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8000000023

第23章 皖南徽派民居

皖南赣东北一带,为古代徽州之地。这里山川秀丽,丘陵起伏,物产富饶。明清时期,徽州商人活跃,文化日趋繁盛,民间住宅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徽派民居,成为中国汉族民间住宅宝库中的精美之作。直到今天,在皖南赣东北地区,保存完好的明清民间住宅建筑仍相连成片,处处可见。

徽派民居在建筑布局上普遍采用汉族传统的三合院式和四合院式布置,平面呈方形和长方形。

四周用高墙围合,大门设在正面居中,外墙上除了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封闭但不呆板。房屋多为二层楼房,偶尔也见有三层楼房。房屋为砖木结构,多用穿斗式木构架和以望砖砌成的空心墙,以利于保持室温和阻挡噪音。屋盖为两面坡硬山式,屋面用青瓦铺装,山墙做成马头墙形式而高出屋面,既利于防火,又富于变化。前庭为天井,两侧为厢房。厢房开间窄小,进深浅,便于采光。天井横长而狭窄,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屋前脊雨水顺势流入天井之中(所以这种布局又称为“四水归堂”式),以寓“财不外流”之意。正房一般为三开间格局,楼下明间作为客厅(二进以上时作门厅),一般做成开敞式的敞厅,以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明闯左右两侧房间为居室。

楼上明间常用以祭祖,两侧房间作为卧室、书房或闺房。楼上多采用跑马楼形式,即四周房屋挑出檐廊,廊柱外侧安装雕镂华美的木栏杆和栏板,形成环绕四周的通廊,具有通道和通风的作用。廊下栏板上设置呈弧形悬挑的靠背,望柱间置放座板,组成带扶手的飞来椅,俗称“美人靠”。宅主人及亲朋好友坐在飞来椅上谈天说地,别有一番情趣。大型住宅往往由二进乃至多进组成,而且每一进的结构都大致相同,设偏房跨院的情形也时常可见。天井浅小,为徽派民居的一大特点。天井地面用石板铺砌,便于清洗。庭院内常设置假山、盆池、花坛,使住宅和润荫凉,高雅深邃,充满纤尘不染和隐逸闲适之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住宅朝向是坐西朝东或坐南朝北,尤其是在安徽黟县一带,几乎不见坐北朝南者,即使取南向,也要稍稍偏东或偏西。这一方面是受当地丘陵起伏的地理环境的限制,住宅难以取一致的朝向,但主要是受风水观念及民间禁忌的影响。

据说黟县人发祥的“龙脉”起于西北,住宅南向与风水相克。此外,民间流传的“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也使得热衷于经商的黟县人在住宅建造上避免南向,以求财源茂盛达三江。

徽派民居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门窗的设置及结构。大门作为住宅的门面,是住宅建造的重点之一。

大门都建有门楼或门罩。门楼的墙身、基座、门楣均为石砌,四周用青砖贴面,表面光洁细腻。门楼用水磨砖雕镂砌成仿木结构,柱、枋、斗拱、檐椽一应俱全,结构严谨,式样别致,额枋部位为精美的砖石雕图案杭心。有的大型住宅的大门由高大的正门和两侧略低的边门组成,并均砌出门楼和门罩。有的正门两侧边墙上虽无边门,但仍砌出门罩。门前置一对石鼓,石鼓边上置石墩,显得严谨庄重。住宅的中门也往往用水磨砖砌出门楼或门罩,有些中门石框上有题书匾额。房屋外墙开设的小窗,通常用水磨砖或黑色青石雕砌成各种形式的漏窗,窗上方砖砌屋檐外挑。

门窗上方的小屋檐,当地俗称“短檐”,传说是遵宋太祖赵匡胤之旨而设。传说毕竟是传说,短檐的设置的确有利于门窗避雨水拍打之害,而且在大面积的粉白色墙壁上时而凸出青灰色短檐,使建筑外观平添几分美感,增加了住宅的韵律。

精于装饰,是徽派民居的又一大特色。住宅的外部装饰虽然仅限于那庄重华美的门楼和形式多变的漏窗,但住宅内部则无处不精工细作,无处不见内容丰富、构图别致、形式多,变的砖、石、木雕刻,成为着名的“徽州三雕”。其中,木雕使用最为广泛,几乎有木构件就见有雕镂,而且往往大面积使用。从大梁到月梁,从栏杆到栏板,到处都加以雕镂,而大面积的格扇、屏风、门窗更是雕镂的重点。雕镂内容十分广泛,或花鸟鱼虫,或历史人物,或戏曲故事,或福禄寿字,应有尽有,有的辅以彩绘,更是华美动人。

砖雕多饰于门楼、门罩、八字墙等处,手法有线雕、浮雕、圆雕、半圆雕、镂空等多种,雕镂内容常因时取景,因地构图,有时一幅门饰就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画面前后景最多时可有九层之多,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在平衡和对称的布局中显得完整而和谐。

石雕常见于墙上漏窗、天井石栏、门楼石框等处,石框多为浮雕,漏窗、石栏多为透雕,漏窗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书卷形、祥云形等,窗中雕、镂出“寿”

字、吉祥如意、云龙、松石竹梅及几何形图案,内容丰富多彩。各种雕刻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表现出徽派民居庄重华丽而又活泼多姿的风格。

徽派民居独特的地方风情,还表现在它融住宅于大自然之中的村镇布局和艺术外观上。皖南地区丘陵起伏,流水潺潺,山清水秀,村落大都依山傍水或靠山近田,顺着河流和山溪展开,有时流水穿村而过,甚至弯弯曲曲地穿庭入院。住宅成群地沿着地面的等高线灵活地排列在山腰、山脚和山麓,村镇布局随地形和道路展开。住宅布置密集,街巷狭窄而曲折,纵横交叉。巷路用大青石板铺地,随地势起伏而建起台阶,步入巷内,犹如进入迷宫一般。巷子两侧是高高矗立的住宅外墙,使巷子更加显得宁静幽深,深巷高墙成为徽派民居的一大特色。村旁有碧绿的池塘,池边树影绰约,轮廓线丰富清晰、造型比例优美的民居倒映于池水之中,与水光山色连成一片。远远望去,高低错落的形体组合,丰富多变的屋面和山墙,灰瓦白墙的色彩对比,以及外墙上大小形状各异的门窗勾画出的多变的线条,使住宅建筑融汇到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了典雅、朴实而秀丽的民居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