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16137400000014

第14章 华夏民族(2)

2近代爱国主义的内容一种意见认为,反对外国侵略,构成爱国主义乐章主旋律;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则是反侵略主旋律的重要乐章;爱国与叛君相一致,在近代八十年中,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发展为叛君爱国,形成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进的轨迹。另一种意见认为,救亡图存是爱国主义核心内容,学习西方是重要内容;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是近代爱国主义合理归宿和划时代的飞跃,是一代爱国志士终于找到了实现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力的正确道路。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近代爱国主义包括:两条主线:①反对外来侵略,扞卫祖国领土、主权和民族独立、尊严;②反对反动统治阶级和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三个重要侧面:①革除社会弊政,致力变法维新;②反对分裂割据和民族压迫;③为建设中华民族近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努力探索和创造。

3近代爱国主义特点一种意见认为,近代爱国主义既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带有鲜明时代特色:①勇于献身;②善于进取;③勤于学习,汲取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用以救亡图存。另一种意见认为,特点有四:救亡图存的紧迫性;救亡图存社会力量的广泛性;救亡图存形式的多样性;救亡图存的革命性,其正确道路和出路唯有革命,这是近代爱国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华何以称华夏

从现有的文献看来,“夏”和“中国”两种称谓在西周初年便产生了。

古史传说,夏是最早的一个朝代。后来的周人以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

因此,《尚书》中常有“区夏”、“有夏”、“时夏”等词。

周灭商后,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诸侯国的文化和周是一个系统,周国既然自称为“夏”,这些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后,也自称为“夏”,因为诸侯国众多,所以称“诸夏”,以区别于不同文化系统的“夷狄”。

华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两音相近,由此而推衍出“华”字来。这样,“华”逐渐成了与“夏”异名同实的称号。有时称“诸华”,有时又与夏字合称“华夏”。语源见于《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才变为包举全域的称谓。

“中国”一名的由来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

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他们的国号都不叫“中国”。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邹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左传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我国古称华夏省简化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诸华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解上说:“诸华,中国也。”

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华夏

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治,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诸夏

此称类似“诸华”,开始是指华夏民族各诸侯国,以后用来称呼中国。

中夏·方夏·函夏

都是有关中国的代称。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此后,中夏即指中国。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禹城·禹迹·禹甸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于世,据说,禹治水后,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

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龠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

九牧

《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郑祀志》载:

“禹牧九州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

晋朝卫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

《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

《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海内

《僻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周围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把外国叫作海外。

“中国”的历史文化含义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此后就不断出现。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它的含义并没有固定,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最早的时候,“中国”一词只是京师或天下直接统治的国家的意思。如《诗经大雅·民劳》记载周大夫规劝周厉王勿施暴虐,诗中四处出现“中国”,一处出现“京师”,意思是相同的。《诗经·大雅》中另一首《荡》中又有”女包然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和“内于中国,覃及鬼方”

之句,前者是说你周厉王在国内咆哮,结果招来怨恨;后者是说你不但激怒国内人民,而且波及边远的鬼方部落。以上《诗经》中的提到的“中国”,都是京师或天子直接统治的国家的意思。正像历代注家所说,古人以天子之国地处诸侯万国之中,以帝王所都为全国之中,所以称之为“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以中原即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诸侯之国为“中国”,表示地处天下之中,文化先进,与周围四夷有别。既可统称,也可个称。

在汉朝,人们又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如《史记·孝武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华山在今陕西华阴,首山在今河南偃师,太室山在今河南登封,泰山在今山东泰安,东莱在今山东龙口,全在汉朝境内。在《史记》的《匈奴列传》和《东越列传》里,也是将汉朝称为“中国”的。也有以中原地区为中国的,如《史记·陆贾传》中就有这种说法。

正因为有以中原地区或汉族政权为“中国”之说,所以在汉以后的历史中,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者常以“中国”自居,而汉族的政权尽管远离了中原,却仍不放弃“中国”之称。如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将北朝叫做“索虏”、“魏虏”;而北朝却称南朝为“岛夷”,称自己为“中国”,后来的北宋与辽,南宋与金、也都自称“中国”,而彼此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了清朝的时候,尽管仍有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内地称为“中国”

的。但是已经有人逐渐地将整个清朝的范围称为“中国”。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自先秦至清朝的历代文献上的“中国”,只是一个方位词或代名词,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定国名为“中华民国”,当时按传统习惯,简称“中国”,从此就有了现代意义的、并作为正式国名的“中国”。

“五胡乱中华”

中国传统史学有所谓“五胡乱中华”之说,指的是西晋短暂的统一被“五胡十六国”的割据局面所代替。其中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胡”是历史上对中国古代西北方各族的泛称。因为匈奴人自称胡,并为汉人所熟知,所以对于活动在匈奴之东的民族称为东胡。

汉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也被称为胡。于是把匈奴称为北胡,把乌桓、鲜卑称为东胡,而匈奴以西、葱岭以东各族称为西胡。

在中国历史上的西晋时期,西晋王朝统治区内除了汉族外,尚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比较强大和活跃的,即北方五胡。这些民族是自汉末三国以来,大量向中原、陇右、河西内迁的。其中迁徙规模较大、地区较广的,是匈奴族和鲜卑族。氐族在魏汉时期也有几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内迁各族之间以及与汉族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还不错。内迁各族与汉族人民杂居、共同为北方地区包括西北地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内迁各族除长期承受三国争雄等战争时期的重荷之外,还要承受晋朝汉族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因此,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西晋王朝短暂的统一局面又被打破,不少民族纷纷起兵反晋。西晋政权因此被推翻,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中国四川、云南和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以“五胡”为主的各族同时或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的国家政权,史称十六国。这十六国绝大多数为北方五胡所建,例如匈奴建立了汉(前赵)、夏,鲜卑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羯人建立了后赵,氐族建立了前秦、后凉,羌族建立了后秦,等等。这些政权的存在,长则70余年,短则不过10来年,呈现出一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乱景象。所以旧史书对此一直有“五胡乱中华”之说。实际上这一时期建立的国家政权还不止十六国,如不计在传统所载十六国之内的有鲜卑建立的西燕,丁零建立的翟魏等政权。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和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建立政权,中华各族的向心力与一体化意识得到加强。

西北各族与汉族一起,缔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时代。传统史学所谓“五胡乱中华”的观点,将十六国的战乱归咎于北方少数民族,其实,是中原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权斗争,酿成“八王之乱”而首先“乱华”

的。另一方面,十六国时期虽然乱了中华,但也使各民族在交往、争战、同受苦难的经历中更加融合,凝聚成一个整体,并促进了落后民族的进化、发展。例如,北方最重要的两个民族鲜卑与匈奴,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经过迁徙、通婚、战争、降服等各种交往,开始了相互吸收、同化和融合的过程,这对于促进各族大融合起了积极的作用。鲜卑、氐、羌等政权。时而和平相处,时而兼并争战,通过这种频繁复杂的交往关系,共同走向融合。除了这些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外,最重要的是此时这些少数民族在建立各自政权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文化,最终大多与北魏拓跋鲜卑一起同化于汉族。隋唐以后史书已不再见到关于匈奴、鲜卑等族的记载,表明他们多已融合到了中原民族之中。所以,十六国时期,一方面,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使各族人民进一步杂居,经济生活日趋一致,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的生活渐趋一致,后进民族实现了民族进程的超越式发展,促进了中国西北社会的迅速进步。

外国对中国的称呼

唐美国有“唐人街”,国外许多地方也多有。“唐人街”又被叫作“中国街”。“唐”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之一。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因此在这以后,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明史·真腊国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与此相关,国外也有把中国叫“唐家”的。华侨当中谈到祖国也有叫“唐山”的。

秦、秦尼与上述情况相类似,称中国为“秦”。《汉书·西域传》:“驰言秦人,我丐若马。”(意为:此来告诉中国人,我送给你们马匹。)晋代僧人法显出访西亚、南亚诸国,归来后写的《佛国记》中,提到西域称中国为“秦地”。由于“秦”的音转演变,外国也有称中国为“秦尼”、“秦尼斯坦”,以至“摩秦”、“马秦尼”、“秦尼策”、“秦那斯坦”的。现在伊朗的波斯语、印度的印地语、意大利语、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通常都认为是从“秦”的发音转化而来。

汉汉代国力盛极一时,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汉代以后,中国人常以汉来称呼自己的国家。外国人也常称中国为汉。现在我们常用的“好汉”一词,本为汉时北方匈奴对汉族士兵的一种称呼,后才转化为好男儿的意思。

现在,外国一般还称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为“汉学家”。

契丹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公元907年建立辽国。契丹作为中国的代称在西方也流传很广。现在俄语中对中国的称呼即从契丹音转而来。

支那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其实,如印度、伊朗、希腊、罗马等很早就用这个名称来称呼中国了。

震旦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又译作“振旦”或“真丹”,一种解释是:“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通行的说法是“震”为“秦”

的音转,“旦”乃“斯坦”的简称。

赛里斯即“丝国”之意。公元前古希腊、罗马等地学者的着作中,已出现赛里斯国之名。古代外国已知道中国产丝。西方学者在提到赛里斯时,多赞誉之词。

中国为何叫支那与china

英语中China音也同此。一般认为,“支那”

是“秦”的音转,相传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两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和《罗摩衍那》。也有学者认为“支那”一词是“荆乐”一词的音转,由于楚国音乐“荆乐”流传国外而得名。另一种解释是:“支那,此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故以为名。即今汉国是也。”还有一种解释是:“支那,此云文物国。”

支那、China,其形二,其义一,都是国外对中国的称呼,其音也大同小异。缘何有这样的名称,说法颇多,主要有起因于瓷、丝、秦、荆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