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教育科研
16210500000008

第8章 教育科研的步骤和方法(4)

教育经验总结类型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按内容分,有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按实践对象分,有教师的个人总结和学生、班集体的总结;按方式分,有书面总结、口头和会议总结;按等级关系分,有向上级的汇报总结、向下级(或学生)的报告总结(如在班会上对学生的总结)、向同行教师的经验交流总结。

2.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程序

教育经验本身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总结可以以有不同的规模,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因此,一般不可能控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总结,也难于制定统一的方法步骤。我们只能根据经验总结的经验或具体实践过程,提出大概的方法步骤,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条件,灵活采用。

(1)准备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题目、选定对象、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和制定计划。

题目的确定,要求从实际出发,从总结对象的教育实践的实际状况出发,否则总结就没有基础。对象的选定主要看是否具有代表性。选定对象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优选的方法,慎重从事,选定对象的过程也是弄清对象的过程。总结题目和对象确定后,就要围绕总结的中心内容,广泛收集、翻阅有关资料。这不仅对于进一步明确总结经验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和方法步骤等很重要,而且可以避免盲目摸索或重复已有成果,以提高总结的功效。根据总结任务和对象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所具备的条件和力量,对总结的过程进行构想,这就是总结计划。计划要留有余地,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并对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料的问题做出应变的考虑。

(2)收集材料

总结经验要以具体事实为基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能反映先进经验全面情况的材料,这是总结工作的主要阶段、基础阶段。

不同的经验,不同的研究对象,由于具有不同的特点,搜集资料时的做法就会不一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增强目的性、意识性、持续性、敏感性。目的性是指围绕着总结的目的和课题去搜集和积累资料,避免盲目性;意识性是指树立总结经验的意识,从总结工作一开始就确立进行经验总结的意图,有了经验总结的意图,才能在工作中自觉地、主动地搜集和积累素材;持续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一点一滴地搜集和积累资料,一鼓作气,不间断;敏感性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新情况,捕捉新问题,并随时随地记下新的感想、新的方法和新的点子。

(3)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总结先进经验最重要的环节。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根据经验总结的目的要求,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删繁就简,区别真伪,核实必要的数据,查对引证的实例,以求如实反映总结对象的全貌。二是对事实材料本身所提供的普遍意义和社会效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以现象作为向导,揭示具体事实的内在本质联系,通过初步综合分析,为总结提供比较可靠的论据。三是分析综合事实的过程,为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打好基础,以便将丰富的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

一般的情况下经过综合和分析,总结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然而作为先进经验的总结,还有待于组织论证。通过论证,听取不同意见,接受质疑、提问,集思广益,吸收真知灼见,然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经验总结报告。这样整个经验总结的过程才能说是全部完成了。

(4)写总结报告

写经验总结报告又可以分为两小步:一是写初步的经验总结草稿或详细提纲;二是写正式的书面经验总结报告。

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一般就可以写出初步的经验总结草稿或详细提纲。对有的经验总结,在初步的经验总结草稿或详细提纲写好后,应以经验总结者为主体,邀请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育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召开大型或小型的经验总结论证会。对于总结内容广泛,涉及到其他行业的问题,还应邀请这些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参加论证。在经过论证的经验总结初稿的基础上,要进行精心的加工修改,从内容到形式反复推敲,最后写出正式的书面经验总结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四个部分。

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新趋势,各门科学的相互渗透使科学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迫使人们在更高的层次上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并促进其发展。科学发展史表明,新的理论的诞生往往得益于方法上的革新。

综观教育和教育科学领域的深入与拓宽,教育科研方法变化与发展有如下一些趋势。

一、越来越重视运用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能提高对教育问题研究和分析的精确性和严密性。电子计算机出现后,为改变教育理论靠观念和定性说明的形式,人们把电子计算机和各种数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科研,从而提高了教育科研效率与质量。如数学方法在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教育科学的很多研究对象没有明确外延,如教育本质的不清晰性、教育形状的不确定性、教育功能的相对性、教育内部联系的非线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主观性等等,很难使之精确化。为此,人们又把模糊数学引入教育研究。模糊数学以事物的不确定的性质状态作数量描述,从模糊中求精确,以便获得与事物本来面目接近一致的描述,得到认可。

当然,应用数学方法对教育科学作定量研究,并不排斥对教育科学的定性分析。可以使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越来越重视教育实验方法

教育实验是主要根据研究课题的设想,在周密计划和专门设置的特定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特别组织起来的教育实践。通过教育实验既能检验预先设想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又能探索所要了解的教育现象的变化发展原因及其条件,还能鉴定教育或教学的某种方式、方法、内容、形式的效果等。此外,教育实验还具有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对于认识教学规律、检验教育理论以及发现教育科学原理、方法,均有其他方法难以取代和匹配的科学价值。所以,近几年来,国内外,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教育科研活动中都十分重视教育实验的开展。可以说,这既是教育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科研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标志。

三、越来越重视系统科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几乎同时问世。这三大理论使人类的思维方式从“逻辑思维方式”发展到“系统思维方式”。即思维方式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因果关系到全方位动态相互关系,从决定论的必然性和确定性特征转为非决定论的随机特征,它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论”的方法论从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性功能,以达到最优化的目标,从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我国目前在中小学进行的整体综合改革实验、全面发展教育实验,就是以这个原理为依据的。其宗旨是从小学教育是一个由若干部分、若干因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从调整结构中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入手,力求达到提高教育整体功能的目的。所以,整体改革的内容既包括学制和课程,又包括思想品质教育和教学改革;不仅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同时也研究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活动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既研究学校教育,又研究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既研究尖子生的培养,也研究后进生的转化。

后来,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诞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论”的基本理论。

四、越来越重视行动研究

所谓行动研究,即“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和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行动研究者即是研究结果的应用者;行动研究多以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并多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目前,行动研究已在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如英国建立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网络,支持教师研究人员与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与对话;美国教育协会的分会“辅导及课程发展协会”宣布,每一合格的会员应该对行动研究法有足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法国现代学校合作组织也提出,教师应参与教育研究,成为改进其教育实践的人,为使研究更有成效,甚至可以让学生及家长也参与到研究中来。我国的实验学校基地建设与管理协作研究,科研兴校的研究,都是行动研究,而且越来越得到专业研究者与校实验教师的欢迎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