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16210700000002

第2章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2)

因而,所谓教师的思想行为,就是指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下的各种自觉的能动活动,即教师所具有的动机、态度、情感和意志等如何控制、引导、调节教师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行为。具体而言,教师的思想行为可以包括:个人的政治思想、生活信念、道德观念、政治觉悟和个人利益等。

二、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

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是教师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于教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教师的政治理想、生活信念、道德观念以及动机、态度、情感等都要受制于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有: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

这是人民教师一切行为的指南。

2.共产主义理想

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3.鞠躬尽瘁的献身思想

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复杂的事情,需要教师勇于献身、甘当人梯。

4.艰苦奋斗的创造精神

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就要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也就是说,教师要竭尽全力教好学生,把他们培养成“四有”新人。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教师身上的具体表现。

三、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教师思想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方向性

任何社会都要对教师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这种规范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教师思想行为的具体要求,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一代新人的培养者。我们实现现代化的人才来自学校,而学生又带着教师的思想影响和道德烙印走向社会,从而影响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及各个行业的每一个人。教师的思想行为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每个青少年能否健康地成长,还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大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广义的政治范畴,因而,它必然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时代或大或小的发展变化,都会在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上敏锐地反映出来。不仅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中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有根本的区别,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制度中,随着经济形势、政治形势、社会状况和社会主要任务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变动。

3.教师思想行为规范具有独特的示范性和表率性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各种行为规范具有独特的示范性和表率性。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更是如此。人民教师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使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道德等思想素养,教师首先要以身示范,严格按思想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做到既要“言传”,又要“身教”。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

4.教师思想行为规范体现了社会要求与教师个体发展的一致性教师个体的发展,是指教师除了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外,还必须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情操、丰富的内容世界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基本内容,这其中就包含着教师思想行为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社会要求,归根结底是要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在教育劳动中,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社会要求,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社会要求与教师个体发展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社会要求与教师个体思想行为的发展在内容和基本条件上的根本一致;遵循教师思想行为的规范从事的教育实践与教师个体思想行为的发展在社会途径上的一致等。

四、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核心

1.树立共产主义思想

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核心是树立共产主义思想。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要为现代化培养人才,为共产主义事业造就接班人。教师的思想行为如何,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和素养。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要担负起这个重任,首先自己就应该树立共产主义思想,以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自己的实践。

共产主义思想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应该具备的,而对教师来说具备共产主义思想更为重要。其一,教师具有共产主义思想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教育工作是一项革命实践,教育学生不是靠“说教”,而是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以自己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熏陶。其二,教师只有树立共产主义思想特别是科学人生观,才能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科学的指导思想,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教育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更是艰苦的事业。教育的艰巨性正体现在培养人才上,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要有“园丁”、“蜡烛”和“人梯”的献身精神,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要有为振兴教育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以“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为座右铭,把自己有限的一生献给崇高的教育事业。所以说,树立共产主义思想是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核心。

教师一旦具备了共产主义思想,就会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一切行为。人民教师懂得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就会把自己的事业和远大的社会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工作。在私有制社会里,教师面对纯洁的青少年学生,尽管社会地位低下,但凭着自己的职业良心,还尽可能地、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思想熏陶。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教师则是自觉地用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来教育学生,并以自己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无限热爱学生的感情和高尚的行为去影响学生。

2.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容

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得出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它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奋斗目标和解放的道路。因此,共产主义思想从产生那天起,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和观察世界、研究问题的理论武器。

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容非常广泛、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它的全部内容。换言之,共产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理想、世界观、方法论、道德观和人生观等等的总和。具体而言,它由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等内容组成。

(1)共产主义信念

指建立在对共产主义认识和情感基础上的思想意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共产主义的真诚信仰和坚强信心。它包括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和道德信念。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是坚信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坚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并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的道德信念是坚信共产主义道德一定会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和习惯,并以完美的人格要求自己。共产主义信念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成熟的标志,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也是促使一切革命者始终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不断地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形成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关键因素。

(2)共产主义理想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方向和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共产主义者的人生支柱。共产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将来实现的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一方面是指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共产主义运动。作为奋斗目标和社会理想的共产主义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在革命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发展和自身历史使命正确认识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社会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全人类的最高利益,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灵魂。

(3)共产主义世界观

即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总结了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世界观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政党都以这种世界观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4)共产主义人生观

亦称无产阶级人生观。指无产阶级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基本特征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看待人生,坚持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主张把追求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幸福作为个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把个人利益放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之后,把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它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人生观。

(5)共产主义道德

指无产阶级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共产主义道德吸取历史上人民群众的优秀道德传统,反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道德体系。共产主义道德有3个基本要求:①要求人们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理想和革命信仰,个人的一切无条件地服从于共产主义事业,必要时要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②要求人们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斗争,绝不被暂时的黑暗和困难所吓倒;③要求人们具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高贵品质。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人们普遍的道德规范。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道德的具体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不计报酬和为社会造福的劳动态度等。

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表现形式为代表一定阶级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活动。政治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政治行为可以包括所有的政治思想、政治言论、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行动、政治运动及其各种政治活动,它的范围之广,几乎包括整个政治现象,包括个人或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种种政治现象。简而言之,政治行为是在政治情境中的人类行为,它既包括可见的政治行动,又包括隐藏在人们内心世界的反应;既包括个体的政治行为,又包括团体的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行为。从纵的方面来说,无论是奴隶主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着政治行为;从横的方面来说,政治行为几乎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政治行为的规范。广而言之,所有的政治现象都是行为现象,一切涉及政治的活动都是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有关权力的行为。政治的核心和细胞是政治权力,治人和治于人、管理和被管理、命令与服从、强制与被强制,都是一种权力关系。政治行为是有目的性的行为。人的行为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人的行为则有自觉意图、有意志支配的,因而是有目的性的。人们的政治行为,都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比如,各政党都有其政治纲领,每个党员都有履行纲领的义务;国家行为的目的,无论是行使政治职能、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性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一、教师的政治行为

教师的政治行为是教师政治行动表现的统称,它是在教师的职业劳动中引申出来的。它一般包括政治态度、政治觉悟、政治品质、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教师的政治行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为社会上一定阶级服务的。我国教师的政治行为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因而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教师的政治行为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什么样的道德来教育、影响学生;第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甚至激化。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政治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认为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教师的政治行为是最重要的行为,它指导和影响着其他各种行为。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引路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道德。简而言之,教师应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强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崇尚真理。

二、教师政治行为的特征

1.鲜明的定向

教师要在政治定向上正确、鲜明,其政治素养必须具备4个条件:

(1)坚决拥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