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全本绘图山海经·大荒四经
16322700000022

第22章 大荒北经(10)

遗憾的是,我国科学工作者虽然发现了数十处非火山口的环形地貌结构,但是至今尚没有一处被严谨的科学技术手段认定为陨石坑。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在陨石坑研究领域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或者刚刚起步,而且投入的科研经费和投入的科技力量都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也不能排除不周山是陨石坑的可能性。事实上,所谓共工撞倒不周山引起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大变化,描述的正是天外星体撞击地球事件,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所描述的天地动荡基本相同。

不周山,你在哪里?

无论不周山是火山口,还是陨石坑,它都应当是一座自然地形地貌非常醒目的山,不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由于古人没有从天空俯瞰大地的技术,因此古人能够看到的环形山,我们今天也同样能够用肉眼看出来,这就意味着不周山的尺寸应当在人的视角之内,一般来说其直径不会超过10千米。

在古史传说里,不周山位于西北。一般来说,这个“西北”,是相对“中原”而言的。但是,这对于我们寻找不周山来说,范围还是太大了。

准确记载不周山方位的文献,首推《山海经》。中华民族有一部文明宝典,它就是千古奇书《山海经》。许多学者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后,一致指出,《山海经》是远古人类文明与文化信息、自然环境信息的真实记录。例如,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郭郛先生,在《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即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七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一书中为,《山海经》记载的290种动物,都是古代真实生存过的动物。

其中,《西山经西次三经》描述的是阴山至天山一带的地形地貌,中包括昆仑丘、钟山、三危山、天山和不周山等著名的山。根据《帝禹山图》,不周山位于钟山的东面、昆仑丘的东北方,其地理方位“北望诸毗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拊,食之不劳。”所谓诸毗之山,当指阴山脉;所谓岳崇之山,可能指昆仑丘,也可能指现在山西省北部的吕梁山、台山、恒山。

据此,不周山位于泑泽的西面,那里是黄河的源头,山上长有类似桃果树(即桃的改良品种)。接下来的问题是,泑泽在哪里?长期以来,许人都认为泑泽就是今天的罗布泊;所谓“河水所潜”,被解释为黄河从罗泊发源后在大漠下“潜行”千里。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指出,泑泽位于今日的黄河河套,河套在先夏时原为湖泊、沼泽或湿地(参见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笔者一步指出,泑泽位于今日的黄河前套地区,亦即内蒙古的土墨特右旗至托托县一带;这是因为,《北山经北次一经》描述的是吕梁山的地形地貌其物产和风土人情,其中记有多座山所发源的水系向西流入泑泽,当时的们之所以认为这里是黄河的源头,乃是因为再向上则是沼泽湿地,难以分出河道来(参考《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注》、《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本绘图山海经》)。

综上所述,不周山的方位,最可能在阴山和吕梁山交汇的河套地区,里也是中国金字塔众帝之台的所在地。根据《海外北经》记载禹与共工之相柳的战争,以及“不可生谷”的描述可知,禹与共工族的战争,与农业产有关。《吕氏春秋本味》记有:“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这就表明不周山地区是一处重要的农作物产地,同时也说明河套地区已经始从沼泽地转变为农田,此后河套地区逐渐变成黄河中游最肥沃的耕地,谚曰“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与此同时,为了找到不周山,找到中国的金字塔众帝之台,我们还有必要关注各种与之相关的线索和信息,它们包括大禹治水的遗迹(例如积石山、龙门、三门峡鬼门)、昆仑古城(可能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失传的古代图书(周室典籍,被王子朝转移秘藏在今日南阳地区),以及北方岩画(研究阴山、桌子山、贺兰山岩画与古史传说的关系,进一步寻找山西省和河北省北部地区的岩画)和有关的传说故事,等等。屈原在《离骚》里唱道:“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朋友,如果你有不周山的消息,请你告诉我!

最新消息:或谓在大同、呼和浩特之间有一座小镇,名为凉城。凉城东北有一海拔1100米左右的湖,该湖被海拔1800~2000米左右的山脉包围,有一大缺口和几个小缺口。该湖有大约12千米宽,20千米长,水位变化面积也可能变化,或许这就是我们苦苦找寻的不周山。

禹迹茫茫何方觅?遥遥禹功有处寻!

世界各地都有洪水泛滥几乎毁灭人类的远古记忆。对比之下,面对曾的洪水肆虐,唯独中国盛传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相当一批学者,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却在千方百计试图否定大禹治水真实性,他们所谓的学术严谨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托辞。

而最新发现的一件2900年前的西周青铜器铭文明确记有大禹治水事迹充分表明先秦典籍《山海经》、《尚书》、《诗经》等书的相关记载,以至今仍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基本属实。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再是编造的文学故事,而是信史,或者更准确地说具有相当高的信史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大禹治水的遗迹,寻找中国的金字塔,寻找不山,寻找昆仑古城,复原再现那个时期的文明信息,应该提到我们今天的事日程上,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有必要建立一门禹学,立禹功联谊会,实施禹迹探险考察。

出发!寻找大禹治水的遗迹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安徽和浙江都流传着帝禹召集天下诸侯共商治水大计的故事。那么,我们天该如何寻找大禹治水的遗迹,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大禹治水的遗迹呢?

首先,需要研究判断远古洪水发生的时期。根据历史传说,我国远古的洪水,主要发生在伏羲、女娲时期,炎帝少女女娃时期,以及尧、舜、鲧、禹时期。这里的问题之一是,上述洪水,是先后发生在三个不同时期,还是发生在同一段时期?问题之二是,它们发生在什么时间,历时多久,程度多大,范围多广?

显然,解决上述问题,又涉及到研究判断远古洪水产生的原因。根据历史传说,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天下大雨。《淮南子齐俗训》:“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人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系大气环流改变导致的降雨量剧增,并超过了原有河道水系的承载量,从而造成河道两岸地区的洪水泛滥。

(2)水逆行。《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淮河、长江均自西向东流入海。因此,所谓“水逆行”即河水倒流,笔者在二十多年前已经指出这是海侵现象,即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向西侵进。据有关研究,发生在一万年前冰川结束后的海侵是世界范围的,在我国这次海侵在7400年前达到最高点,海岸线西侵至今日的太行山脚。女娲补天治水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把山石运到渤海之滨)、共工撞倒不周山引起天地大破坏的故事,以及沧海桑田的成语,都涉及到上述自然环境的变迁。

(3)人祸。肇事者为共工族,《路史》:“共工氏,太昊之世国侯也,及太昊之末,乃恣睢而跋扈以乱天下,自谓水德为水纪,其称乱也,盖在冀土,故传有济冀州,而冀州平之说,是女娲代平共工之乱明矣。”《淮南子天文训》记有共工与颛顼争帝,撞倒不周山,引起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并造成洪水泛滥。《淮南子本经训》明确记有:“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悻,民皆上丘陵,赴树木。”《山海经》记有共工之臣相柳制造洪水泛滥被禹杀死。笔者认为上述记载,记录的是洪水泛滥造成的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引发了民族迁徙及其冲突战争。

肇事者为蚩尤族。《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笔者认为所谓共工振滔洪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的故事,记录都是洪水泛滥造成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并引发了受灾地区居民的大迁徙,种迁徙又触发了民族冲突和战争。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洪水泛滥先后历时长达数千年之久(包括持续性洪泛滥,例如海侵;以及突发性洪水泛滥,例如大雨、海啸、冰雪消融引起的洪爆发),其中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则发生在远古洪水泛滥的后期,其主工程是疏浚河道、排泄积水,以恢复或拓展可耕种、可利用、可居住土地的积。有鉴于此,我们今天如欲寻找大禹治水的遗迹,最有希望的地区是在黄中游一带,而最有希望的地点则是某些特殊地形地貌的黄河河道。

1981年,《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三辑发表笔者的论文《我国远古传说自然环境变迁》,在这篇论文里,笔者认为黄河三门峡的鬼门河道即大禹水时开凿的,茫茫禹迹有可能在三门峡地区找到。主要依据:一是,鬼门上发现有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的文化堆积,如果鬼门在那个时期就是河道话,将非常不适宜人类在鬼门岛上生活;二是,鬼门河道的出现,有利于河在三门峡的河道取直并提高黄河在这里的流通量;三是,鬼门的河床比门、人门要浅十几米,表明鬼门形成的时间最晚;四是,当地流传有丰富大禹治水故事;五是,提高三门峡的宣泄量,有助于排除黄河河套地区以渭水下游和汾水下游地区的积水,而上述地区乃是古代我国北方最富饶的耕区。

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末修建的三门峡水库,由于抬高了水位,曾经成西安地区的渭水水位抬升并导致沿岸地区农田的大面积盐碱化,以致不不降低水库蓄水位。更可惜的是,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严重破坏了鬼门、门、人门原来的地形地貌,为我们今天进一步考察大禹在三门峡地区治水遗迹的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同时被淹没的还有著名的三门峡漕运遗迹,它与大禹治水遗迹都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汶川旅游景点介绍:据古史记载,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大禹就出生于今岷江上游流域的羌族地区。《史记》载“禹生西羌”、《吴越春秋》言“禹家于西羌,地名石纽”。《华阳国志》“石纽,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之刳儿坪,长于西羌,西夷之人也”。民国《汶川县志》“县(治绵池)南十里飞少关岭上里许。地平衍,名刳儿坪,有羌民办数家……相传为圣母生禹处。”石纽,即石纽山,在今汶川县绵池镇高店村、玉垒山一带,因山石多呈纽状而得名。刳儿坪在其半山腰上,其周围尚存禹穴、洗儿池、禹王庙、圣启祠等遗迹及历代文人骚客题写的大量墨迹。此外,眠江上游两岩还有涂禹山、禹碑岭、大禹坪、卧龙沟、黄龙寺、禹王宫等地名或建筑,羌族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大禹的传说故事,北川县亦有禹出生地的传说、遗迹。

出发!寻找中国的金字塔

大禹治水的遗迹,除了某些河道、河床的人工改变(包括河流两岸山形的变化)之外,我们还可以寻找其他的线索,例如当年施工者的居住地、工具、遗骨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寻找与治水有关的其他大型工程遗迹,其中包括金字塔式建筑物,例如《山海经》记载的众帝之台和积石山。

(1)众帝之台

《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大荒北经》:“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方,在昆仑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