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16164700000016

第16章 公开的情书

老久、老嘎、老邪门,都是文革期间毕业的大学生。老久在某山区一家工厂的实验室工作;老嘎,是一位画家;老邪门,下放在一个农场里。在那个摧残科学、真理沦丧的年代里,探索真理,追求理想,对祖国未来的使命感,共同的事业心,使三位青年人成为最亲密的朋友。真真是老嘎大学里的同学,毕业分配到西南山区一个小镇的一所中学教书,接受“再教育”。文革中她的坎坷经历,以及被禁锢着的现实环境,使这位热情、豪放,真诚而执着的姑娘,在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中,感到非常的迷惘和苦恼。老嘎,借插队待分配之际,背着画板,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旅行,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艺术的源泉。在山区早春樱花盛开的时候,老嘎来到了真真这里。他向真真讲述了他的朋友们在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进行着勤奋的学习、工作和探索的情况,使不甘沉沦的真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老嘎鼓励真真,干一件具体的事情,指出她缺少的就是行动。他把老久的哲学笔记留给了真真,让真真与老久通信。同时,老嘎在给老久的信中,向他描述了真真的性格和她的处境。老久接到真真的信后,心中掀起了强烈的风暴。真真的激情和对自由的追求,激动着老久,唤起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爱上了真真。可与此同时,老嘎也深沉而痛苦地爱着真真。然而,老嘎的父亲在美国开饭馆,出身、地位、经历以及严峻的现实,沉重地压迫着老嘎,他感到自己被现实抛得很远,使他不能勇敢地去爱真真。他在给老久的信中,发出了痛苦的呼声:“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爱。我却不能了,永远不能了。”“我为你祈祷,希望你能尊重这种崇高的感情,给他知识、力量和幸福,吸引她参加到为祖国的来来而奋斗的伟大行列中来。”

老久认为自己没有权利隐瞒老嘎对真真的爱,于是,便把老嘎那封痛苦的信和自己倾吐爱情的信一并寄给了真真。以往的经历和现实的障碍,使真真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她向老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真真是个高干子女,在著名学者的姨父家长大。优裕的环境,培养了真真纯洁、敏感、热情、豪放的性格。“文革”使她变成了“黑帮子女”,被剥夺了做人的尊严。在被专政批判期间,一个工人的儿子石田爱上了他,专案组的高年级同学童汝,给了他同情和帮助。可石田是个市侩,一心只追求金钱和地位。“他的生活理想,可以在一个安分守己的姑娘和一条笔直的裤线上得到满足。”真真不爱石田,庸俗和自私的生活情趣,只是对他有一份感激之情。而童汝是个“精神流氓”,他不仅在政治上投机,而且在生活上非常卑鄙地让真真与石田结婚,与他保持一种情人的关系。童汝的无耻,使真真在又一次巨大的精神创伤下“面对现实”,接受了石田的爱,并答应与他结婚。“似乎甘愿与他凑合一辈子”。这时,老久和老嘎闯入了她的生活,她的心中出现了新的光明。共同的追求,心灵的相通,激动着真真,她内心深处热烈地爱上了老久,她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真真给石田写了信,要求断绝他们的恋爱关系,可得到的却是石田的沉默。真真的哥哥也谴责她“背信弃义”“朝三暮四”。这并没有动摇真真追求理想爱情的决心。当真真终于收到了石田用血写成的文字,他以自杀相威胁的时候,善良的真真犹豫和胆怯了。她害怕承受伤害一个爱着她的好人的精神负担,她又是那么真挚而强烈地爱着老久,她坠入了一个痛苦的旋涡。老久用自己在现代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理论探索,献身于事业的顽强精神、祖国的召唤和历史的责任启发和鼓励真真,并尖锐地分析了真真的弱点,要真真投身到理想的事业和爱情中来,使自己坚强起来,不用爱情去做宗教式的殉葬品。要她像战士一样,摆脱“生活的镣铐”和“感情的酷刑”,保持一种“逼人的锋芒”。真真在老久的启发下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一个大动荡的年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使整个民族和个人都面临着挑战,作为这一代青年,他们对祖国和人民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没有权利沉溺于个人的精神情感中,营建一种所谓的个人美德。她终于坚定地选择了老久,决心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把自己的生活和爱情都投入到为祖国的富强、科学的进步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老嘎怀着对真真深深的爱情,对朋友的友谊和热望,吞下了自己的痛苦,大胆地促成了真真与老久的爱,他真诚地祝福他们,他在给真真的信中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动人的基于事业的爱情,也没有比这更崇高的由爱情结合起来的事业了!这才是我们的未来!”他以更加勇敢而坚韧的步伐,“登上了漫长的旅程,重新开始了心儿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