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好秋菇期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与覆土层喷水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相对湿度合适既可减少菌床水分的过量蒸发,又可使菇体发育时从空气中吸收一定的水分,有利于菇体内外层细胞同步生长。如果相对湿度过低则菌床水分散失过快,使子实体生长减缓,单菇重减轻,色泽暗而无光,有些菌株的子实体上还会产生菌盖凹陷和起鳞片现象;相对湿度过高(长期高于95%),则影响菌丝活力,会导致红根菇、锈斑菇的发生,长期的闷湿状态还容易诱发病虫害。
空气相对湿度主要靠喷雾水以及通风来控制。湿度低时,可每天向菇房空间喷雾2~3次,同时在菇房走道及墙壁上也适量洒水,出菇期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左右。空气湿度较高时,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如果温度过高,应结合菇房湿度进行调整,如果床面有菇就加大通风,提高湿度,提早采收后停水降湿;如果床面无菇或仅有少量菇,通风后温度仍居高不下,则坚决停水,以保持较干的环境,抑制菇体发生。待气温下降后,再重新调整空气湿度。一定要避免菇房处于高温高湿状态。采收完一潮菇后,空气维持水少喷或不喷,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以利养菌及转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