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间谍:诡秘谍海
16144100000040

第40章 忠心为英国效力

武尔夫·施密特同意合作后,被英国人赋予了“塔特”的代号。

军情五处派来一名军官和一名无线电报务员,拟定了一份向汉堡站报平安的电报,要求他立刻发回去,还警告他不准在电文里做手脚,如果他耍心眼就立刻要他的命。我们不知道武尔夫·施密特有没有在电文中做什么手脚,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德国情报局并没有发现他已经被英国人控制,而且所有被英国人掌握的双重间谍都没有暴露。英国情报机关派出的间谍一旦被捕,往往会在电文中加入一些特别约定的信息,总部一旦在电文中发现这些信息,就会知道自己的间谍已经被发现了。英国控制的双重间谍前后共有40多人,其中很有一部分人在当了双重间谍之后又感到懊悔,所以这40多人不太可能全都死心塌地为英国服务。我们只能推断,德国情报局并没有那种间谍在被捕后在电文中秘密报警的制度。看来和英国的世界最老牌情报机关相比,德国人还是稚嫩一些。而且以德国人刻板的思维方式,似乎也不会想到这样的技巧。

这样的判断是有理由的,武尔夫·施密特的“上级”、在他之前被英国捕获的卡罗利后来就反悔了,他在被关押的地方两次企图自杀,英国人不得不派两个卫兵看守他。结果被他找准机会将两人全部打倒,其中一个被他扼住脖子直到昏厥,要不是卡罗利着急逃走,这个倒霉的卫兵就要去见上帝了。卡罗利逃出自己被秘密关押的别墅后,偷了一辆摩托车,打算到海边找条小船逃回德国,结果只跑出20英里就被抓住。这次英国人彻底对他失望了,把他关进了货真价实的监狱,直到战争结束才把他放回老家瑞典。为了不让德国情报局对卡罗利的失踪发生怀疑,武尔夫·施密特还不得不帮着英国人圆谎,发电报说卡罗利生病,必须由一名替补报务员来发报。德国情报局对此深信不疑。假如德国情报局和派遣间谍之间有某种约定,可以在被控制的情况下,在电文里加入秘密信号来报告处境,卡罗利就不用一次又一次地折腾了。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叫军情五处心惊肉跳的事情,约尼受命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任务期间居然擅自会见了德国情报局的一名间谍。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约尼没有泄露武尔夫·施密特等人的秘密,但是军情五处再也不敢放约尼自由行动了。可怜的约尼一回国就被关进监狱,而且不准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直到战争结束。

只有武尔夫·施密特还在忠心耿耿地为军情五处效力。但是特务机关的行为准则之一就是怀疑一切人,一个人看上去再可靠,也只有经过考验才可以信任。1941年5月,在发生了卡罗利事件以后,军情五处要求武尔夫·施密特给汉堡站去电,说经费已近枯竭,而且电台的某个电子管快要报废了,希望能派一名间谍亲自送来。而德国情报局也正打算派遣新特务,就这样,5月13日的夜晚,党卫军大队长、武尔夫·施密特的老同事卡尔·里希特就带着一个电子管和500英镑、1000美元跳到了英国的土地上。可是还没等军情五处动手,一个精明的警官就先发现了卡尔,把他押到了警察局,而且弄得当地尽人皆知。这样,卡尔就不可能再作为双重间谍来使用了。军情五处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卡尔送上了法庭。当年的年底,卡尔以间谍罪被绞死在旺兹沃斯监狱,连反水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武尔夫·施密特因此通过了考验,英国人从此对他不再怀疑。为了让武尔夫·施密特发回德国的电文显得更加真实,军情五处允许武尔夫·施密特在英国自由行动,他甚至找到了一份当记者的工作,到英国的城市和乡村去采访。不但如此,军情五处甚至让他去参观飞机制造厂和造船厂。武尔夫·施密特本人聪明机敏,文才出众。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把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写成生动形象的报告发回德国。由于他的幽默感和文学才能,德国方面不但没有发现他已经被英国人控制,而且对他的报告越来越着迷。到1941年底,武尔夫·施密特就发出了上千条报告,不但每天报告英国的天气情况,而且还经常报告有关机场和其他英国战略目标的情况,甚至还有英国武器产量和性能的情报,让德国情报局欣喜不已。实际上这些情报都做了手脚,比如把设防严密的地区说成防守空虚,编造一个虚假的英国造舰计划,还把英国飞机和其他武器的产量缩水以后汇报给汉堡站。这些似真实假的消息使德国在制定西线作战计划时出现了重大偏差,为盟国赢得欧洲战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相比之下,德国方面从来没有怀疑过武尔夫·施密特。武尔夫·施密特经常肆无忌惮地朝汉堡站要钱,口气近乎于勒索。他曾经在电文里质问上司:“你到底还要拖多长时间才派人给我送钱来?”“立即给我送4000英镑来,否则你小心倒霉。”收到钱以后,他居然回复说:“今天我要休假,我要喝个烂醉如泥。”然而,正是这种痞子般的肆无忌惮让德国情报局对他信任有加,一个精神状态如此放松自如的人,一定在当地社会里混得如鱼得水,而且生活状态非常好。为了给武尔夫·施密特提供经费,德国情报局想尽了办法。武尔夫·施密特向上司勒索4000英镑后,德国人苦于没有可靠的交通线,居然求助于同为轴心国的日本。当时日本和英国尚未开战,日本外交人员还能在英国自由活动,日本驻英国大使馆的海军副武官千典良校把德国人委托他转交的4000英镑夹在报纸里,辗转多次,在公共汽车上交给了武尔夫·施密特。要知道,当时的英国和日本虽然没有正式开战,但是双方对战争的必然来到也是心照不宣。外交部门的武官多数都是半公开身份的间谍,只要出了大使馆的门,必然遭到反间谍机构的跟踪。德国居然动用日本外交官来为武尔夫·施密特提供经费,不但说明了德国在英国没有一个可靠的间谍体系,而且也说明了德国情报局对武尔夫·施密特的重视。武尔夫·施密特先后从德国情报局那里弄来了8万英镑,按照当年的币值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这些钱理所当然地被军情五处当作了双重间谍活动的经费。

双重间谍们的职责,是向德国情报局发送虚假的情报。这些情报不能是完全虚假的,经常是在九句真话里插一句假话。德国情报局虽然没有英国情报机关那么老辣,但也是由一群精明强干的人组成,要想欺骗他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来说,情报机构信息来源的有研究公开媒体、电子监听、密电截获和破译、航空侦察、秘密间谍等。任何一个国家的情报机构,都不会只依赖秘密间谍。但是对双重间谍的任务来说,问题就复杂了。双重间谍的报告,必须和其他信息来源的信息基本吻合,否则对方会立刻发现间谍出了问题。

英国在战争时期,为了统一领导情报工作、彼此协调,建立了由内阁领导的“双十字委员会”,成员包括了英国陆军部、总参谋部、海军情报处、空军情报处、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内务部、外交部。这个委员会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双重间谍的对德报告“圆谎”,这样德国情报局就会越来越相信双重间谍发回的报告,被英国牵着鼻子走。在二战期间,“双十字”委员会的“圆谎”工作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德国情报局从来没有对双重间谍的报告产生过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