸣时,小钟鸣刻。因为它是按时自动击打,便叫它为“自鸣钟”。并将它列入“乐器”

一类。

根据史籍记载,钟表所以能够自鸣并能准确的定时,我国人民开始是“秘不知其术”的(见《续进考乐考》)。但是聪明多能的我国劳动人民,很快的就懂得和掌握了它的制作技术,分别在广州、苏州设厂制造,不久就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比如目前在南京博物院陈列的一座四柱铁制的天文挂钟(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造),北京、南京博物馆内珍藏的“音乐钟”、“水法钟”等,都是我国广州的产品。

电子手表的演变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改革手表结构的技术基础。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电子手表经历了四代的演变。

第一代电子手表,也叫摆轮式电子手表,1959年由瑞士开始研制。瑞士以手表工业着称于世,他们是利用生产摆轮游丝的成熟经验和精湛技术制成的。这种表是用化学电池为能源,由晶体管、电阻等元件组成无接点开关电路,仍以摆轮游丝作振荡系统,革除了电动手表的致命弱点——机械接点开关部分。摆轮式电子手表没有发条,轮系受力小,因此磨损很少,使用寿命较长。

第二代电子手表,也叫音叉电子手表。这种表出现在第一代电子表以前,1953年由瑞士制成,它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结合的初步尝试。它采用晶体三极管无接点开关电路,组成音叉振荡系统,代替机械手表的摆轮游丝振荡系统,频率为300赫,所以这种表走动时只发出嗡嗡的叫声,而不是一般手表的嘀嗒声。这种新颖结构的表被认为是手表结构的一次革命,它的优异的走时精度也曾轰动一时。但这种表的零件加工要求和装配调整工艺比机械表难度更大,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推广就被迅速发展的第三、第四代电子手表所代替。

第三代电子手表,也叫指针式水晶电子手表。石英(二氧化硅)俗称水晶,是一种透明的晶体。它有一个非常奇妙的性质,当对它施加机械压力的时候,其表面会产生电荷(压电效应);当把交变电场加到水晶片的表面,能激起水晶产生频率相当高、并且十分稳定的振荡。把它与适当的电路相组合,可以制成水晶振荡器。这一特性恰被钟表所利用。1930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石英钟。六十年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使水晶应用于手表工业成为可能。

第四代电子手表,也叫液晶显示式电子手表,于1973年投入市场。

液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具有液体的形态,又有固态晶体的某些光学性质。把液晶灌入两块平行玻璃中并密封,做成液晶盒,当不加电压时,盒是透明的;加上电压后,立即变成乳浊状,切断电源,液晶盒又立即恢复透明。这就是液晶的电光效应。手表中的电子数字式液晶显示,就是利用了这一效应实现的。

液晶显示式数字手表,是由水晶振子、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微型电池等主要部件,和一些微型电阻、电容、线路板等组成。

第四代电子手表的结构原理、制作工艺、时间表达方式都和机械手表完全不同,它的内部没有任何机械传动零件,一切过程都是由电子方式,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液晶显示器件内部完成的。所以第四代电子手表也可叫全电子表或固态表。

数字式电子手表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多功能的出现。例如:有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显示,还有自动判别月份大小,也有带秒表、闹时装置,还有带世界各地区时间和微型计算器的手表。还有“会说话”的电子手表,这种表没有指针,没有数字显示,而是不断发出报时的声音。

镜子小传

上古时代无镜,人们只好用盆盛水来照脸。盆为陶制,名曰“监”。到商周时代,青铜冶铸盛兴,“监”也为铜制,故改名曰“鉴”。到战国时才开始用雕好的陶模浇青铜水铸成镜。

背面铸有花纹,正面磨光照人。这便是铜镜的起源。

战国至秦,铜镜相继铸造,但不发达,传世的真品至今也较罕见。

汉代是我国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艺术传统上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铜镜工艺也相应地有了一个新的进展。制作中心集中在长安、洛阳等地。汉武帝时还专设“尚方官”监管铜镜,可见铜镜如何被重视了。当时铜镜多为圆形、半球钮或连峰钮,刻“草叶纹”、“乳丁纹”、“四神纹”等。大型有直径近尺者;小型则寸余。技艺精美超前。镜上常见文字,多为汉隶书体,以吉祥语为习见。如“长命富贵”、“长宜子孙”

等。

唐代的铜镜工艺又有了新发展。制作以长安为中心。铜铙的造型和花纹又有新的变化,内容、形式更为丰富多彩。花纹以“禽兽葡萄纹”最常见。还有以“神兽纹”、“宝相花”以及鸾凤、鹦鹉和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作品。除多数为圆镜外,更出现了方镜、菱花式镜、葵花式镜等。镜身一般厚重。因镜内锡的成分增多,所以镜表一般白润如银。

宋代,铜镜虽有发展,但无前代精美。到元、明、清三代,由于科学的发展,铜镜生产已逐渐走向下坡路。到清代乾隆后,玻璃镜子已渐流行,铜镜也就被淘汰了。

玻璃镜子是在十六世纪的威尼斯第一次出现。威尼斯人制造镜子的方法是把锡和水银的混合溶液倾在玻璃板上,溶液紧贴着玻璃。这种制造镜子的方法,在当时来说确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威尼斯人把做镜子的方法非常秘密地保守着。两百年来,欧洲的王公贵族不惜出大价钱到威尼斯订购镜子。法国女王玛丽·麦迪奇结婚时,威尼斯送给她一面装在一个贵重镜柜子里的镜子,作为礼物。这面镜子虽然小得和一本书差不多,但在当时却值十五万法郎。法国宰相克尔勃决心要把镜子的秘密揭穿,他密令法国驻威尼斯大使收买三名木兰诺的玻璃工匠送到法国去,大使的任务不久就完成了。法国第一个镜子厂在诺曼的森林出现,以后镜子的制作方法陆续传入其他国家。玻璃镜子,慢慢地成为一种价格低廉的日用品了。

灯的进化古代,人类还不知道用火,当然也没有灯。后来人们学会钻木和燧石取火的方法,把干草松枝点起来照明,这就是火炬。

后来,人们又把火把不断地改进。开始时,把油脂涂在火把的外面;后又把油脂涂在绳子外面,这是摸索制造蜡烛的第一步。到了公元900年,改用细绳做芯,把油里加上石蜡制成了蜡烛。

人们学会用动物油和植物油以后,把油放在瓦杯或石杯内点燃,就成了最初的油灯。但有人嫌它不够亮,就把油放在罐子里,上面再加一个玻璃灯罩。到19世纪,人们开采石油后,就出现了煤油灯。

自从发现了电以后,人们知道电也能发光,爱迪生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就光是在电灯丝方面,便遇到从铂丝到钨丝实验的许许多多困难。爱迪生制成第一只电灯泡是1879年,而制成钨丝灯是1906年,前后经历了二十七年的时间。

现在科学发达,日新月异。除在生活上用来照明的普通电灯外,还有霓虹灯、弧光灯、无影灯等;更奇妙的半导体灯和原子能灯也已问世。科学家们还正在研究制造“人造小太阳灯”,用不着制造灯泡,只要在地面放出电磁射线,把高空里的氮气和氧气烧着,就能发出一团非常明亮的光,照亮好几个大城市和周围的村庄。

电灯的发明

朋友,当你坐在光亮透明的电灯下学习或工作时,你也许非常需要了解是谁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给人类创造了战胜黑暗的工具?

那是1809年,当时英国人用二千只电池,利用两个不相接触的炭极,保持一定距离而产生电弧,发明了电弧灯。这种灯光线很强,人的眼睛不能直接看它。同时,灯的寿命也不长,不适合于家庭使用。后来,人们又发明和使用了煤油灯或煤汽灯。这些灯,光线虽然柔和,但烧起来有黑烟,还有点气味,又容易引起火灾。因此,改进照明技术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便成为重要的课题。爱迪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始发明电灯的试验的。

1877年,爱迪生和其他一些人共同努力,进行着这种试验。他选择了硼、钌、铬做试验。又选了碳精丝作灯丝,碳丝发亮了,但不久就断裂了。他又选用了铱、自金等很难熔化的合金来怍灯丝,这些金属丝虽然耐久,但电流强,也易于烧断。为了寻找一种合宜的灯丝,爱迪生前后试验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在1879年4月,再用自金丝的灯泡,得到了25瓦的灯光,但不久又烧断了。

爱迪生经过反复试验的结果,总结出玻璃泡里必须保持长期的真空状态。于是他便将碳化棉丝装到里面去,当他们接通电流之后,这电灯亮了。这一天是1879年10月21日。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根有效的电灯丝。它燃烧了48小时后熄灭了。

爱迪生继续试验,又成功的用竹丝碳化后作灯丝。为了弄清哪一种植物纤维最好,他搜集了全世界各地的六千多种植物,主要是竹子来做试验。爱迪生第一次在市场上出售的是竹丝灯。直到1900年,社会上还有竹丝灯。后来,又改用纸条碳化后作灯丝,使灯的成本减低。适合家庭使用。这样,电灯终于代替了煤汽灯而得到了普遍使用。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又将爱迪生发明的灯泡改用钽丝和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里加入一些惰性气体,如氩,使灯泡的效率增高,寿命延长。于是,我们就有了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的电灯泡。显而易见,电灯的发明成功,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很太的影响。电灯在十九世纪末成为着名的发明创造之一。

扇子探源

关于扇子的起源,最早应是晋人崔豹《古今注》所提到的:“舜作五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这种扇原来是由侍者手执,为帝王障风、蔽日用的长柄扇,以后就完全变成仪仗,和我们用的扇子关系不大。作为扇风取凉的扇子的出现,按照情理想来,是不应晚于长柄扇的。因为当酷暑之时,汗流浃背,用一种扁薄的东西扇扇风,本是轻而易举的。但作为扇风的器物,有了定型,成为专用,究竟始于何时,还缺乏资料说明。从历史文献上看,至晚在汉代就已普遍地使用它。汉扬雄《方言》上说;“扇,自关而东谓之筵,自关而西谓之扇”。

《春秋繁露》上说:“以龙致雨,以扇逐暑”。《淮南子》也有“夏日不披裘,冬日不用翣”(音义同筵)的说法。

我国扇子的种类很多,如羽扇、纨绢扇、折扇、竹扇、蒲葵扇和草扇等。

殷周时代使用的掌扇,应该说是以后羽扇的前身。西汉成帝时,纨扇已很盛行了。纨扇上写字绘画,从三国时就已开始,说明纨扇不仅是实用器物,而且也成了艺术品。折扇在北宋时已很流行,明代永乐后可称鼎盛。

我国的扇子,宋时扇面多为绸绢,元以后渐采用了纸叶,明代扇尚好泥金。

现在,扇子不仅种类繁多,而扇子和款式也是各呈异彩,极其精巧。人们不但在扇上绘画、雕刻、烫印各种人物、山水、风景、梅兰菊竹、花鸟虫鱼等,而且在扇面上以各种字体书写诗词。扇子已经成为一种很好的民间美术工艺品,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古往今来,我国所产之扇,驰名中外,销路甚广。今天,我国杭州的檀香扇,苏州的绢扇,肇庆的牛骨扇,新会的葵扇等,在国外都颇受欢迎,成为畅销品。

最早的陶器

陶器的发明时间比较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先是用粘性比较强的泥土捏成器皿,经过猛烈的太阳光把它晒得坚硬了,就用它来盛食物,煮东西,这叫做土器。土器碰到猛烈的火,很容易破裂。破裂以后,碎片偶然落在烧火的坑里,无意中烧成了坚硬的焦片,于是人们就发明了陶器。

最早的简单的陶器,距离现在已经有一万年左右。考古工作者根据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一些陶器碎片,可以看出某一个时代的文化。于是他们把陶器分成三个阶段,叫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小屯文化。仰韶文化,指的是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掘出来的陶器。这种陶器大多是圆形的坛子,上面用红颜色或黑颜色画成一堆堆简单的花纹。因为有彩色花纹,所以仰韶文化又叫彩陶文化。龙山文化,指的是在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发掘出来的陶器。这种陶器全是黑颜色的,没有花纹,质地比较薄,比彩陶精巧。小屯文化,指的是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发掘出来的陶器。这种陶器除了彩陶、黑陶以外,还有一种是白色的。发掘出这些陶器的时候,白陶是最先看到的,下面一层是黑陶,最下一层是彩陶。根据推测,彩陶发明的年代最早,再晚一点才发明黑陶,最晚发明的是白陶。可是,这最晚发明的白陶,距离现在也有三千多年了。我国出产陶器的地方,以江苏的官兴最为着名。

瓷器的祖先

瓷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它是由陶器演变发展而来的。远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就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