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帝王陵寝古典园林(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800000003

第3章 陵寝发展简史(1)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主要包括了帝王陵墓、陵园、陵区礼制建筑及其他附属建筑、陪葬墓、陪葬坑和陵前石刻等。

我国古代陵寝建筑从殷周时期开始并一直延续发展到明清时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代陵寝建筑最早应起源于商周时期。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商王武丁之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之墓。除了大量的随葬品外,还发现了在墓口上面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房屋基址。地面上较规整地排列有柱洞,柱洞底有卵石柱础。在柱洞外侧还有成行的挑檐柱的柱穴。据推断,这应当是妇好墓的地上建筑物。类似的墓上遗迹,在河南浚县辛村也发掘出了西周时期卫国的诸侯墓。表明商周时期高级的墓葬已有地上建筑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墓上建筑更为普遍,并有了高大的封丘。古称堆土为坟曰“封”,封丘即坟丘。这种封丘在当时是较为普遍的。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见过四方而高;狭长而陡;四方广阔而两旁向上尖削;狭长而从两旁向上尖削四种不同的封土堆。考虑到把父母合葬时不在墓上做个标志,将来无法识别,便堆起了高约1.3米的坟丘。这样一来墓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墓”变为“丘”。墓指平处,即埋棺之处,也叫茔,墓地周围以内叫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状,叫坟,也称冢。春秋时期诸侯王之墓称为丘的较多,如楚昭王的昭丘、赵武灵王的灵丘、吴王阖阊的虎丘等。大约到了战国时期,坟墓便直接被称为“陵”,如赵肃侯的寿陵,秦惠文王的公陵等。

陵即土山,显然比“丘”更高大,更能体现出诸侯王的显赫地位。秦惠文王更规定此后“民不得称陵”,从此“陵”便成为帝王墓葬的专用名词。至于墓上建筑,一般认为是供墓主灵魂起居的场所,即后代陵寝的寝。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封土堆上有一建筑物的遗迹,据墓中出土的“兆域图”上标明这些建筑为“王堂”“王后堂”“哀后堂”“夫人堂”,具有寝的性质。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制度的这些特点表明此时已处于我国古代陵寝制度的草创阶段。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创立时期。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皇帝制度,也开创了封建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骊山脚下,占地637平方公里,在他继位时便开始修建,直到死时还未完工。后由秦二世继续修建了两年,前后共耗时近四十年,共征发全国刑徒达七十二万人。秦始皇陵是按照“事死如视生”,即按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情形,为其安排冥间世界的原则来修建的。整个陵园按照成阳城来设计布局,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389公里,外城周长629公里,都是南北向的长方形,城垣夯筑。外城四角设角楼,内城东北角另筑一小城。内外城均四面辟门,两两相对,小城只南北设门。陵墓位于陵园的西南处,呈四方锥形,顶部略平,原高120米,周长2167米,远视如山峰屹立。

其下便是极尽豪华的地宫。据说地宫系仿自咸阳宫殿,里面放满了奇器、玉石和珠宝。地宫之顶建成圆形,有日月星辰,状若天穹。地面仿照山川、地理形状,以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环绕其间,利用机械力的转动,使其流淌不息。另外,还用人鱼膏做成蜡烛,点燃之,以期长明不熄,象征灵魂永存,永不消逝。为防止被盗,令工匠设置了自动发射的弩机暗箭。安葬时,秦二世令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并将参加建筑的工匠们全部封闭活埋在地宫中,以防止其泄密。由此可见,秦始皇陵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并不惜财物、人力,长期施工,极为铺张浪费,还叫活人为死人陪葬,以及活埋参加施工的匠工们,其手段极为残忍。史书说陵墓后被盗掘,地宫被焚。但据考古探测,目前土层结构清晰,并未发现人为破坏现象。陵墓下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设有墓道,可进入地宫。陵墓北一百五十米处,还发现有四处东西排列的宫殿建筑遗址,结合文献记载,一般认为这里就是秦始皇陵的寝殿。按照古代礼制,都城中建有宗庙,以祭祀祖先,形同帝王生前居住的宫殿,宗庙前部是“庙”,供奉死去君王的牌位,后部是“寝”,放置死去君王的坐位、床、几、被枕、衣冠等,“庙”和“寝”是相连接的。

而秦始皇则“起寝于陵侧”,把宗庙之寝移到陵边一侧,开创了陵寝建筑的先例。后世多继承下来。至于内城东北角的小城则是管理陵园的官员和侍奉陵寝的宫女们居住之处。陵墓东边有秦始皇诸公子、公主的陪葬墓和埋葬陶质俑的随葬坑群。陵园外城东三里处,便是着名的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所在地。由此看来秦始皇陵,不但建有高大的陵墓,而且也建有巨大的陵园和豪华的寝殿,陵寝的制度此时便已确定下来。

西汉王朝共经历十一位皇帝,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建在渭河以南外,其余九位的陵墓都分布在渭河北岸咸阳原上,以刘邦长陵为中心,排成东西向的“一”字形长蛇阵,自东向西依次是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平帝康陵、成帝延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西汉陵园建制基本上承袭秦代。如陵墓均用黄土夯筑成高大的坟丘,呈覆斗式;四周建有方形的夯土围墙,四面设有门阙;寝殿建在陵墓的旁边;陪葬墓设于帝陵之东等,同秦始皇陵如出一辙。但西汉陵寝制度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其一,表现在将寝分为正殿和便殿,正殿为墓主灵魂起居之所,存放皇帝的衣冠几杖等,建于陵侧;便殿为别室,设在正殿旁边。其二,是将宗庙建在陵园附近,并在庙和寝之间设一“衣冠出游之道”,每当在宗庙祭祀时,便把墓主生前的穿戴从寝殿中迎出,经此道入庙中游历一番,以引请墓主之灵魂到庙中接受祭祀。其三,是西汉多实行帝后合葬而不同陵。因当时认为西方比东方尊贵,故后陵在帝陵之东,规模小于帝陵。功臣贵戚的陪葬墓也位于帝陵之东,并成为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是开创了在陵园附近设置陵邑的制度,即依陵设县,把关东高官富豪之家,迁到陵园附近居住,名为供奉山陵,实为加强控制,以强化中央集权。移民置县者七陵(高惠文景武昭宣),长陵、茂陵各万户,其余五千户,陵墓附近繁华一时,时人称渭北纨绔子弟为“五陵公子”。汉元帝时下令撤销。

东汉十一个皇陵分别葬在北邙山和洛河南岸两处。东汉陵寝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将宗庙祭祀典礼的仪式移置陵园中举行,为此除在陵前建筑祭祀用的寝殿外,还在陵旁建筑悬挂大钟的钟虞(jù音巨),以便祭祀时鸣钟。此外另建供墓主灵魂游乐和起居的寝宫、寝殿、便殿、寝宫均建在一个地方。“寝”

的功能也由原来仅供墓主灵魂起居生活之所而变为朝供和祭礼之地。至此,我国古代以朝拜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将陵与寝、陵园与宗庙结合起来的陵寝制度已经正式确立,一直发展延续到清代。东汉自明帝开始,陵园的四周不再筑墙垣而改用一种临时性的竹木做成的屏篱,称为“行马”,并在通往陵墓的道路两旁列置成对石雕,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像生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替频繁,经济凋敝,使得秦汉时期确立起来的帝王陵寝制度大大衰变。表现为一改东汉时期豪华奢糜地兴建陵墓、寝殿和厚葬的风气,沿用西汉时就以出现的凿山为陵的方法,并成为帝王陵寝建筑的主流,即使有少许在平地上封土为坟的如刘备的惠陵。其规模也远不如秦汉诸帝陵寝那样规模宏大,雄伟壮观。

在北方由于出现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和佛教的传人,在陵寝建筑的风格上又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外族文化艺术和中华文化艺术结合的特点。南方由于社会经济相对发展,在陵寝建筑上除了凿山为陵外,往往在墓内建有华丽的地宫,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等。墓室内逐渐使用花纹华美的花纹砖和嵌砌大幅砖画,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墓前放置石刻是南朝帝王陵墓的又一特点。帝王陵前多修神道,在神道两侧又建置成对的石雕、石柱和穹碑等。构思巧妙,雕刻技艺精湛,为我国雕刻艺术的杰作。目前地面现存三十一处,其中帝王十二处,王侯十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