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唐诗三百首)
16156900000003

第3章 卷三 七言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原文”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解析”这诗的中心即“五十年间似反掌”,“感时抚事增惋伤”。杜甫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看了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剑器”舞后,不禁“乐尽哀来”,想起五十年前即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他在郾城看公孙大娘“独出冠时”的“剑器浑脱”时国家之盛况,因而不胜今昔沧桑之感。

郾(yǎn)城:唐县名,今河南郾城县。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的尊号。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称“草圣”。神扬扬:神采飞扬。老夫:杜甫自称。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元结

“原文”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解析”石鱼湖,在今湖南道县东。关于石鱼湖命名的由来,元结在《石鱼湖上作》诗序中说:“潓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斜)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乃命湖曰石鱼湖,镌(刻)铭于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

漫叟:元结自号漫叟。酌饮四座:倒酒请满座的同游者痛饮,也就是序文中说的“遍饮坐者”。以散愁:用酒来舒散愁闷。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进士,曾任节度判官、监察御史、国子博士等职。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韩昌黎集》。

山石

韩愈

“原文”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倜促为人。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解析”这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写的是从先一天“黄昏到寺”,到第二天“天明独去”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诗的前半,叙写投宿佛寺的经过。接着作者叙写其漫游山中的景况。最后,诗人表白自己的人生趋向,正是由前面所写美好景物中引出,意在显示那些自然景物对游客的巨大吸引力。

荦(luò)确:形容山石不平的样子。(jī):马缰绳。比喻受人牵制、束缚。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韩愈

“原文”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终听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解析”这首诗写在月夜与友人饮酒时,友人倾诉了他们在遭受政治打击下艰难的经历和苦闷的心情,从而曲折地反映出当时朝政的腐败昏暗。

蛰(zhè):藏在土中的虫类叫蛰。嗣皇:新皇帝,指唐宪宗。夔皋(kuí gāo):夔和皋陶都是传说中虞舜的贤臣。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原文”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味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填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朦。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解析”这首诗是永贞元年(805年)作者自阴山北还,游历衡山时所作。作者把对衡山雄伟突兀的雄姿的描写和他自己当时愤激抑郁的心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诗的后半写庙令老人教他问卜,完全是作者的牢骚话,借机把他“窜逐蛮荒”的不平情绪在这儿发泄出来。

衡岳:即衡山。衡岳庙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三十里。五岳:指中国境内的五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紫盖二句:据《长沙记》:“衡山……七十二峰,最大者五:芙蓉、紫盖、石廪、天柱、祝融,而祝融为最高。”腾掷:形容山峦起伏,如腾跃之状。

石鼓歌

韩愈

“原文”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贴平不颇。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解析”全诗可分五章:“张生”四句总起点题,自谦无李杜之才不能把歌作好。“周纲”十二句追叙石鼓制作的原委。“公从”十四句赞叹石鼓文的文义和字体之古,说明大有保存研究的必要。“嗟余”二十句回忆自己曾向祭酒建议,请移石鼓于太学。“中朝”十六句慨叹建议未被采纳,再次吁请朝廷重视,收句点明总旨。

石鼓:据欧阳修《集古录》云:“石鼓久在岐阳(今陕西岐山县),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尔。韩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在令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散弃于野,郑余庆始置于庙而亡(失)其一。皇祐四年(1052年),向傅师求于民间得之,十鼓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灭不可识者过半,然其可疑者三四。退之好古不妄者,余姑取以为信耳。至于字画,亦非史籀(周宣王太史名,作大篆)不能作也。”石鼓是我国遗留几千年的珍贵文物,从宋末至今,一直存于今北京市。张生:指张籍。一说指张彻,韩的学生。石鼓文:石鼓上文字的拓本,即后文的所谓“纸本”。少陵:指杜甫,杜甫曾在长安少陵北、社陵西的一个地方居住。谪仙:指李白,因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继周八代:一般指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渔翁

柳宗元

“原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解析”在这首诗中,作者摄取渔翁一天的日常生活,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一幅闲适恬淡的艺术境界,反映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复杂思想感情:他既愤世嫉俗,但又感到离群孤独,想以超然的态度来解除自己的精神苦闷。

欸(ǎi)乃:木船摇橹声。唐时民间渔歌有《欸乃曲》。无心:形容白云自由自在地飘动的样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谓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时为翰林学士、左拾遗。迁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贬为江州司马。后任杭州、苏州刺史,颇有政绩。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与香山僧如海结香火社,世称白香山。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共创“元白诗派”。有《白氏长庆集》。

长恨歌

白居易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解析”这首长篇叙事诗八百余言,全诗共分四个部分。“汉皇”二十六句叙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又分三层:先写杨氏入宫,接写李杨欢爱,再写杨家得宠。“骊宫”十六句叙杨贵妃遭变身死的情形。可分两层:安史乱起,惊破迷梦;玄宗奔蜀,贵妃缢死。“黄埃”三十二句叙玄宗回京对贵妃的思念。又分三层:写玄宗赴蜀途中的思念,写玄宗返京途中的思念,写重返旧京后的思念。第四部分从“临邛”至篇末四十六句叙方士为玄宗找到贵妃,结句点题,颇有余韵。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写让方士招魂的原因,写寻找杨贵妃的经过,写方士见到杨贵妃的情形。

汉皇:指汉武帝刘彻。此借指唐玄宗李隆基,是古诗中惯用的以古喻今的手法。梨园弟子:指当年唐玄宗在梨园训练的乐工。方士:有占卜法术的人。古时称杂技为方术,如医药、卜筮、占验等都是。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原文”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徙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老。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色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琶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析”全诗四段。“浔阳”十四句,写送客江头遇见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以下二十四句,写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及艺术感染力之强。“沉吟”以下二十四句,记琵琶女自述昔盛今衰的身世。“我闻”二十六句,叙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抒发自己被贬谪的抑郁和愤慨。

京都声:京城长安流行的声调。间关:鸟声。滑:形容莺声的宛转流利。秋娘:唐时歌妓的通称。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小官。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卒于郑州。以诗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韩碑

李商隐

“原文”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生罴。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从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解析”诗的前部分极写韩愈如何庄重奉旨撰碑。后部分极赞韩愈所写碑文价值,甚至比之为天地的元气,汤盘孔鼎的铭文。认为它的被毁,使历史功绩湮没。所以愿意抄万遍,诵万遍,不惜手起茧,口流沫,总要它流传后代。这就不只是在于赞颂韩碑,同时也是对当时的进谗者,特别是对信谗者唐宪宗的强烈谴责。因为碑文内容本来就是照唐宪宗的旨意而写的。

韩碑:指韩愈所撰的《平淮西碑》。据《旧唐书·韩愈传》载:“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韩愈为行军司马,仍赐金紫。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词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李商隐诗感于此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