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伴你成长经典丛书——中国文明奇迹
16159600000011

第11章 赵州桥

赵州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顺利建成,其构思设计之奇妙,计算之周密,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赵州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是当之无愧的。是融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概况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水南北两岸。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的古代敞肩式单券石拱桥。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又俗称“大石桥”。自古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称。

据考证,赵州桥于隋开皇二十年(600年)至大业元年(605年)由当时著名匠师李春、李通设计。

赵州桥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

赵州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面之上。西方学者承认,这得益于赵州桥的敞肩拱设计,这种敞肩拱设计是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1991年9月4日,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不愧为闻名遐迩,甲于天下。

结构

赵州桥的主拱由28道相互独立的拱券并列而成,建桥时先砌中间的,再砌两边的,每道拱券宽约35厘米,每石长度不同,70厘米至109厘米不等,各块条石之间用二个“腰铁”相连。每条拱券坏了可单独修理,因外侧的拱券易风化损坏,明代时桥西侧的5道拱券塌落,在明清时重修(没有修复记录,可明显看出与中间的石料不同),1955年对东侧塌落的5道拱券进行了重修,1956年修缮时大桥拱顶采用钢筋结网加固处理。中间18道拱券还是隋代建造的。

为了防止拱券向外倒,另外还采取了以下方法:

1.%上窄下宽。

2.用9个铁连杆横向连接28道拱券。

3.用形似锯子的腰铁将各块石料加固。

4.%用6个条石钩拉住外侧桥拱。

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那“敞肩拱”的创造,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即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

记录保持

赵州桥净跨38米,矢高7.24米,矢跨比不到1:5.其造型简约舒展,构造科学完美。作为桥梁史上的精品,“它建成了一个学派的风格,并延续了数世纪之久”。许多年过去了,赵州桥一直是世界石拱桥最大跨度的保持者,直到法国1339年在南部建成净跨45.5米的CERET桥时才被打破,不过,纪录在这时还只是被打破了一半儿,因为CERET桥的桥宽还不及赵州桥的一半。而另一项技术指标——矢跨比,赵州桥则保持了1000年的纪录,直到1567年佛罗伦萨圣三一桥的建成。

赵州桥的建造三绝

赵州桥之所以经历了1400多年仍屹立不倒,这除了党和政府对它的重视和保护外,还在于它在建造上有三个绝处。

第一绝是“券”小于半圆。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第二绝是洞砌并列式。它用28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法,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第三绝是“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180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传说中的赵州桥

关于赵州桥的建造,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昔日河水泛滥,百姓只靠木船摆渡。木匠祖师鲁班一夜之间把羊群化成石头建起大桥。张果老和柴王爷一同来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驴背上的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运载着五岳名山。行于桥中心,将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纵身跳入水中,用手将桥托住,石桥才安然无恙。至今桥上面还留有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和膝盖印;桥底保留着鲁班的手印。正如民歌《小放牛》所唱的:“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关于建造赵州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以上所提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如今正是这些传说给赵州桥以更多的魅力和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