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意志决定成败——磨炼意志
16202700000017

第17章 谈迁写《国榷》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谈迁写《国榷》的经历,也是“从头做起”的范例。在清代顺治四年(1647年)8月的一天夜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入睡了,只有钱塘江还在响着震耳的涛声。老秀才谈迁觉得周身不适,只好一改平日夜读的习惯,倒在床上昏然入睡了。可是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花了27年心血写成的《国榷》一书的手稿被小偷偷去了,顿时觉得整个世界在他面前倒塌了,他一下子跌坐在地上,老泪纵横地哭着:“噫,吾力殚矣!”他从29岁开始写这部书,因为无钱买书,只好四处求人,借书来抄。有时,为了找资料,需要带着干粮、行李、雨伞,即使是步行百里路,脚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也在所不辞。

这样艰苦奋斗了27年,前后修改了6次。尽管谈迁没有钱将它刊刻问世,但是这部书稿凝聚了他20多年的血汗,得来是多么不易啊!万万没有料到,一夜之间它竟然不翼而飞,特别是当他写完这部500多万字的书稿时,已年逾56岁,这怎能不让他呼天喊地,痛不欲生呢?不少人以为他将从此一蹶不振了,悲伤情绪会毁了他,然而,他毕竟是位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理智控制感情,他大哭一场之后,擦干了眼泪说:“吾手尚在,宁已乎?”书稿虽丢,但双手还在,他痛定思痛,从头开始,从零开始,重整旗鼓,又开始重新写作。熬过了数不清的寒冬酷暑,夜以继日,又花了整整10年功夫,再次写成这部我国史学领域的书稿。此时此刻,他已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

然而,他捋着银须,十分自豪地对人说:“虽死而瞑目矣!”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德业倾颓尽,艰难涕泪余,残编催白发,犹事数行书。”这便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或姿态面对失败,若想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就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坚强的意志力可以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人是有很大潜力的,但是,人们往往在意志薄弱的情况下,使自己的潜力在失败的潮水冲击下流失了。失败不仅使人痛苦,也使人清醒。在失败面前,屡败屡战,百折不挠,这样,即使是敌人也会尊重敬佩自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