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6197900000041

第41章 牵牛子

又名:二丑、黑白丑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归肺、肾、大肠经。

治肝硬化腹水之常用药

牵牛予有毒,药性峻猛,少量使用能够通便,多量使用则泻下如水,用于腹水、水肿等。《本草纲目》记载,牵牛“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肿胀、大肠风秘及气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虚弱而痞满者,则不取快一时及常服,暗伤元气也。”现代临床上,牵牛子主要被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水肿、脚气、胃痛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

“牵牛子小档案”

牵牛子又叫做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花期每年6~9月,果期每年7~10月。生于山野灌丛中、村边、路旁;宜栽培。牵牛子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属于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成熟种子均可作为中药材使用。表面灰黑色者,称为黑丑;表面淡黄色者,称为白丑。一般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再晒干,生用;或用小火炒至微鼓,放凉,即为炒牵牛子。

“功效主治”

功效泻下,逐水,杀虫,去积。

主治1.用于积滞便秘患者。2.用于水肿、腹水、大小便不利等症。3.用于痰湿壅肺引起的咳嗽喘急等症。4.用于蛔虫、姜片虫、绦虫等引起的虫积腹痛。

“鉴别选购”

有种说法认为“黑丑泻水利尿的作用较强,白丑治疗痰湿壅肺引起的咳嗽喘急较好”,但现代研究分析,黑丑与白丑并无区别,无须分用,可将两者混合,打碎,同等使用。

1.牵牛子需打碎入煎剂,常用量为3~10克。大剂量使用牵牛子会引起呕吐、腹痛、腹泻、黏液性血便、血尿,甚至昏迷、语言障碍等不良反应。炒牵牛子副作用较生牵牛子少。2.孕妇忌用。3.体质虚弱、脾胃虚弱或气虚腹胀者,不宜用。4.用于痰湿壅肺引起的咳嗽喘急时只可暂用,不宜久服。5.牵牛子不可与巴豆同用。

“药膳养生”

1.通便,下气,泻水,消肿

牵牛子粥:粳米适量煮粥,再加入牵牛子末1克、生姜2片,稍煮,空腹食用,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适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臌胀、脚气浮肿。

2.行气消积,润肠通便

三子润便茶:苏子15克,莱菔子20克,牵牛子10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冲泡3~5次。

蜂蜜牵牛子丸:黑牵牛子30克,桃仁15克,捣碎,加入蜂蜜适量调匀,制药丸,每丸10克,每日饭前1次,每次2丸,连续7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热结便秘。

“古今验方”

1.杀虫驱蛔

炒牵牛子60克,炒槟榔30克,使君子肉50粒,研细末,每次3~5克同白糖适量和匀后1次服下,每日1次,连续3天。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2.治疗腹痛

炒牵牛子50克,研细末,红糖水冲服,每次2克,每日3次。适于气滞腹痛、食积腹痛。

3.治疗小儿夜啼

牵牛子7粒,研末,温水调糊,外敷于小儿脐部。

4.治疗麻疹

牵牛子15克,白矾30克,面粉少许,共研末,醋调,外敷于足底涌泉穴。适用于麻疹患者。

5.泻火止呕

黑牵牛120克,枳实18克,厚朴18克,酒炒马蹄大黄45克,槟榔18克,三棱18克,莪术18克,制丸,如菜子大,空腹时服用。适用于内热腹痛,热气上冲而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