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6197900000113

第113章 酸枣仁

安神药是以安定神志为主要目的,属于治疗心神不安病症的一类药物,包括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琥珀等。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故心神不安与心、肝二脏关系密切。心神不安司分为虚证和实证。虚证表现为头晕目眩、心神不宁、心慌、失眠、多梦、健忘、盗汗等;实证表现为躁动不安、惊悸失眠、头重胸闷、目赤口苦、癫狂等。安神药在临床应用时,需根据虚实之证配伍适当药物以标本兼顾。如兼有心火亢盛症状,应配伍清心降火药;兼有痰热内扰者,配伍清热化痰药;兼有肝阳上亢者,配伍平肝潜阳药,兼有心脾气虚者,配以补气药;兼有气滞血淤者,配以活血化淤药等。另外还需注意,安神药多属治标之品,不可久服,病愈即停。琥珀为化石类药物,如做丸散服用,易伤脾胃,故不宜久服,并应酌情配伍养胃药同用。

又名:枣仁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心、肝经。

养血、安神之首选药

酸枣仁能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为养血、安神之首选药。《本草崇原·酸枣仁》中记载“枣肉味酸,肝之果也,得东,万木味,能达肝气上行,食之主能醒睡。枣仁形圆色赤,禀火土之气化。火归中土,则神气内藏,食之主能寤寐。”《本草图解·酸枣仁》中又记载“酸柬、仁味酸性收,故其主治多在肝胆二经,肝虚则阴伤而烦心不得卧。肝藏魂,卧则魂归于肝;肝不能藏魂,故目不瞑。酸枣仁味归肝。肝受养,故熟寐也。”

“酸枣仁小档案”

酸枣仁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等地。药用部位为酸枣的成熟种子,酸枣属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浸泡一夜,搓去果肉,碾碎果核,将果仁晒干,即为生酸枣仁;或用小火炒至微鼓,有香气,色微变深,即为炒酸枣仁。阴虚失眠兼有热者宜用生酸枣仁,心脾两虚心慌、食少、多汗者宜用炒酸枣仁。现代研究显示,酸枣仁含有黄酮苷、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酸枣仁皂苷、阿魏酸、胡萝卜苷、氨基酸、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养心,安神,敛汗。

主治1.对神不守舍引起的心慌、多梦、易醒、失眠等有治疗作用。2.用于体虚多汗等。

“真伪鉴别”

正品酸枣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表面紫褐色,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微隆起,顶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下端有略凹陷的线行种脐,种脊位于边缘一侧,种皮硬脆,种仁微有香气,带油性。

伪品之一滇枣仁,扁圆形或近桃形,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一面平坦,中央无明显隆起纵线纹,种皮较薄。

伪品之二枳木具子,扁平圆形,表面红棕色,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另一面稍隆起,一端凹陷,可见点状种脐,另一端有微突的合点,种皮硬。

“注意事项”

1.内有实邪郁火者慎用。2.酸枣仁为植物的种子,含有多量的脂肪油,故有通便的作用,腹泻者慎用。

“药膳养生”

1.养心安神

酸枣仁粥:炒酸枣仁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粳米50~100克,煮粥,熟后加入适量盐即可。7~10天为1个疗程,连续3~5个疗程。适用于虚劳虚烦型失眠、心悸、盗汗、头晕目眩、咽干口燥、嗜眠症、神经衰弱、健忘、多梦、惊悸等。

2.补益心脾

酸枣仁泥鳅汤:泥鳅50克去内脏,切段。与酸枣仁50克,姜、葱、料酒各适量,先用大火煮沸3分钟,除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煮15分钟,即可。适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阳痿且伴失眠、气短、懒言、食少等。

3.滋阴安神

枣仁排骨:百合20克洗净,用温水浸泡约10分钟。酸枣仁10克,用刀背略微压碎。小排骨200克洗净,汆烫去血水,放入锅中,加入百合、酸枣仁后,再加入750克水,放入电饭锅中,加盐调味,煮至汤浓即可。

“古今验方”

1.治疗女性更年期出现的失眠、多汗

珍珠母20克先煎20分钟,再加入炒酸枣仁12克、柏子仁5克,水煎15分钟。每日1剂,分为早晚服用。

2.治疗神经衰弱

取酸枣仁30克捣碎,用纱布包裹,加清水200毫升浓煎至30毫升。每晚睡前半小时服,10日为1个疗程。也可取酸枣仁5克,研碎后加白糖拌匀,于睡前用温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