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帝王陵寝古典园林(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800000004

第4章 陵寝发展简史(2)

隋唐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乱,全国实现了空前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帝王陵寝制度重新兴起,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隋朝虽然短命,隋文帝和隋炀帝又都死于非命,但隋文帝的泰陵却在中国帝王陵寝建筑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文帝泰陵东西长为756米,南北宽为652米,平面呈长方形,四面夯土筑墙,城角建有阙楼。陵墓位于陵园中央偏南处,呈覆斗状,夯筑而成。陵墓的东南处建有文帝庙。由此看来隋文帝的泰陵一改魏晋南北朝皇帝陵寝制度,而是承袭秦汉帝陵的建筑格局,为唐宋陵寝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共经历二十位皇帝,除昭宗李哗和陵建在河南渑池,哀帝李祝温陵建在山东菏泽外,其余十八位皇帝的陵墓都集中分布在陕西省的乾县、礼县、泾阳、三原、富平、蒲城六个县内,东西绵延一百余公里,号称“唐十八陵”或“关中十八陵”。唐代陵墓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承袭秦汉封土为陵的遗风,如高祖的献陵,德宗的崇陵,武宗的端陵;另一种则承袭魏晋以来依山为陵的做法。除上述三陵外,其余十五座帝陵全是在山的南麓半山腰上凿石而成,不另封土为坟。唐代陵寝制度比以前历代都更加规范和完善,特别是自乾陵以后。唐代陵园建有上宫和下宫。上宫即寝殿,称献殿,此时已完全脱离寝而独自成为上陵谒拜和举行隆重仪式的场所,多建在陵墓围墙南门以内,正对山陵。下宫也称寝宫,为墓主灵魂起居之所,多建在离陵墓25公里左右的南面。唐代陵前的神道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像生,已经形成规制。唐代仍然采用西汉功臣贵戚陪葬的办法,仅太宗昭陵陪葬墓就多达两百余座。

唐代后妃的地位下降;皇后陪葬帝陵,但不再单独起陵。为了保护皇帝的陵寝,唐代设立了专门的护陵机构。

唐十八陵中,唐太宗的昭陵最大,但最完善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乾陵位于今乾县城北的梁山上,以山为陵,坐北朝南,利用陵墓所在的北峰和南面的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它是唐陵中惟一仿自京城长安的格局设计建造的。陵园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围绕梁山的四周,又叫皇城。四角建有角楼,四面辟门,南为朱雀、北为玄武、东为青龙、西为白虎,门外各置有石狮一对。朱雀门内和陵墓之间建有献殿。寝宫位于陵墓西南。南门朱雀门外是长约三公里的神道,两侧排列着对称整齐的精美石刻。由南至北依次是:华表一对,为高约八米的八棱柱石,柱身、柱础、柱顶有卷草纹雕饰,象征陵墓的标志,也是神道的起点;飞马一对;朱雀(鸵鸟)一对;石马五对和牵马人三对;石人十对。再往北神道两侧为“述圣记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树立的歌功颂德碑,碑高七米五,宽1米八六,上为庑殿式碑帽,下为线刻兽纹墓座,碑身五段,共七节,又叫“七节碑”。东侧即着名的“无字碑”,高七米五三,宽两米一,碑侧线刻云龙纹,碑头刻八条龙纹,碑上未刻一文。一说武则天自认为“功绩盖世”,无法用文字描述;另一说武则天认为己之功过应由后人评说;还有一说中宗李显难定武则天的称谓,不知该称她为皇帝还是母后。众说纷纭,莫衷由是。两碑之北神道两侧竖立着六十一尊石人像,高约一米六,均身穿紧袖长袍,足蹬长靴,腰勒宽带,两手前拱,以示祈祷。据文献记载这六十一人都是前来参加高宗葬礼的西北边陲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特使。为了纪念他们,也为炫耀大唐国威,武则天特令将其雕刻石像列于陵前。可惜石像人头遭后人破坏,早已残缺不全。在陵园的东南,自东向西排列着十七座陪葬墓。这些陵墓四周都有围墙,围墙南面有华表、石人、石羊等。通过对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和章怀太子墓的发掘,共出土文物四千三百多件,并发现一百多幅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思巧妙,技法熟练,反映了唐代高超的绘画艺术水平。其中永泰公主墓中反映呈室贵族生活的“宫女图”,懿德太子墓中反映唐代建筑艺术的建筑图,章怀太子墓中反映各民族之间和国际间友好往来的“马球图”“客使图”则尤为出色。

北宋陵寝制度基本上承袭唐制,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北宋帝陵位于洛阳市东巩县境内嵩山、洛河间的丘陵上。北宋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客死他乡外,其余七帝均葬于此。加上太祖之父的永安陵,人称七帝八陵。宋代的堪舆学说(看风水)把姓氏分归于宫、商、角、徵、羽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赵氏属于角音,利于丙壬方位(北方偏西的方位)。受此影响,北宋帝陵一改历代帝王陵墓居高临下居山面水的传统,而采取面嵩山而背洛水,并且陵区内帝后之陵皆北偏西六度左右。这样渚帝陵皆南高北低,中心建筑陵墓处于最低之处。同时供墓主灵魂起居的下宫也不像唐陵那样建于陵墓的西南,而是建于陵北偏西之处,成为北宋陵寝制度的一大特点。

北宋陵寝制度的另一特点是各陵平面布局、尺度和墓前石刻数目整齐划一。诸陵均是在平地上夯筑成三层方锥体(陵台),四周建有方形墙垣,称为神墙。四面正中开门,称神门。神墙四角建有角阙。陵台和南神门之间建有上富,亦称献殿,为举行隆重大典之所。东、西、北三门之外各置石雕蹲狮一对。

南门为正门,门道内置石雕宫人一对,门外置石雕武士奔狮各一对,再往南为神道石刻。夹神道两侧,由南至北竖立着石雕鹊台(双阙)、乳台(双阙)、华表一对、象一对、训象童、瑞禽一对、角端一对、御马两对、控马官四对、虎二对、羊二对、客使三对、武将二对及文官2对。北宋时期恢复了汉制,皇后、嫔妃单独在帝陵的西南角建立陵园,规制与帝陵相同,但规模较小,除太祖庄怀皇后有陵号外,其他后陵均无。由于北宋时期废除了汉唐以来在皇帝继位后就预先营造寿陵的制度,并且全部工程必须在七个月内完成。因为工时短促,所以北宋陵园规模不如唐代宏大。

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诸帝均葬于绍兴。陵园建筑仿北宋形制,也在陵园内建有上宫和下宫。但由于国力衰弱,无力建造高大的陵台和雕刻雄伟的石像生,在陵园规模上比北宋诸陵要小,更显得简单、粗糙。南宋诸帝陵均没有建筑高大的陵台,只是在墓室之上建了一座名为龟头的建筑,用石条封闭墓室而将其掩盖在龟头之下,称为“攒宫”,即攒集梓棺的地方,以便将来收复失地后,再归葬北方陵园。这原本是一种临时安葬皇帝的权宜之计,但由于南宋一直也未能雪洗国耻,故这种建筑竟成了帝陵永久性的建筑。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伴随着封建国家的空前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繁荣,帝王的陵寝制度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明太祖朱元璋继位后,为了推崇皇权,首先恢复了预先建造寿陵的制度,于洪武十四年(1381)开始在南京建造规模宏大的孝陵。并对汉唐以来的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加上后来诸帝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明代的陵寝制度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变化和创新。江南多雨,为防止雨水下流浸润墓室,六朝以来的陵墓多建成圆形。受此影响,朱元璋的孝陵没有采取汉唐和两宋时期的方形陵墓,也将陵墓改成圆形。为了更加突出朝拜祭祀的仪式,自朱元璋的孝陵起,明代陵园建筑中取消了唐宋时期供奉皇帝灵魂起居的下宫建筑,扩大了拜谒祭祀的献殿建筑,随之又取消了陵寝中留居宫人侍奉亡灵起居的制度。这是对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发展,陵寝制度中浓厚迷信的色彩正在逐渐被淘汰。随着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有了很大的突破。陵园的围墙,由原来的方形改为长方形,形成南北走向,排列有序的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陵门、碑亭、神厨和神库组成;第二个院落由殿门、祭殿和两旁的配殿组成;第三个院落由内红门、牌坊、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组成。明代自成祖朱棣以后陵园都集中建在北京昌平县的天寿山,统称“明十三陵”。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帝王陵寝按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为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三个陵区。关外三陵指今抚顺市新宾县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沈阳市内清太袒努尔哈赤的福陵(今东陵);沈阳市内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今北陵)。清入关后共经历十位皇帝,除溥仪外,九位皇帝均仿明朝帝陵,分别在河北省的遵化县和易县,建造了规模宏大的东陵和西陵。同明陵相比,清代的东陵和西陵更加成熟,更加园林化。陵园的建筑往往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和地面建筑有机的结合来,创造一种庄严肃穆而又雄伟壮观的陵园气势。另外清东陵和西陵在陵冢上增建了月牙城,每座帝陵附近都建有皇后和妃嫔的陵墓;陵区内设立众多的“神功圣德碑”等,这些都是与明十三陵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