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6197900000007

第7章 择时服中药

一般不同的药物,因其本身特点要求在某一特定时间服食,才能发挥最佳作用。如果服药时间选择不当,就算药物对症,也会减效。

选对时间服中药

中药的疗效除与药物的质量、是否对症、煎煮方法是否得当有关外,还与服药时间的选择有关。不同中药治疗的疾病不同,服用时间也不同。

古代医学家十分注意掌握中药的服用时间,认为在不同时间里服药,药物疗效差异很大。因此,了解选择服药时间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服药时间,以发挥药物的最佳效能。

服用中药的时间取决于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服用时可根据病情增减。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药,要依据不同的疾病和药物而定。一般来说,如果病位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用;如果病位在胸腹以下者,如胃、肝、肾等脏腑疾病,宜饭前服用。没有明确规定的,大多数药物在饭后服用,特殊药物应注意特殊的服药时间。

多数中药应该乘温服下,发汗药须趁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药物最好放凉后服用。

饭前服用的中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在饭前服用,祛痰镇咳作用更容易发挥,疗效显著。

常见中药:半夏、天南星、贝母、桑白皮、胖大海、杏仁、桔梗等。

常见中成药:川贝枇杷膏、急支糖浆、鲜竹沥口服液、蛇胆川贝散等。

●驱虫药

在饭前服用,胃中空虚,药物更容易作用到虫体。

常见中药:使君子、南瓜子等。

常见中成药:化虫丸、乌梅丸等。

●泻下药

在饭前服用,避免与食物混合导致药物疗效降低。

常见中药:大黄、芒硝等。

常见中成药:大承气汤、麻子仁丸等。

饭后服用的中药

●解表药

在饭后服用,中医认为:“午前在阳当发汗,午后为阴不宜汗。”

常见中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薄荷、桑叶、菊花。

常见中成药:羚翘解毒丸、荆防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银柴颗粒、板蓝根冲剂等。

●健胃药

在饭后服用,有利于药物充分接触食物,达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

常见中成药:香砂养胃丸、健脾丸、保和丸、健胃消食片、补脾益肠丸等。

●辛辣刺激的药物

在饭后服用,有利于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常见中药:川椒、干姜、旋覆花、乳香等。

●清热泻火药

在饭后服用,这些药物药性偏寒凉,对胃有一定的刺激,可造成腹胀、不思饮食、腹泻等不良反应,饭后服用可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见中药: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柏、黄芩、龙胆草等。

常见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三黄片、黄连上清片、清热解毒口服液。

●补益药

在饭后服用,补益药滋腻碍胃,影响胃肠功能,降低食欲,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的副作用。

常见中药:人参、黄芪等。

常见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生脉散、左归丸、西洋参口服液、人参系列中成药。

睡前服用的药物

●安神药

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有利于迅速入睡。

常见中成药:甜梦口服液、归脾丸、枣仁胶囊、天王补心丹等。

●润肠药

在睡前服用有利于消除肠胃积滞,使排便更轻松。

常见中药:麻仁、郁李仁、蜂蜜、核桃仁、柏子仁等。

常见中成药:麻仁润肠丸、济川煎等。

不定时服用的药物

治疗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的药物或须煎汤代茶饮的药物,均可不定时服。

特殊药物

治疗疟疾的药物宜在疟疾发作前的2小时或者半天服用。

常见中药:常山、槟榔等。

常见中成药:截疟七宝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