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16210700000024

第24章 教师的外在素养(10)

心境,心理学解释为“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教师授课总是处于一定的心境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像电脑那样只是单纯的信息输出,而是在传递、输出知识信息的同时,总是伴随有一定的情感,诸如喜悦、愉快、忧郁、恐惧等。这些复杂的心理情感纵横交错,就构成了教师的授课心境。

根据心境的不同品质,可分为良好心境和不良心境。教师在良好心境状态下授课,思路开阔,思路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语言富有情感,错落有致,婉转动听,面部表情自然、丰富;教师的已有知识、讲授能力、授课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于良好心境的渲染作用,教师看“调皮学生”也是那么顺眼,对“差生”也感兴趣,因而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协调。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增益。

如教师在低沉、郁闷的不良心境之时授课,则思路阻塞、思维迟缓,无创造性可言,甚至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本来安排得很好的教学程序,准备得很好的教学内容,都讲不好;同时,由于不良心境的渲染作用,觉得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不符合课堂要求,动辄训斥,甚至辱骂,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学生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知识信息难以输入,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总之,教师的授课心境不仅制约着自己知识信息的输出,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输入,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境之中。

要使授课心境良好,一要注意课前愉悦情感的引发和培养。人们的情感由外界条件引发,消极刺激使人情感低落、烦闷;积极刺激使人感到精神愉快。教师在课前培养良好的心境,消除不良心境,可以进行积极的刺激。想一想学校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学生特别喜欢听自己讲课等。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喜欢宁静,不妨在寝室里静坐一会儿;如喜欢玩球,可到操场上活动活动。总之,在课前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选择能使你愉悦的事来做、来回忆,进行积极刺激,都会使你产生舒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心境,消减不良的心境,以利于课堂讲授。二要注意愉悦情感的保持。课前培养的良好心境,往往会因课堂上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违反课堂纪律的刺激而消减,因而艺术地处理课堂违纪事件,是使良好的心境得以保持的关键。有经验的教师会毫无迹象地引导学生有意无意地将注意力指向讲授内容,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如初,教师的良好授课心境也得保持,师生在愉悦之中完成教学任务。

无论是课前良好心境的培养引发还是课中良好心境的保持,都离不开教师这样做的内在驱动力——教学责任感。教育心理学认为:“制约人心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理想信念”。因而,教师都要有授课的良好心境,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增强教学责任感。

十一、把握教学情感五法

1.充分酝酿

充分酝酿,精心准备,这是运用、发挥教学情感的前提条件。有经验的教师深知课前情感准备的重要性。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对教材加工提炼,达到烂熟于心、运用自如的程度,而且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感情色彩与表达方式,考虑课堂教学的感情气氛,分析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准备状况,预料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流动现象。备课除备教材和学生外,还要准备情感。

教学情感的准备必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它包括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的忠诚热爱,对所授学科和学生的满腔热爱。如果教师缺乏这种情感,那么,他必定表达不出真正的情感,谈不上什么感染学生、叩击心弦、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情感准备中,教师应把对教育事业、对所授学科、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和对教材感情色彩的内化提炼揉合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感情激流,从而荡起教学相长的朵朵漪涟。

在情感准备中,教师应注意做到热爱学生。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学情感发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即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由此可见,教师的情感准备除上述备课和热爱教育事业外,还应做到热爱和关怀学生。

2.“进入角色”

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就需要教师像艺术家一样善于“进入角色”,拉开课堂教学情感的序幕。

首先,走进课堂要面带笑容,亲切自然,满怀信心,给学生留下“暖色”的印象。这样会使学生心情开朗,满怀喜悦地准备学好新课。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十分重要。如果教师的情绪是良好的,情感是积极的,基调是暖色的,课堂气氛就容易和谐,师生关系就容易融洽,教师就自然而然地拉开了课堂教学情感的序幕。否则,教师走进教室面带愁容,心烦意乱,给学生以“冷色”的印象,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打击,为课堂教学布下阴影。为此,教师一登上讲台,就要“进入角色”,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为课堂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

其次,一开课就要启动真情实感。根据教学内容的喜怒哀乐表现出相应的情感,把课讲得形象逼真,声情并茂。讲课如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就会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学习、探索。社会科学各门课程,教师“进入角色”自不待言,自然科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也同样。如讲数学、物理、化学等,教师可用故事、谜语、科学家事例、奇妙有趣的计算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早“进入角色”。

第三,要精心设计“开场白”,拉开课堂的情感序幕。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开场印象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开场白”,可选用语言表达式,实验观察式、直观演示式等方式,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触发学生情感的琴弦。

3.正确表达

首先,通过语言、表情、手势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情感的主要工具,必须富有情感性和感染力。具体来说,教学语言表达情感就是要做到亲切和蔼、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富有节奏。亲切和蔼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可亲,达到心理相容;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使讲解具有直观性;幽默风趣和富有节奏的教学语言,学生听起来愉快轻松,津津有味。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运用表情、手势等非言语行为配合语言表达感情。

在语言表达中注意运用情感性讲授。在详实、客观、准确、完整地叙述材料的同时,还要注意突出事物的感情特征,并运用比喻、夸张、绘声绘色作为描述的手段。教师带有情感的教学,能叩击学生的心弦,唤起相应的情感。

其次,创设有利的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表达自己和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教师就会有感而发,学生也会引起共鸣。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感情,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渲染教材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只要情境创设恰当,接触到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上,就会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的情感想象。

4.自觉调控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学会酝酿情感,进入角色。正确表达,还要学会善于控制、支配和利用自己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中较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水平的发挥和学生情绪的好坏。尤其是中小学生,其独立评价能力有限,教师的情绪随时都会影响他们。如果教师的情绪不佳,就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以致老是惴惴不安,无法专心听课。为此,教师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力求做到:高兴时不得意忘形,悲伤时不垂头丧气;控制无益的激动,调节消极的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欢快的情绪进行教学。

教师尤其要注意学会控制烦恼,不要把烦恼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教师是属于伟大的教育事业的,属于学生的,因此。当教师跨入校门走进教室的时候,应该把个人的一切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全部留在门外,而以积极的情绪进行教学。同时,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违纪行为,教师同样要冷静、克制,切忌因学生顶撞而发火,因学生激怒了自己而随意处罚学生。教师还要克服对“优生”偏爱和对“差生”偏见的偏激情绪,对学生一视同仁,用真挚热情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即使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也应注意用真情去感染他们,转化他们。

5.以情引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兴趣的动力作用更加明显。

那么,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呢?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以情引趣”的方法,即用自己积极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技艺去诱发、强化、稳定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为此,要做到:

首先,教师善用鼓励、赞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和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要善于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的愉快和尊重的需要,产生一种“愉快效应”或“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实践证明,用鼓励、赞扬的态度对待学生比一味地批评、指责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