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有礼行天下——懂得礼仪
16202000000032

第32章 三顾茅庐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孟子

东汉末年,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控制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官渡大战以后,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刘备自知蹉跎半生是由于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贤下士,寻求良辅。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问他的来意。

刘备说:“不瞒先生说,我是专程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司马徽听了,呵呵大笑起来,说:“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势。要谈天下大势,得靠有才能的俊杰。”

刘备央求他指点说:“往哪里去找这样的俊杰呢?”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刘备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向司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一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从徐庶那里知道了诸葛亮的情况。原来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他少年的时候,父亲死了。他叔父诸葛玄跟刘表是朋友,就带着他到荆州来。不久,他叔父也死了,他就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定居下来,搭个茅屋,一面耕地种庄稼,一面读书。那时,他年纪只有二十七岁,但是学问渊博,见识丰富,朋友们都很钦佩他,他也常常把自己比作古时的管仲、乐毅。但是他看到天下乱纷纷,当地的刘表也不是能用人才的人,所以他宁愿隐居在隆中,过着他恬淡的生活。

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带了关羽、张飞,准备了一份厚礼,到隆中卧龙岗去拜见诸葛亮,欲请他出山,帮助他治理国家。不巧的是,诸葛亮那天不在家,刘备白走了一趟。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拜请诸葛亮。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直到见到亮弟诸葛均,才知道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到诸葛亮家时,他正在睡觉。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刘备不敢惊动他,拱手一直在台阶下站到诸葛亮起来,才进入室内,这才见到了诸葛亮。

趁屋里没有人的时候,刘备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地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见刘备胸有大志,求贤诚恳,虚心请教,便就推心置腹地与他畅谈天下形势,并提出三分天下的局面,建议刘备先取荆州,再据西川,联合东吴对付曹操,以图统一天下。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战略策略,终于使自己与曹、孙成为鼎足而立的三大集团。

古语云:“事无礼不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礼待人、说话和气,不仅能得到别人的好感,而且,你办什么事还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支持,进而给你创造好的条件,使你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不难看出讲礼貌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