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16214600000021

第21章 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需求(1)

情绪安全感

建立积极课堂环境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要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从而使学生有勇气迎对学习的挑战。自主学习通常就需要承担风险。比如,学生们一无所知、不明真情地走进课堂,并愿意承认和公开自己的无知,以期获取新的精辟见解。但随着年龄增长,学生迫于社会压力而越来越难以启齿自己的无知。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创建了一种具有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在这里承认自己知识的漏洞或学习中的过错是很平常的事。与此同时,自主学习才有可能扩展开来。以下就是创建具有情绪安全感、支持性学习环境的策略:

1.教师示范勇于冒险的做法。这种思路认为:尽管学生认为教师是万能的,身为教师的我们仍要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老师应该通晓一切”,我们有时也会这么去想。这种期望不仅成为教师的沉重心理负担,也深深影响了学生对教、学的构想(如,把学习看成是聆听“台上的智者”发言)。如果教师可以轻松自如地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这不但有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学生。承认自己的未知之处并非难堪的事,事实上,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例如,当学生提了一个老师回答不出的问题,老师应该把了解的东西和盘托出,在和学生的不断交流中,一些不经意的信息也许有助于找到答案。这也表明,即便是专家也不可能通晓一切。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证明了一种学生获取欲知事物的好办法。在这个例子里,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2.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心并了解学生的校外生活。学生的个人信息是师生之间的重要纽带。每个学生都是“立体”多面的,师生每天在课堂之外并非局限于“教师学生”的单一模式之中。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例如,教师了解一个学生之后,如果授课内容和该学生的先前知识结构之间有差距,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去弥补。另外,这种个人联系还有助于教师抉择什么是必须给学生讲的内容或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的过程,这一点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尤其重要。许多学习不理想的学生需要特殊的教学策略(如监测他的理解)、纪律(如不许打扰别人学习),以及特殊的管理方法(如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有不同的职责)。有一些中学教师认为,不应像“保姆”那样去教学生该如何服从课堂或学校的期望。然而,那些能最富成效地激励处于困境中的学生的教师都认为:教师必须随时使用特殊的策略、规章和方法。此外,花时间教学生学习的技巧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

趣味性

使你的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校的时间是有趣、有意义、有收获的。想象一下,当你每周在某个固定场所度过乏味、感到虚度光阴的30多个小时……你是什么滋味?因为多数人都怕遭遇这种情况,一些教师就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讲得有趣。教师们清楚,要把课堂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会使课堂充满趣味,但同时也不是容易的事。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学生间的话题、时尚,甚至“玩笑”都在时刻变化。因此,要求教师跟上这些变化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文化”了解得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有的教师虽向学生阐述了某内容如何的重要,之后,他们却失望地发现自己的学生依然无动于衷。因此,单纯地向学生讲述相关信息的重要性只迈出了一小步,还必须让学生明确教材对于他们的价值。如果这样还不奏效,教师就必须想办法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相关性。有许多高年级的学生越来越挑剔,这就加大了教学工作的难度。课程内容到底怎样才称得上是生动有趣呢?虽然其程度取决于学生,但下面的一些综合观点、策略是要做的第一步: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编排学习内容。比如,在数学课上,作业可以编成这样:要求学生去调查其同伴的音乐偏好,求出同伴中喜欢打击乐、蓝调音乐、舞曲、摇滚、爵士乐、乡村音乐、古典音乐、宗教音乐或新生代音乐的相应比例。

2.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和提问。比如,在介绍一条新的科学规律之前,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该规律的看法。

3.采用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之中。古语说“在做中学得最好”,这句话适用于多数学生。教师要考虑怎样才能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都调动起来,并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讨论或验证某个概念之中去。比如,在一堂心理学课上,即便是像“人际交往中的适宜区间效应”这种复杂的概念,也能通过让学生两两一组,在交谈中用不断变动相隔的距离的办法而使学生明白其涵义。

因为学生通常只有在共同活动中,才能实现学生所需要的友好、自主的参与。以下有一些自主合作学习的事例。比如,如果你希望学生在英语课上的写作更加清晰,你可以试试“Legos”(品牌为“乐高”的拼装玩具)这种学习任务。即把学生分成两两一组,给其中一人一个用Legos拼好的结构,要求他写出重建该结构的步骤;给同伴,就是另一个人一些用于拼装的材料,让其用这些材料根据前者的描述垒出最初给定的结构。这样一来,两个人都认识到:清晰的书面交流是做好结构重建的关键。或者又比如,你希望学生在社会学课堂上的参与更主动,可以这么做:不要让学生去完成传统的历史人物报告,而要让学生自扮历史人物。学生借此充分体验了该人物,然后给合作伙伴或全班同学做一份人物传记的口头报告。你也要加入这项活动,要在作报告时化装,真正地“投身”于某个角色。你的积极参与会激励学生们去做同样的事。

4.教学方法灵活可变,以适应学生学习进度的差异。对大量天才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其偏好的一种学习风格。学生只有在采用其偏好的学习风格时,他们才能理解得最好、表现得最好。因此,教师容许学生在学习知识、表达所学内容时有不同的方式会使学生的理解力处于最佳状态。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在团体中学习,而其他的学生情愿单独学习;有的学生愿意用图表阐述其某个观点,而其他学生则偏好在角色扮演或书面报告中表述自己的观点。

5.设法把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当人们看到某项技能、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时,学习通常会更主动。比如,在学习酸和酸碱中和这类科学概念时,教师可以谈谈酸雨。除了进行一些实验,如在含酸量不同的溶液中培植植株,以观察不同的酸度水平对植物成长的作用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报刊文章、杂志、访问学者或有关酸雨的音像资料,使要讲的论题更加生动活泼。

自信

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便他们实际上能够学好,他们也可能会失败甚至放弃掌握课业的努力。因此,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必定失败的话,即便学习内容是有趣的、与其密切相关的,仍然无法保证他们会自主地投入其中。这就说明,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习任务富有趣味,还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照例,有的教师可能要怀疑这么做是否真有必要。想想不这么做的后果吧,你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而其他的人则是:(a)更担心的不是真正学习知识,而是保全面子;(b)只是为了避免麻烦而在学习中三心二意;或者(c)以不当的课堂行为或沉默这种消极抵抗来展示他们的失望、害怕、无聊或愤怒。

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更加自信?传统的等级评定体系能做到吗?毫无疑问,强行公布分数等级往往给学生的自信和动机造成负面影响;然而,现有的等级很快就消亡也是不可能的。下面的观点、策略对处于现有制度之下的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应该有所帮助。

1.乐于给予学生他们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许多学生在向老师寻求帮助时会感到害怕或难为情。为什么?有时是因为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压力;有时是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不愿意或不能提供额外帮助。尽管我们理解,有限的时间和超负荷的工作给教师造成巨大压力,我们还是认为:帮助学生是教师基本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学习并非一场竞赛,争着比谁理解得最好或成为第一;学习应该是一个过程。况且初次碰到某个概念就能深刻理解的学生总是少数。

教师乐于给予学生额外的帮助也就意味着:愿意牺牲休息时间,在课后与学生一起复习功课。许多学生对教师给予额外帮助的态度是异常敏感的。如果教师看上去有些不耐烦,学生就可能感到焦虑、难堪,从而放弃理解功课的努力。耐心和寻找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办法(看光盘、角色扮演、列出提纲或其他流传下来的活动)同样重要。乐于给予学生额外帮助还意味着:容许学生重复作业以至掌握知识,或把布置的作业调整得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

2.认真检查、监督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的另一项基本职责就是时刻监督学生的学习。这也是教学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持续不断地监督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许多时间,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前提是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难为情而把自己的无知隐藏起来)。我们坚信,大部分教师(包括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繁重的课程驱使许多教师加快进度。许多时候,这种做法的结果是:除了传统的单元结束测验之外,教师对学生理解程度的检查草率了事。也就是说,教师经常处于这样的情形:只顾及接受能力快的学生,而无暇顾及另外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以至于后者更加落后。许多落后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关心学习,最终还可能会成为纪律隐患。

如果教师的目的是培养有信心、精力集中的学生,就必须把学生对课程完全理解作为教学的目标,必要时可以缩减课程容量和减缓教学进度(注:当落后的学生放慢学习进度时,教师可以激励超前的学生进行同伴辅导,或提供深度的补充课程)。教师还必须积极地、持续不断地追踪学生究竟掌握了什么。这有许多办法,包括:让学生以手指朝上或朝下的手势来表示反应,或使用答题板(个人题板)来代替书面回答;监督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相互作用;布置不记分的小测验、书面或口头测试;检查学生的笔记或小组计划书;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即使实现了这一目标,教师也务必积极反省和改善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完全理解所学内容。

还有一点很重要:提一些内容导向的问题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比如,不要问模糊的问题,像“大家都明白林肯政府存在的问题了吗?”,而要这样提问:“根据这堂课的内容,你认为林肯总统为什么在当时的白宫不受欢迎?”如果学生没能回答出重要的内容导向问题,就需要复述相关的内容,或者让学生相互帮助以得到正确答案。

3.不要让学生感到为难,也不要诱哄着学生去学习。有些教师以为学生时不时地需要被羞辱一下才能正确地做事。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有关学生动机的研究也不赞成让学生为难或受辱。事实上,许多学生已沉迷于避免失败的策略——既逃避了困难又保全了面子的策略,这类保全面子的策略如:努力不足、把失败看成理所当然、滞后或者作弊等。如果教师让学生感到难堪,诱哄或羞辱学生的话,只会加重学生为保全面子而逃避学习的现象。

4.以某种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这一点与教师检查学生理解程度的熟练程度(第2点)有关。如果教师积极追踪学生的理解程度,就能站在学生可理解的立场上给予他们反馈。要实现这一点也有上述同样的障碍(有限的时间、班级人数过多、超负荷的职责),但我们认为:快速、准确、详实地传达反馈是有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专业教师都希望得到来自学生的准确而详尽的反馈,以使自己的努力生效并帮助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样地,学生也需要来自老师的及时而详尽的反馈。

作为教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给予学生反馈通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有关反馈的研究指出,建设性地解释学生的错误恰恰是最有效的反馈;这些解释使学生更加清楚应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教师应该花些心思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学生认真讲解他们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5.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个体的努力和理解),而不是放在学习结果上(成绩,尤其是用来比较的成绩)。和我们探讨这方面问题时,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应该强调学习过程,但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又常常强调学习的结果。原来,在管理者、家长、标准化考试的压力,以及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社区之间相互竞争的种种责任和压力之下,许多教师被迫把应付考试、学生的成绩当做教学的重点。对一些教师而言,“为学习的乐趣而学习”是一种遥不可及甚至天真的念头。然而,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在注重学习过程、个体努力和理解而非比较成绩水平的课堂里,学生越是努力、更愿意付出,其表现也越好,内在动力的作用也越大。

注重学习过程的策略诸如:对掌握程度做出等级评定;减少对学生成绩进行社会性比较(如分数等级只有学生自己和教师知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定期让学生评析挑选出他的最佳作品);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展开学习(如设定课堂任务的周目标、日目标,以帮助学生监督自己的进度)。这些措施执行起来都需要时间,但是很值得,因为都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6.教导学生如何设定学习目标和如何努力实现已定目标。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鼓励他们设定自己的目标并实现之。教师必须密切留意这一过程,因为自信心低的学生常常设定脱离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保全面子的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略微高于过去的成就水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设定的目标。有的教师把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比例作为评定等级的依据。

让学生设置每天的课堂目标是开展目标设定活动的良好开端。起初,教师可给予完成目标的学生某些奖励(如家庭作业合格)作为激励;目标的设定要及时地同长期计划相结合。在学生学会享受达到目标的乐趣、体会到内在价值感之后,就可以逐步取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