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读心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谋略
16205600000020

第20章 让对方感觉那其实是他的主意

在别人提出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之间,你是不是对自己的看法更有信心呢?而当别人越是强烈地想要将他的看法强加在你的头上时,你是不是更加觉得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对的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当你面临要说服别人的情况时,请记住这一点:与其把你的意思加在别人身上,“逼迫”他接受,不如让他觉得那是他自己的主意。

推举一个有用的人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2006年,即他去世近一百年后,美国《时代》杂志将他作为封面人物,标题是“THE MAKING OFAMERICA”(缔造美国)。今天人们对于西奥多·罗斯福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独特的个性和他在总统任期内推行的改革政策,而他独特的个性也形成了他独特的办事方式。

西奥多·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经是纽约州州长。在担任州长的时候,他一方面和许多政治领袖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在实施让那些政治首脑感到头疼的改革。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在大刀阔斧的改革面前,西奥多·罗斯福却很少得罪那些“老顽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每当有职位空缺的时候,西奥多·罗斯福就会邀请所有政治领袖来推荐适合接任的人选。情况往往是这样的,领袖们首先都会推举一个很差劲的“党棍”,这个人和这些老顽固都有很深的渊源,上来工作也是因为需要被“照顾”。

然后,西奥多·罗斯福就会谦逊地说,任命这样一个人也许不是什么好政策,大家也不会赞成的,能不能再考虑一下。

接着,老顽固们会再提供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可能是个老公务员,在岗位上混了大半辈子,只求一切平安,明哲保身,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建树。

这时西奥多·罗斯福又说,这个人在工作方面是很不错,但是担任这个职位的话,或许不能达到大众的期望。他请求大家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个职位的人选。

当他们第三次将新人选报上来的时候,差不多可以了,但还是不算好。这时,西奥多·罗斯福就表示诚挚的感谢,并提出小小的要求,希望他们再不辞辛劳地试一次,挖掘一下人才。

一般到了第四次,推举上来的人大概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心中的理想人选了。西奥多·罗斯福除了对大家的协助表示感激之外,还会对被任命的人说,推举他的其实是那些政治领袖。

每一次,西奥多·罗斯福都尽量去征求别人的意见,他让那些在自己身边工作的政治领袖觉得其实是他们自己独具慧眼,选出了厉害的“千里马”。

请您给点建议

无独有偶,发生在费城的皮尔逊医生身上的事情也证明了同一个道理,与其苦口婆心地用自己的观点去拼命说服别人,不如让对方感觉那是他自己的主意,因为那样接受起来,心里会舒服得多。

皮尔逊医生工作的地方是费城数一数二的大医院。有一次,医院需要新增一台释放脑压的仪器。各医疗器械商从不同的渠道得到了这个消息后,纷纷前来介绍自己的产品。整整一周,皮尔逊医生都无法安心工作,脑子里充斥着各个推销商的面孔和他们絮絮叨叨地对自己产品吹捧之至的言语。可是到最后,皮尔逊医生也没决定究竟购买哪家的仪器。

这时,皮尔逊医生收到了一封信。

尊敬的皮尔逊医生:

我们工厂最近

生产了一套新型脑压释放机,这批仪器的第一部分刚刚运送到我们办公室里来,可是我们发现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运行上还存在着一点点欠缺。我们想要改进这点小缺陷,如果您能抽时间来看看这台脑压释放机,并站在您作为一名优秀医生的专业角度给我们提出一点宝贵意见的话,我们将深表感激。我知道您非常忙,可是如果您愿意,我们将会派车来接您。

从来都只有厂商在皮尔逊医生面前夸耀自己的产品是多么完美无缺,没有一个人问过他作为一个医生的意见,这样的事对于皮尔逊医生来说还是头一遭。

虽然那天皮尔逊医生很忙,也很疲惫,但是下班的时候,他还是去看了那台仪器。结果他发现越是研究,就越喜欢上了这台仪器,而且对于他提出的建议,对方也做了更加精良的改进。最后,皮尔逊医生决定买下这一整套设备。

没有人喋喋不休地试图左右皮尔逊医生的意思,向他推销产品,那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不是吗?那个厂家的高明之处就在这一点上,想要说服对方购买自己的仪器,何不让对方自己去拿主意。要知道说得过多,反而会适得其反。

没有人喜欢被迫购买或者遵照硬性的命令去行事,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人倾向于自己拿主意。如果你想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不妨下点工夫,看看怎样巧妙地让对方觉得他是出于自愿的。

让总统听自己的意见

美国陆军上校爱德华·荷斯先生曾经是美国政界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威尔逊总统(美国第28任总统)时期,他在许多重要事情上发表过见解。威尔逊似乎很尊重荷斯的意见,很多时候都是遵照他的意见来做决定的。可以说,荷斯对威尔逊的影响超过了大多数的政界要人。

其实威尔逊也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并且身居总统高位,荷斯是怎样把自己的意见完美地“灌输”给威尔逊的呢?

荷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比较了解总统的个性之后,就知道该如何改变他的看法。总统并不喜欢针锋相对地争辩,如果是那样的话,永远得不出结论。最好的办法是无意间将一个观点灌输进他的脑海中。当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观点要能够引起他的兴趣,还不能伤害到他的利益。有一次,我在白宫和他探讨一个政策,刚开始的时候他非常反对我的观点,我们几乎争辩了起来,我赶紧转移了话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将这个政策拆分开来,总是不经意地和总统说起这个事情,今天说几句有关政策的执行力度,明天说几句有关政策的惠众程度。几天后,在一个晚宴上,我听到总统向别人提出了我当时的意见,但是那个时候这个观点已经变成了他自己的看法。”

荷斯是个聪明人,他并不在意最终由谁提出那个观点,他在意的是那个观点究竟是什么,所以他几乎总是能说服威尔逊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且这种支持没有丝毫的勉强和不快,因为意见最后都是由威尔逊自己提出来的,也就是威尔逊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很高兴有人来问我们的意见,关心我们的想法,而不喜欢别人颐指气使地命令我们该怎样做。如果非要选择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希望那是自己作出的决定。所以,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不要忘记这个原则——让别人觉得那是他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