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尹子,道是天下的公道。)按大道之理辅佐君王,不可以军事强政天下,因为报应来得
非常快。你看,大军所到之处,田荒草盛,所以兵事以后,年景必差。战争的目的在于止乱,故兵贵神速;战事既了,即刻收兵,无须一而再地炫耀武力,这
是战事的法则,不得已为安而战,战罢即罢。所以凡事不要过头,万事万物壮后即变得老亡,这就不合大 “道”了,必然早早走向
衰亡。可知我意?
寓言:自找
我问太上天尊,为什么我过得不好?天尊说,非关吾事。
再问天尊,怎样才能过得好?天尊说,非关吾事。
我问世尊佛,为什么我过得不好?佛说,自找。
再问世尊,怎样才能过得好?佛说,自找。
我问耶稣,为什么过得不好?耶稣说,可怜的羔羊,你没听从上帝旨意。
我再问耶稣,如何才能过好?耶稣说,可怜的羔羊,你要听从上帝的旨意。
我大喜再问,上帝在哪里?耶稣说,上帝与你同在。
解曰:有来有去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
太极推手演绎的就是这个道理。
推手之道,强调的是引进落空,体现的是随意变化的杠杆作用。
跷跷板是物理学杠杆作用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相,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微微蹬地,使重心上扬,与之同时,另一方重心必然下沉;双方如此交替运动,于是此起彼伏而不亦乐乎。太极推手正是如此,如搭手时,双方左手接右手,环成一圆,当我方以右手向对方按去,对方以左手接我力,松左肩并微微向左后转腰,其右手必然在腰轴的作用下同时向我按来,力度的大小,正好同于我方力度,正是一报还一报,全凭自己作主。由于人体以两足着地、以两腿完成支撑,转腰的同时,我方重心必然随着对方的转腰而偏离,对方右手稍稍加大力度,我方必然失重,非倾即倒,纯是一个杠杆作用。所不同的是,受力一方在转腰的同时,把跷跷板的支点作了调整,从而使阴阳发生变化,实现了以弱胜强。所以,拳论说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其根本就是杠杆作用之运用。
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杆子和一个支点,他就能撬起地球,从理上而言,必然如此,但现实中必然没有那么长的杆子。于太极推手而言,手臂的长短即是力臂的长短,对方按我左手,我松手随腰往左一转,即是以腰为支点撬了对方一下;其臂伸得更长时,用的力反会更小—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这是太极拳用法上的引进落空,即便不引,攻方自己也会栽出,只是一个贪心使然。如果在回劲的同时,再加些劲,即在引进时再牵动一下,效果必然更加显著,这是心里想收拾对方了,属拳之人道。而任由对方用力,只是放松转腰,让对方自己摔自己,则纯是效法天道。
天理之循环,表现的就是一个 “好还 ”。
譬如,冲着空旷的山谷大叫一声:你好!山谷则回声:你好 — ——,如果是冲着山谷骂一声,山谷也会骂回来,而且声音更长。有音去必有音还,去多大还多大,甚至要加上利息,这是山谷表现的天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必然法则。
媒体上常报道有案例,某某多年一直勤劳善良,经常帮助他人,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位活雷锋。忽然有一天,警察上门询问后铐了就走,人皆不解,以为抓错了。殊不知此人多年前犯过命案,甚至不止一条,警方好不容易才找到并捉拿归案,于是真相大白。因而人之所见,有人作出的善相,是在洗心革面,想重新做人,有的纯粹是为了隐藏真面目而已。
常言说父债子还、母债女还,国仇家恨,不报不足以解心头之恨,如此才有 “伍员鞭尸 ”之典故。伍子胥报仇,仇人已逝,还把尸体挖出来鞭抽,以解心头之恨— ——可见人之恨心何其重也?修道之人,以道佐世,如果耀武扬威兵加海内,至生灵涂炭,冤魂们如何肯轻易放过债主?如何轻易让欠债者往生净土、永居极乐?当年诸葛孔明先生有续命之术,终是因为杀业太重,而至灯熄术败,未能得以延命。目犍连是佛十大弟子之一,神通广大,传说曾以神通保得一国三次不受侵害,某日被几个外门修士暴打,毫无还手之力,后爬回来,说被人痛打的时候想不起来法力了。
———神通也抵不过因果。
因此,以道治天下,或是以道辅治天下,要施行仁政慈政,不可以以兵事横行。
当年曹操用兵,严令兵马不得侵占百姓秋毫,否则斩立决,以树立仁义之师的形象;不料自家坐骑受惊,率先踏了禾苗,害得他老人家假惺惺地拔剑,要自刎以正军法。手下马上跪说兵不可无帅,实在不行割下一绺头发当做头颅好了,于是曹老举头临白刃,斩一绺发警示三军。古人说体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曹老割下一绺头发,已属不易矣。尽管曹家兵马如此严格要求,其他兵马呢?且战乱既起,百姓如何不遭涂炭?所以,“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过后,必有凶年 ”。确实需要用兵止乱,则兵贵神速,速速结束战争了事,抓紧让生产恢复,让社会稳定,此谓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何况,没有稳定,如何发展呢?
修炼之人,毕竟也在红尘中,因为因果作用,难免会被卷入战争,此时需要守持的,就是这个。
用兵之于治身,是讲行气采炼,虽然总是一个有为的法用,依然要在无为的基础上进行,讲究兵贵神速,至 “果”有,马上 “已”,复归于清静,不可再动后天一意一念。
果即已,肉身凡胎自有其妙变,依然不可自矜自恃,自以为强。当年初得观妙,第二日满面红光,于是自我感觉良好,卖弄折腾了几次,结果当年就面色发黑,自两鬓一直黑到太阳穴并连成一片,说话也如近死之无力,教训深矣!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必须落到实处!
至于修身外功,是既然知道因果不虚,就应该知道去为人民服务,为众生谋福祉,至少能尽职尽责,而不可以一味地索取。
修行人有福报,吃喝穿住用都是大众所供,体现了大众对大道的信仰、爱戴和崇敬。因爱屋及乌,而对道经师三宝或佛法僧三宝敬爱有加,因而古时见了和尚叫僧爷,见了道士叫道爷,极尽尊崇。既然身为三宝弟子,当懂得尽心向道,倘若光顾物欲之享受,如何回报众生呢?因而古师有诫,说 “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能悟道得道,解去众生的苦厄,即是对众生最大的回报;不能,则披毛戴角还!这是地狱门前僧道多的原因。所以,穿了出家的制服,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众生。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连钟都懒得撞了,适当地在地府关一下禁闭、服一下劳役只算是警告。再说开一点,当一天撞一天,好歹是例行了公事,说明在位一天至少尽了一分职守,勉强可以口头肯定了— ——因此,作为 “公职人员 ”,人民的供养实在不能白拿,不能连钟都不撞吧。
本章当是对上章的补充。万事万物总有一个终始,有来必有去,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有甚有奢有泰,是过火之举,物壮必老,火过伤丹,修炼必须把握一个自然之度。而日常养生,也要趁青壮年间把色身养好,不必思谋着年老无钱吃药— ——因为想等年老看病,等于在呼唤老来得病了,于是年稍长,即开始成为医院的客人,亏哉!
第二十二章,老人家已寄语后人说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讲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至二十四章,老人家又强调告诫,说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无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本章,老人家慈心苦口,再三说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教导后人不要自找苦头而应该自寻福道,真是心之恳恳,言之诚诚。
真不需要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