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留下来的就义诗。它表现了夏明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夏明翰小时候,就在母亲的教育下,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质。
那时,夏明翰每天晚上都和兄弟姐妹们聚在厅堂里读书练字。每次学习完了,地上都留有许多纸屑碎片,靠女佣人发大妈一点点地打扫和清理。夏明翰心里很过意不去,暗暗想,要是不把东西丢到地上,不就可以减轻发大妈的负担吗?
于是,夏明翰想了个办法。他找来一个小竹篓,把它吊在自己的桌子下面。每次写字的时候,他把要扔的东西都放入竹篓中。学习完后,再把竹篓取下,把纸屑碎片倒在垃圾堆里,然后才安心去睡觉。
打这以后,发大妈打扫厅堂的时候,发现夏明翰坐的地方总是干干净净的,便经常称赞他是个好孩子。夏明翰受到了表扬,心里挺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过了些日子,他又想,只自己一人不往地上丢纸屑碎片,也不行啊,发大妈还得要打扫。于是,他对弟弟妹妹说:“你们也把竹篓吊在桌子下面,把纸屑碎片丢进里面,好吗?”妹妹不高兴了,噘起小嘴巴说:“三哥,反正发大妈会打扫的,吊只竹篓多麻烦呀!”夏明翰耐心开导妹妹说:“纸屑是我们丢的,为什么要别人打扫呢?你看发大妈多辛苦呀,我们不把纸屑丢在地上,让发大妈省点力气,不是很好吗?”妹妹听了,觉得三哥讲得有道理,也就同意了。从此,夏家的孩子都不乱丢东西了。
又过了几年,夏明翰已经十几岁了。有一次,他坐在后院背诵唐诗,猛地看见发大妈挑着一担水,摇摇晃晃,直喘粗气,便跑上前去把担子接了过来。
这时候,刚好他祖父走来了,见此情景,马上把脸沉了下来,很不高兴地说:“压坏了腰怎么办?这件事,不是读书人做的,还不快给我背诗去!”夏明翰对祖父的话很反感,瞪大眼睛反驳说:“难道你就不怕发大妈压坏腰吗?”祖父气得胡须直打颤,喊着要他放下担子。可是,夏明翰反而加快了脚步,一直把水挑进了厨房。
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夏明翰一直没有忘记。有一次,他向妻子回忆起这件事,说:“祖父要我背唐诗,我看他就没有读懂唐诗。唐诗中有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只知道喝茶、用水,哪知道挑水也不容易啊!”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我们都很熟悉,但我们对他们高尚思想的形成轨迹却缺乏了解。从夏明翰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小时候的认识与习惯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我们不能局限于父母对自己行为的种种规定,而应通过自己的实践更深刻地了解外界,体会别人的艰辛,从而把敬老等良好的礼仪行为转化为我们一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