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16214400000021

第21章 优秀课题材料精选(4)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相关比赛中频获佳绩2003年12月,季文俊老师制作的网页《秀色江南》在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获三等奖;2004年8月,周玉华老师的《呼唤人文的多媒体阅读教学》和卞向飞老师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第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交流;夏敏老师的整合课《无土栽培》在苏州市第二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观摩展示会上获二等奖。通过课题研究,形成的论文、教学设计、方案等约七十多篇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

“农村中学全方位实施分层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目标

1.总目标: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为依据,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新世纪人才。

2.完成研究成果目标:

(1)全面实施分层教育研究,强化分层教育实践,优化分层过程,成功地探索出一套农村中学实施分层教育的实验模式和运行机制。

(2)以分层教育实施为依托,将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促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

(3)建设一支成绩显著、教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分层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

(一)分层教学的策略

1.学生分层

心理学研究表明:聪明或不聪明显然是一个人的一种稳定的特征。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非智力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采取学生自愿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全班学生按基础不同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薄弱的学生,B层为基础较好的学生,C层为基础最好的学生。

2.目标分层

现行教材的特点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有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次教学在把握目标上提供了依据。如在认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一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具体操作时要有如下要求:第一,对A层学生目标要“低起点、搭台阶、扶着走、多促基础掌握”,让他们一步一梯,缓步前行,解决基本问题。第二,对B层学生目标是“有变化,多思考,引着走,促能力培养”,让他们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熟练运用知识等,重点培养思维能力。第三,对c层学生目标是“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思维延伸”,让学生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素质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到创新,让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

3.备课分层

备课是保证课堂分层教学效果,提高分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并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的教案进行备课。①“一大多小”教案。即一个大教案,2~3个“小灶”。大教案针对一般学生而言;“小灶”主要针对A、c两层学生而设。②“多元一体”教案。这种教案形式只有一个,但一个教案中含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设计。与“一大多小”的教案相比,这种教案更易施行与推广,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无论是哪种备课方式,我们都有应在备课的过程中突出“低、多、轻、高”这四个字,即:设计过程要体现“低起点、多层次、轻负担、高质量”的备课理念。

4.教学分层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大纲要求设置不同的教学结构,其课型如下:自学启发型;大实验探索型;讲练结合型;单元复习型。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知识,培养能力,在自学中加强方法引导。A层学生自学要“四要”:问(提出问题)、读(解决过程)、因(问题本质)、果(解决后题,得出结论)。B层学生自学要“五要”:读(精读)、疑(提出问题)、议(思考、辨疑)、果(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掌握科学方法、应用知识)。C层学生自学要“六要”:读、疑、议、果、获、网(纵横联系,形成体系,激发创新)。课堂内学习方法坚持:启发——讨论——记录——议议——作业——小结,形成学习强化;课堂外学习坚持:自学——感悟——应用——议议——小结。通过开放的、综合的自学习惯的培养,形成学生的能力。

5.分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评价,以促进分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评价时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评价应着眼于利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各层次的学生,更多地考察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目标及递进的情况。分层评价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对取得递进的学生加以鼓励。评价时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前进,避免一刀切,力求理性化,有坡度,有可比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6.“五步式”分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激情引入,明示目标。教师带着尊重进入教室,带着激情走上讲台,运用激趣、悬念、情境、衔接、复习、练习、演示、实例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并揭示本课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意在让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认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良好的定向目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形成正确的学习定势,激发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期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自主学习,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感知教材,布置学生预习、自学,让学生读通教材,让学生结合教材实际和教师提出的要求,一边读,一边想,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在不懂或有疑问处做上记号,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巡视,进行自学指导,个别点拨。

(3)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按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状况和潜能,围绕教学主线(目标),教师组织布置学生学习,讨论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点,让学生借助于团体的力量和智慧,借助于其他学习工具和资料化解难点。在分组讨论中,对一些基本的问题由组内学力层次较高的学生予以帮助解答,同时在讨论中各层次的学生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释疑的热情。对重点或难点的问题,可以以小组的名义向教师质疑。

(4)探究发现,创新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中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特别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向书本、权威挑战。即使错了,教师也应及时给予一些指导和鼓励。对于学力偏弱的学生,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促使他们对所学新内容作出正确反应。对于学力中等的学生,主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带倾向性的错误等加以解释,在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深化。对于学力较强的学生,重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启迪思维向纵深发展,拓宽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分层巩固,反馈评价。当堂巩固练习中,可以设计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题目或问题,及时了解各层次达标程度。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并巩固,对个别问题进行分层释疑。在此基础上,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对各层次学生的收获问题作客观评价,及时鼓励富有创新精神和学有进步的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挑战,激发学生向更高的学习目标挑战。

“五步式”分层教学法流程示意图如下:

分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下表

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量化评分

教学设计

1.全面体现教育目标。应包括认识、情感、技能、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等目标,体现多智力因素54322.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反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目标体现层次性;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108643.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学生经历、体验、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543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恰当,能联系生活、实践,课堂教学程序分明;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各层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4322.立足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注重各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体现学生自主发展、差异发展的分层教学策略10862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54324.教学活动内容充实,灵活多样;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教师不局限于教材,本着便学利习的原则,及时捕捉、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不断递进108645.教师所提问题富有针对性与挑战性,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5432情感与态度

1.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以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学生学习愉快、轻松、有序、和谐108642.以对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鼓励性评价来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挑战;对学生的递进及时鼓励,从而激发起学生向更高的学习目标挑战的愿望10864效果与价值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各层学生较好地掌握新学知识技能,学有所获108642.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乐于争论、讨论、辩论,思维积极,发言踊跃,学习兴趣浓,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乐54323.各层学生之间互动效益好,学生资源利用率高,学生不仅成为了知识的获得者,同时也成为了知识的传播者10864评价分数

(二)德育分层策略

1.分层办好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