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
16279500000057

第57章 不同的地域,交谈的言辞不同

地域指的是接受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别、省别、族别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在认识、观念、习惯、风俗上都有区别,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就会有所不同。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应当认清接受对象的地域性,才会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尹文子·大道》讲了这么一件事:郑国人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玉叫做“璞”,东周人把还没有腌制成干的老鼠叫做“璞”。郑国的一个商人在东周做买卖,一个东周人问他:“你要不要买璞?”郑国商人说:“我正想买。”于是东周人从怀里掏出一只老鼠递上。郑国商人赶快辞谢不要。东周人在作言辞表达时,没有认清其接受对象是郑国人,所以买卖没能成功。

地域不同而对言辞接受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世界上的表现大体有:

欧洲人不喜欢听涉及自己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年龄状况段性更重)、家庭私事、行动去向等问题的话,忌讳“13”和“星期五”。

朝鲜、韩国、日本人忌讳别人说:“4”;

阿拉伯人喜欢听“星期五”;

泰国人喜欢听“9”;

菲律宾人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腐化问题;

赞比亚人爱听尊称,最好加上职务和头衔;

新加坡人不爱听“7”,反感别人对自己说“恭喜发财”,忌讳谈论关于猪的话题;

俄罗斯人喜欢听尊称、敬语、谦辞,倾心于“女士优先”的话题;

突尼斯人喜欢别人在各种场合同自己打招呼,而且问候得越长、越久、越具体越好。

在中国各地的表现大体有:

香港人爱听吉祥话,涉及福、禄、寿的都很喜欢,乐于别人随时随地对他说“恭喜发财”。喜欢“3”、“6”、“8”等数字。忌讳别人打听自己的家庭住址、工资收入、年龄状况。忌讳语也较多,如“炒饭”、“炒菜”,有解雇、开除之嫌,听之不吉利;“猪舌”有蚀本之嫌,改叫“猪利”;“丝瓜”有输光之嫌,改叫“胜瓜”。

澳门人喜欢听别人说话干脆,直截了当,不爱听转弯抹角、吞吞吐吐的话语。

锡伯族人崇拜保佑家室、人丁的神灵“喜利妈妈”和保佑牲畜的神灵“海尔堪”;忌讳直呼长辈的名字,忌讳在家说不吉利的话。

蒙古族人喜爱白色,爱谈与白色有关的话题,高兴别人以白来祝福;最厌恶黑色,忌讳别人谈论黑的话题。

彝族人忌讳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特别是别人的生理缺陷。

赫哲族人崇拜火神,不准别人说不利于火的话,若需用水浇灭火时,要说:“请火神爷把脚挪一挪。”

维吾尔族人谈话以长为先,亲友见面互道问好语。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表达差别,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省区的不同位置,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都是汉族,居于大陆者与居于台湾者对同一个概念的表达与接受就不一样:接班人——传人,计划生育——家庭计划,大学新生——新鲜人,好莱坞——荷里活,撒切尔——柴契尔,新西兰——纽西兰,立体声——身历声,表演——作秀,渔民——讨海人……又如同是贵州人,对西红柿,贵阳人叫毛辣角,遵义人叫番茄,兴义人叫酸角,独山人叫毛秀才。说话者如果不区分这些地域上的差别,说话目的就难以实现。有些严重的差异,如不分清,甚至还会对说活者产生严重的后果。

随着社交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的交际对象会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要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说话的特点,使我们说出来的话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例如,称呼受文化背景的制约就十分明显: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称呼习惯,能使交际对象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英美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

再比如,我们常说“炎黄子孙”,这对港台同胞、海外侨胞很恰当,但对国内兄弟民族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人家就不同意,蒙古族人会说:“我是乌桓的子孙。”显然,说话不考虑文化背景也是不得体的。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了宣传中国人爱好和平,决定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此,工作人员专门准备了一份厚达16页的说明书。周总理看了后批评说:“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后来,周总理建议说:“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句话果然奏效,赢得了外国朋友的赞赏。

与人交谈,除了要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性格。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其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

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

对于不同性格的谈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才能达到谈话的目的。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

这时,张飞听说马超前来攻关,主动请求出战。

诸葛亮佯装没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

张飞说:“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

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怎能安然无事?马超英勇无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也未必能战胜他。”

张飞说:“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当军令!”

诸葛亮看“激将”法起了作用,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肯立军令状,便可以为先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针对张飞脾气暴躁的性格,常常采用“激将法”。每当遇到重要战事,先说他担当不了此任,或说怕他贪杯酒后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增强他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扫除轻敌思想。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对对方的情况作客观的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针对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谈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