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6197900000015

第15章 鱼腥草

又名:蕺菜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寒;归肺经。

治肺痈之要药

鱼腥草是治疗肺痈之要药,其新鲜茎叶搓碎后有浓烈的鱼腥味,故而得名,但阴干后,水煎,色似红茶,气似肉桂。《滇南本草》记载,鱼腥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痔疮。”《医林纂要探源·药性》记载,鱼腥草可“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淤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鱼腥草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血清白介素,增强白细胞吞噬力,抗癌,尤其对胃癌的治疗有奇效。

“鱼腥草小档案”

鱼腥草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药用部位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每年8月至次年3月为成熟期。一般夏秋二季采收,晒干,生用。其叶片具有明显的小腺点,叶柄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茎为扁柱形,暗棕色、棕黄色,节状环,具有纵皱纹。果穗顶生,蒴果上端有3个向内弯曲的柱头。研究发现,鱼腥草嫩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主治1.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肺痈咳吐脓血等。2.用于湿热淋证,小便淋涩疼痛。3.用于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肠炎、尿路感染等。

“鉴别选购”

鱼腥草是妙药佳蔬,但入药与入菜有所不同。春季的鱼腥草,鲜嫩含有较多的水分,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钙、铁、锌等,是极富营养价值的野生蔬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保健食品。夏季的鱼腥草,含有的油脂较高,粗纤维含量也较春季多,食用价值减少,但药用价值却有所提高,并可制成多种鱼腥草制剂,如鱼腥草注射液等。

“注意事项”

1.鱼腥草含有挥发油,不可久煎。2.部分患者服用鱼腥草制剂后引起皮肤瘙痒、红斑、恶心、心悸、口唇紫绀、四肢厥冷大汗等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

“药膳养生”

1.清热解毒,滋补脾胃,利尿消肿

鱼腥草绿豆汤:绿豆50克,猪肚200克,水适量,炖熟,加入鱼腥草30克,姜、葱、盐各适量,稍煮片刻,即可起锅。适用于中毒性肝炎。

2.润肺止咳,化痰散结

薯梨鱼腥草:鲜鱼腥草25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雪梨1个、冰糖适量,炖至梨烂。适用于一切肺胃实热证。

3.清肺热,排脓毒

鱼腥簟慧米鸡蛋羹:薏苡仁90克,甜杏仁30克,大枣5枚,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1小时,加入鲜鱼腥草100克,再煮30分钟,过滤留汁,冲入4枚鸡蛋的蛋清、蜜糖适量,拌匀。适用于湿热壅滞型肺脓疡、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和尿道感染等。

4.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鱼腥草蒸猪大肠:鲜鱼腥草150克,猪大肠200克,将鱼腥草塞入大肠内,用线系紧,加入盐适量,隔水蒸熟。适用于肠煤便秘,热结腹痛等。

“古今验方”

1.治疗带状疱疹

鲜鱼腥草250克,水煎,分为早中晚3次服用,连续服用2~3剂。

2.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鱼腥草50克,水煎,过滤留汁,代茶饮,每日2次,连服1个月。

3.治疗腮腺炎

鲜鱼腥草250克,切碎,捣烂取汁,外敷患处,无菌纱布覆盖,每日2次,连续3~4日。

4.治疗鼻窦炎

鲜鱼腥草250克,切碎,捣烂取汁,滴鼻,每次4~5滴,每日3次。对慢性鼻窦炎或萎缩性鼻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