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经文记述的奢比尸与汤谷相邻。在《海外东经》中亦记有奢比尸(又名肝榆尸),其特点为大耳,所在方位为东北隅,与东南方的汤谷并不相邻。据此可知,《大荒东经》记述的汤谷或奢比尸的位置可能发生错位。
帝俊下圣坛五采鸟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弃沙”,郝懿行注:“沙疑与娑同,鸟羽娑娑然也。”袁珂进一指出“弃沙”即“婆娑,盘旋而舞之貌也。”“下友”,袁珂注:“言惟俊下与五采鸟为友也。帝俊之神,本为玄鸟,玄鸟再经神话之夸张,遂为凰、鸾鸟之属。”并引《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何嘉(喜)”,认为这就是帝俊之所以“下友”于五采鸟的原因所在。
古代柬埔寨(真腊国)有一种婚俗,将要出嫁的少女先送至一间高楼上的密室,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男子为她破贞,仪式期间始终伴随着鼓乐舞。简狄与玄鸟的故事,以及帝俊下友的场景,记述的正是殷商民族的一具有生殖崇拜意义的古老婚俗,玄鸟所致之“贻”实际上是在为简狄破贞帝俊所下之“友”同样是在为本族少女注入祖先的血脉种子,“帝俊”则有可能是由巫者或德高权重者装扮的先祖神(初夜权的习俗亦源于此),相向婆娑起舞的五彩鸟乃是配合帝俊破贞仪式的众巫师,所跳之舞可能类似傣族的孔雀舞(原本由男子扮装为孔雀王),其动作模拟或象征着男女交合。
“两坛”,郭璞注:“言山下有舜二坛,五彩鸟主之。”不过,一个人不能同时从两个坛上走下来,因此“两坛”可能是指一座两层结构的圣坛。
猗天苏门山埙民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有埙民之国。
猗天苏门是《大荒东经》所记第五座观察日月东升的山。袁珂注:“《类聚》卷一引此经作猗天山、苏门山,日月所出。”其实,“苏门”可能是一种石门状天文观测仪器,观测者根据日月从石门中升起的方位来判断时节。今河南辉县有苏门山。
埙是我国7000年前发明的椭球形多孔吹奏乐器,可用陶、石、骨、象牙制成。
綦山摇山山门户山盛山待山壑明俊疾山
有綦山。又有摇山。有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五采之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
,即釜。此处经文诸山仅有名称,属于古代记忆之文字碎片。
《大荒东经》共记述有6座观测日月东升之山,即大言山、合虚山、明星山、鞠陵于天山、猗天苏门山、壑明俊疾山,依次自南向北排列(不排除经文有错位之处)。记述者不记山中有何草木鸟兽,只言“日月所出”,似乎表明这6座山是一组天文观测台。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地球绕日公转平面(黄道)有一个23度的夹角,因此一年四季里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太阳才从正东升起,春分至秋分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偏北(夏至是最偏北的一天),秋分至春分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偏南(冬至是最偏南的一天)。因此,观测太阳升起在偏南或偏北的不同山头上,就可以知道当时处于什么节令,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法,至今民间仍然在使用。壑明俊疾之山名,有太阳光迅速通过之意,据此它可能是观测夏至的地点。
本篇前文已记述中容国,两处中容国的文字当移至一处。
三青马
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爰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穀所在。
此处经文所述三青马等场景,与《海外北经》颛顼葬所之平丘、《海外东经》尧葬所之嗟丘的场景相似或相近。袁珂认为,此处三青马、三骓、三青鸟均类似《大荒南经》首节所述“左右有首”的双双兽。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传说中,是炎帝发现了百谷,因此他被尊称为神农;由于炎帝是通过放火烧山的技术途径而发明了农业,他又被称之为烈山氏。不过,笔者认为,人类发明农业也有老鼠的功劳。
许多动物都有储存过冬食物的技能,其中老鼠(田鼠)特别喜欢在秋季储存植物草籽(包括野黍、野粟、野菽等野谷类的种籽)为过冬食物。与此同时,经过放火烧山(当初是为了捕猎)的地方,绝大多数的植物品种都被烧死了,土地重新变成了处女地,等待着接纳新的种子。而老鼠在洞里储存的草籽,却躲过了人类放的山火,在雨水的滋润下破土而生。还有一些草籽、谷物被火烤熟或被老鼠洞里的水汽蒸熟,会散发出迷人的谷香,我们的祖先从中受到启发学会了种植野谷并熟食谷物。
老鼠洞里储存的野谷不可能是单一品种,而在汉语里许多古老的食作物,它们的发音都与“鼠”相同,例如“黍”(黄米)、“粟”(米)、“菽”(豆类)。其他能够种植的作物“薯”、“蔬”、“荼”的音也与“鼠”相同或相近,加工熟食的方法称之为“煮”,收藏食物称之“储”。显然,它们当初都是从老鼠洞里储存的种籽里培育出来的农作品种。
女和月母国鹓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北方曰鹓,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郝懿行注:“女和月母即羲和、常羲之属也。谓之女与母者,《史记赵世家》索隐引谯周云:‘余尝闻之代俗,以东西阴阳所出入,宗其神,谓之王父母。’据谯周斯语,此经‘女和月母’之名,盖以此也。”丁山在《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指出《大荒东经》之古本当为“北方曰琰,风曰鹓”,《庄子》书中亦有坚证:其《天地篇》有曰:“谆芒将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苑风,当即《大荒经》所说“来之风曰鹓”。
袁珂认为“处东极隅”当作“处东北隅”。其实,经文既称“北方曰鹓”,则亦应作“处北极隅”,此处经文当原属于《大荒北经》。据此,女和月母国的鹓,当是负责观测北极地区日月运行的天文女巫师,她把自己装扮成鹓鸟的样子(鹓鸟或即《南山经》南禺山的鹓雏)。
凶犁土丘应龙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凶犁土丘或作凶黎之谷、黎山之丘,其名当与蚩尤、夸父在此遇难关。此处经文所述应龙与蚩尤、夸父之间的战争故事,当与《大荒北经》类故事移至一处。应龙的形貌为有翼之龙,他是黄帝族的战将兼雨师,由开了杀戒而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能够回到故乡履行其职能。因此北方经常旱灾,这时民众只要模仿应龙的样子,天就会降下大雨。这是我国有关舞求雨习俗的最早文字记载。此后《楚辞天问》亦云:“应龙何画?河海历?”王逸注:“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径所当者,因而治之。”据此,应龙实际上是以巫师面目出现的水利工程师,而龙与蚩尤、夸父的战争,或许与两大部落争夺水资源和生存领地有关。
流波山夔黄帝击鼓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流波山之名很像是海上大冰山,古代北冰洋的冰山有可能解体并穿白令海峡,漂移至我国东海或太平洋西部,《列子》五仙山的传说或亦与现象有关。据此,苍身无角一足之夔牛,有可能是指海狮、海牛之类生活冰山上的动物。这些动物四足退化而尾部发达,远看即“一足”。至于夔“出入必风雨,其光如日月”者,则可能与模拟捕捉夔牛的巫术仪式有关。
郭璞注:“雷兽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橛犹击也。”袁珂注:“流波山一足夔神话亦黄帝与蚩尤战争神话之一节,《绎史卷五引《黄帝内传》云:‘黄帝伐蚩尤,玄女为黄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大荒北经》)《广成子传》云:‘蚩尤铜头啖石,飞空走险,以馗牛皮为鼓,九击止之尤不能飞走,遂杀之。’即其事也。”玄女又称九天玄女,相传她传授给黄帝兵法,《太平御览》引《黄帝玄女战法》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为?’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鼓在古代战争中有着重大价值,一是鼓舞士气,二是传递指挥命令,古兵书《军政》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根据考古发掘,我国古代的鼓主要有蒙皮木鼓、陶鼓、铜鼓等,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四千年前的木鼓,系用树干截断挖制而成,高约1米,鼓腔内有鳄鱼骨片,表明两端所蒙的是鳄鱼皮(已朽),鼓面直径约50厘米,鼓身外表涂有白、黄、黑、宝石蓝等彩色回形纹、宽带纹、云雷纹等几何图样,相当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