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无声的使命——培养责任感
16203900000008

第8章 杨业血战陈家谷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天祥

杨业是北宋大将,在抗辽斗争中,屡建战功,因得外号“杨无敌”。

986年,宋太宗想收复被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兵分三路,大举攻辽。战事刚开始时还算顺利,可是不久东路军失利,朝廷命令全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在后面掩护,还要将新收复的四个州的百姓迁到关里来。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当时,寰州已失守,朔州岌岌可危,云州则孤零零地在敌后,迁回四州百姓谈何容易!杨业主张暂避敌锋,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以保万全。但潘美和监军王侁却认为这是自灭威风,坚持要杨业正面迎击辽军。杨业说:“敌强我弱,不以智取,死打硬拼,是必败之道。”王侁却冷冷地说:“将军素号无敌,今面对强敌就想退避,莫非别有用意?”一心报国的杨业激愤地说:“我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不愿看到士兵白白送死才出此避敌之策,既然你们这样看我,我只有领兵出征,先诸君而死了。”杨业临行前,指着陈家谷对潘美说:“我杨业应当用死来报效国家。如果我战败了,希望你能带兵在这里伏击辽军,说不定还能挽回局面。”潘美答应了杨业,催促杨业上路。

杨业带兵入雁门关,遭到辽军半路伏击。虽然杨业手下各个勇敢顽强,但毕竟人少力薄,只能边战边退,来到陈家谷。

杨业人困马乏,退到陈家谷一看,潘美早已率军而去,知道败局已定,不由得仰天长叹。他率军与辽军血战,将士们一个一个倒下,最后只剩一百多人,杨业自己身受十几处伤,血染战袍。天色渐暗,杨业悲伤地对部下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不必陪我送命,趁着天黑杀出一条血路快跑吧!”说完,泪流满面。将士高举武器,表示愿与杨将军战死在一起。

辽军发动又一阵凶猛的进攻,将士们都牺牲了。杨业的战马中了箭,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被辽兵抓获。

辽军统帅想劝杨业投降,对杨业说:“宋朝的君臣陷害你,你还为他们卖命,太不值得了!不如投降我们,保证不会亏待你。”杨业坚决拒绝投降,回答说:“我被奸臣暗算,才全军覆没,落到了你们手里。但我决不会投降,你们不用白费心机了。”说完这句话后,他紧闭嘴唇,再也不说一句话,在三天中,他不吃一粒饭,不喝一口水,绝食而死。

人们尊敬、怀念杨业这类历史上的抗敌英雄,在不断遭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的年代,人们多么希望有杨业这样的英雄人物来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北宋中叶起,杨家将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粉身碎骨何所惧,留得青白在人间。杨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尊敬,为国效忠代表的是一种坚定的使命和崇高的理想。他作为将军深深明白自己的责任,就是要不惜一切,誓死卫国。往事并不如烟,勇于承担使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