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分前后期,前期为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3世纪,约当商汤建国到盘庚迁殷以前。后期为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系指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其间共经8世十二王。
习惯上前期称商、后期称殷。商代前期的王陵还未发现。商代后期的殷王陵已被发现和发掘。
商代后期建都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两岸,其都城的王宫、宗庙在沮水南岸的小屯村附近,王陵区位于恒水北岸的侯家庄、武官村一带。殷墟的宫殿区与王陵区南北相距约2.5公里。王陵区范围东西长约四百五十米,南北宽约二百五十米。这里已发现大墓及较大墓十三座、祭祀坑二千五百多个,已发掘大墓十二座、祭祀坑一千四百多个。王陵区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主要有八座大墓;东区以祭祀坑为主,主要分布于东区南部和北部的中段,此外大墓有一座、较大的墓有四座。关于已发掘的殷墟王陵的墓主,由于资料不足,现在还难确定。
十三座大墓或较大墓的地上均无封土,陵墓均为坐北朝南,墓室口大底小,呈方斗型或“亚”字形。墓道长短不一,短者十米,长者六余米。这些大墓、较大墓排列有序,分布密集,虽有个别陵墓墓道之间有打破关系,但墓室绝无叠压现象,这充分说明王陵区十三座陵墓的位置早有安排。十三座墓中,有“亚”字形墓八座,每座墓有四条墓道,被视为规格最高的陵墓,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帝王陵均取此形制;陵墓南北各有一条墓道的“中”字形墓三座;只有南墓道的“甲”字形墓一座。
1001号大墓是一座重要王陵,陵墓之中的随葬品有玉、石、骨、角、牙、蚌器,白陶器皿,黄金饰品。青铜礼器有昂、斛、爵、觯、尊、晕、盂、卣、勺、盘、盂、壶等。青铜车马器、兵器和工具是陵墓中的大宗随葬品。
殷墟王陵的突出特点是盛行人牲人殉制度。
武官大墓是一座“中”字形墓,属于较大的墓。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墓口长十四米、宽十二米,墓深七米二米。墓室底部有一个腰坑,内埋一人一戈,撑椁四壁和底部由原木叠铺而成,顶部覆椁盖。撑椁南北长五米三、东西宽五米二、高二米五。东、西二层台发现殉人四十一个。墓室填土中发现人头三十四个,他们均面向墓室中央。南、北二墓道内共有七个长方形坑,每坑之内埋有四至六匹马,有的坑内还有人与武器等。
260号墓是殷墟王陵区中惟一的一座“甲”字形墓。
此墓以出土重约七百公斤的司母戊大鼎而闻名于世。墓室为一长方形竖穴坑,墓口长九米六、宽八米一,自墓口至底深八米一。椁室长五米四、宽四米一、高二米。椁底用木板铺成,椁的四壁为圆木叠成。该墓共发现殉人、人牲计三十八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