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16137400000010

第10章 中国民居(10)

每组6间,设一楼梯。组与组之间筑防火砖墙,以拱门相通。内环高2层,下层全部是客厅;上层为一通廊,作为看台。楼中央建一座戏台,演出时客人可以坐在二楼通廊上看戏。楼内装饰精美,至今还保存有许多楹联,祖堂内有一副对联写到:“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而且上下联的句首字合而成为楼名“振成”,可谓妙笔苦心。

除了一般常见的圆楼外。有些圆楼造型别致,令人赞叹不已。如华安县高东乡舶雨伞楼,位于海拔900米的小山丘上,内外两环,均为两层,大出檐屋顶。由于内环在山顶而地基高,外环在山坡环绕而基础低,故外观内环高于外环,远远望去,犹如一把雨伞矗立在山顶,颇具韵味。

方楼,是使用多、分布广的一种土楼,尤其在永定、龙岩一带更为集中。其平面呈矩形或方形,四周为高大的夯筑土围墙,利用围墙在内侧建造楼房。一般为4层,有的高达6层。使用木构架、木地板和木楼梯,歇山式屋顶,铺以青瓦。规模大小不一,房间有多有少,多者达400余间。楼前设通廊,楼梯间1~4间不等,常见的是2间和4间,对称布置于两侧。四周楼房环抱为庭院,庭院内或不设任何建筑物,为空旷的场地;或设置厅堂庭院、各种建筑,所设建筑一般为平房。一座楼只设一个人口,人口设在中轴线上,设人口处称为门厅。中轴线的另一端为供奉列祖的祖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堂前为迎宾典礼之处。大门及外窗的设置同于圆楼。方楼中亦见形制独特者,如漳浦县的清晏楼,是一座四角带耳、平面呈风车形的万字楼。楼高3层,正方形平面的四个角各向外凸出一个半圆形的碉楼,远望犹如楼角的四根硕大的圆柱。这种方楼造型雄伟,防御性更强,比一般方楼多了几分城堡的威严和神秘感。

五凤楼,又名“三堂屋”,可以说是方楼的一种,由于在布局上以主楼为中心、两旁横屋拱卫舒展,且屋面层层叠起如凤凰展翅,故取名“五凤楼”。

五凤楼一般由“三堂两落”组成:“三堂”,是指沿南北中轴线居中布置的下堂、中堂和上堂(主楼),下堂前设门楼,或居中,或偏于一隅;“两落”

是位于三堂东西两侧的纵长方形建筑(当地俗称“横屋”)。常见组合有三堂二横者和三堂四横者,有的小型五凤搂虽不带横屋,但高三四层的主楼是不可或缺的。楼后一般不加围屋,只设凉院或花台。楼前设有草坪和半圆形鱼塘。自家无功名而又无功名可借者,门楼屋顶只能用悬山式顶,不得飞檐起翘;有飞檐起翘,则为有功名者,往往以“大夫第”称之。如永定富岭乡的大夫第。屋顶成功地采用歇山与悬山的巧妙配合,院落重叠,屋宇参差,形成古朴、壮观的建筑风格。五凤楼一般依山坡而建,布局严谨规整,正面看左右对称,侧面看前低后高、屋顶高低错落有致,外部土墙粗犷而浑厚,一座座土楼犹如一座座奇妙的城堡。但自小门进入楼中,则是另一番天地,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除了圆楼、方楼、五凤楼为常见的形制外,还有一些结构特殊的土楼。如诏安有半圆楼、弧形楼,永定下洋乡有一座箕形楼,漳浦县的治燕楼则是一座土石混筑的大圆楼,南靖县的常生楼是八角形的“八卦楼”,另外还有五角楼、半爿(音pan)楼等,使得客家土楼异彩纷呈。

粤中侨乡民居

地处华南沿海的广东,是中国着名的华侨之乡。

自16~17世纪开始,尤其是19世纪后半叶,山多地少、地狭人稠的沿海地区的劳苦大众为生活所迫,纷纷漂洋过海,到异邦谋生。他们虽身在异国,但却时刻怀念着祖国和家乡。不少侨胞节衣缩食,积蓄了一些钱财后回到家乡,置田建屋。他们既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封建伦理思想,又受到了异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建造的住宅,既没有脱离当地住宅的传统形式,又吸收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和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既有传统形式、又有外来因素的民居建筑——侨乡民居。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粤中地区,是全国最为有名的华侨故乡,这里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它那独特的建筑风貌。

粤中侨乡最为常见的住宅建筑是所谓的“三间两廊屋”,即正房(主座)3间、房前两侧设两廊(即厢房)、中央为天井的三合院式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正房居中为厅,厅两侧为卧房。两廊一般用作厨房和杂物间,并隔出一小间作为妇女的冲凉房。天井窄小,通常凿一水井以供饮水。大门设在正面居中,作凹斗状;或设在东西两廊上,主要大门作凹斗状,次要大门不作凹斗形式。硬山式屋顶,青瓦铺装。这种住宅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占地少,是侨乡最常见的住宅。但最具侨乡特色、最能代表侨乡民居特点的则是砖石结构,甚至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建筑,即楼式侨居、庐、碉楼及裙式碉楼。

楼式侨居,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一般按当地“三间两廊屋”的形式布局,二层者居多,也可见到三四层者,多采用瓦顶。房间配置一般底层的居中厅堂为客厅,两侧为住房和辅助用房,楼上用作居室和储藏室。厅堂中央或前部设楼井,楼后喊屋面开气窗。房间开敞,并都开设窗户,因而通风采光良好。

楼门有的设在正面居中,采用外廊形式,下为柱廊,上为晒台;有的设在两侧,而正面是清砖墙面,上下层各布置几个窗子,或做成窗洞、栏杆等有规律的组合。楼房的山墙和侧面大门往往重点进行装饰处理。

楼式侨居组成的村落,布局严谨而规整,各楼的建筑形式及高低往往相同,数楼并排,远望颇为整齐壮观。

庐,实际上是一种楼式侨居,只是不论造型还是材料都属上乘,而且一般建在村前村后的边缘处,或离村子有一定距离的平坦开阔、环境优美的地带,单独建造而很少成组成群,犹如我们常说的别墅,当地人雅称为“庐”。庐的平面布局形式以传统的三间两廊为基础,但平面形制及外观造型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如有的平面作“T”字形,有的外部呈方形而内部作自由式布局;有的不采用传统的坡屋顶而用平顶;有的正中使用凸出的廊柱,以突出大门人口和中心部位。庐的房间开窗较大,室内通透开敞,通风采光效果好。窗户形式多样,如八角形窗、凸形窗等。

与一般的楼式侨居相比,庐更多地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同时更多地接受了某些西方建筑的影响。

碉楼,顾名思义,是一种形似碉堡的楼房居住建筑。碉楼一般高3~5层,最高的9层。布局结构有2种:一种作集居式布局,平面布置是中间为通道和楼梯间,两旁为房间;一般是4层,多者9层;房间狭小,每户每层都可分得一间。底层用作储藏间,堆放水缸及禾草,并作厨房;二层住妇女老幼并储放粮食;三层以上供各户年轻人居住并作守卫了望用。这种碉楼平时闲置,遇有紧急情况或到了晚上,各家老小都到里面居住,以保安全。这种楼往往是几户村民集资合建,故又称为“众人楼”。另一种是外形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楼内房间分隔自由灵活。顶层四周向外出挑,做成挑式回廊。回廊的墙面及挑出的楼板都凿有内大外小的抢眼洞,楼内的人可以上下左右观察到外面的动静,危急时向各方射击。顶层中央则矗立一个大屋顶,屋顶形式各种各样,有中国传统式、西方古典式、文艺复兴式、伊斯兰教堂式等等。碉楼之不同于一般楼式侨居,不仅仅在于它防御功能突出,还在于它在村落中往往是三五成组或单独地建在村前、村后或村边。这种住居最早出现于17世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人们所重视,被当地人看成是保家护村、防匪防盗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由于它多建于村落的制高点,所以又是洪水泛滥时的避水之地。于是,兴建碉楼之风时盛。但是,碉楼又有其致命的弱点,即功于防御而不便日常生活,于是裙式碉楼便应运而生。

裙式碉楼,是在碉楼下部加筑裙房的一种居住建筑,是从碉楼发展演化而成的兼顾防御和日常生活的建筑形式。它既有碉楼的峻峭挺拔、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有庐式楼房使用方便、开敞通透的优点。其结构是,在碉楼的前部加建一座两层建筑,内设客厅、餐厅、厨房,用于平日家人聚集、用餐和生活;碉楼内的各层房间作为卧室。有的在楼上储存有粮食,有的楼内设有水井,遇有紧急情况,家人可立即撤进碉楼,据楼固守。

不论碉楼还是裙式碉楼,其建筑原则是一致的,即突出防御功能,较多地吸收了外来因素,如实体的楼身,坚实稳固的外形,小型的窗户,设有了望台的挑台,形式多样的屋顶。早期碉楼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多采用悬山、歇山、攒尖等中国传统的屋顶形式。后期碉楼则多采用外来形式,如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教堂屋顶加以简化而形成的仿意大利弯庐式顶,拱廊四角圆柱顶立以小塔拱卫中央六角体屋顶的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屋顶建成圆拱形弯隆顶的仿中亚伊斯兰寺院弯顶式,楼顶主体作方柱形、四角设圆形或半六角形嘹望台的仿英国中世纪寨堡式,挑台建成拱形(或椭圆形、尖拱形)柱廊的仿罗马敞廊式等。此外,还有一些碉楼是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因素所形成的所谓“中国近代式”,如采用坡顶与平顶相结合的屋顶,采用平顶时顶层周围的女儿墙则采用传统的装饰处理,而柱廊、窗媚、屋檐等部位又多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细部纹样和装饰。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碉楼式侨乡民居是一种中外合璧的居住建筑。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建造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活特点的居住建筑,是粤中侨乡民居、乃至各地侨乡民居的基本内涵。以三间两廊为代表的对称式平面布局,是中国传统住宅最基本的布局原则之一,而不对称的外部造型和灵活的平面布置,显然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既有中国传统的两面坡式屋顶,又有欧洲及中亚风格的弯隆顶、方柱体顶,还有平顶与坡顶相结合的形式;既有中国传统的长方形窗、柱式处理和山水人物图案装饰,又可见到尖拱形窗、欧洲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及古典柱式的运用。总之。将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和建筑艺术同西方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处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侨乡民居以传统建筑为基础、融西方建筑文化与艺术于其中、中西交融的住宅建筑风貌。

黄浦江畔石库门里弄民居

中国各种类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中也不乏新生的类型。黄浦江畔的石库门里弄民居,就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它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经历了100多个春秋。

地处黄浦江畔的上海,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早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出现了海滨渔村,元代设县,明代构筑县城,到清代成为全国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此后,帝国主义纷纷在上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租界接踵而起并迅速扩展。19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居民纷纷迁居租界,外省城乡逃亡富户涌入租界,人口急剧膨胀.城市住房严重短缺。为了应付急需并牟取厚利,不少房地产商人便在其占有的土地上有规划地大片建造接连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住宅进行出租,上海里弄民居就这样诞生了。这种接连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住宅,因其正门是独具江南特色的石库门形式,便被称为“石库门里弄民居”,或简称“石库门民居”。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住宅形式,但主要住宅形式仍然是石库门民居建筑。自50年代起石库门里弄民居虽不再兴建了,但原有的里弄民居仍在使用。因此,石库门里弄民居便成为近代上海居民住宅的代表。石库门里弄民居在发展过程中,大致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界,经历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前期石库门民居”和“后期石库门民居”两种类型。

前期石库门民居,一般为二层楼三开间一个单元,个别的为两开间;或一个单元独立,或五六个单元并排接连。单元的建筑平面大多呈矩形,左右较窄,前后稍长,由前天井、正屋、后天井、附屋及前后门组成。正面居中入口处是一堵高数米的围墙,正门镶嵌在围墙中间。入门为前天井,呈横长方形。正屋由客堂、厢房及楼梯间组成:客堂面向天井,正对着大门,正面设置通排落地长窗;楼梯间紧接其后,横长狭窄,内设直通二楼的单跑楼梯,并有与后天井相通的门。厢房位于客堂左右两侧,其长度是前天井、客堂和楼梯间的总和,分别向前、后天井开窗,向客堂及楼梯间开门,通常用作书房、卧室或起居室。正屋二楼的布局结构与一楼相似。正屋之后为进深1米多的后天井,天井内凿挖水井。后天井之后是附屋,为单面坡斜屋顶平房,屋顶向后天井倾斜,宽度与正屋平齐,进深较浅,面向后天井开设门窗,通常用作厨房、杂物间或储藏室。附屋顶上面架设木晒台,由正屋二层楼梯间后部搁置的木扶梯上下。附屋后墙上辟一门,通向后面的弄堂。这种住宅建筑外形比较朴素、单调,但面积大,房间多,内部装修讲究,比较适合当时的中上层家庭居住使用。

后期石库门民居,基本的建筑结构和平面布置与前期石库门民居一致,但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以单开间的单元为主,并有少量双开间单元;单元平面宽度小,大都呈长条形,进深也略浅;占地面积大大减少,而且个别里弄出现了三层楼房;一般8~10个单元并列建成一排,每排两端为双开间单元,其余为单开间单元。石库门的门框采用砖砌并外粉水刷石面层,装饰简化并更多地采用西洋花纹。水泥制品的使用增多,屋顶主要使用机制或土窑平瓦。附屋上部增建一层或两层用作居室,俗称“亭子间”,其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做出晒台;附屋进深变浅,室内净高压缩至2.4米以下,使附屋总高度依然低于正屋。附屋与正屋的连接过渡,或仍采用与前期相同的后天井;或两者相连,缩小附屋的横宽用作后天井,开后门通向弄堂;或两者相连,中间设置楼梯间。这种石库门民居的背面有一个明显的外部特征,即相邻两单元厨房的烟囱自2米高处向外凸出并连在一起,顶部高出晒台,形成一条凸出墙面的柱体。总的说来,后期石库门民居不论单元规模、建筑用地,还是房屋面积,均大大缩小,布局紧凑而造价降低,但质量良好,适应了当时人口大量涌入、小家庭迅速增多的社会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