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8000000025

第25章 粤中侨乡民居

地处华南沿海的广东,是中国着名的华侨之乡。

自16~17世纪开始,尤其是19世纪后半叶,山多地少、地狭人稠的沿海地区的劳苦大众为生活所迫,纷纷漂洋过海,到异邦谋生。他们虽身在异国,但却时刻怀念着祖国和家乡。不少侨胞节衣缩食,积蓄了一些钱财后回到家乡,置田建屋。他们既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封建伦理思想,又受到了异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建造的住宅,既没有脱离当地住宅的传统形式,又吸收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和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既有传统形式、又有外来因素的民居建筑——侨乡民居。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粤中地区,是全国最为有名的华侨故乡,这里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它那独特的建筑风貌。

粤中侨乡最为常见的住宅建筑是所谓的“三间两廊屋”,即正房(主座)三间、房前两侧设两廊(即厢房)、中央为天井的三合院式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正房居中为厅,厅两侧为卧房。两廊一般用作厨房和杂物间,并隔出一小间作为妇女的冲凉房。天井窄小,通常凿一水井以供饮水。大门设在正面居中,作凹斗状;或设在东西两廊上,主要大门作凹斗状,次要大门不作凹斗形式。硬山式屋顶,青瓦铺装。这种住宅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占地少,是侨乡最常见的住宅。但最具侨乡特色、最能代表侨乡民居特点的则是砖石结构,甚至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建筑,即楼式侨居、庐、碉楼及裙式碉楼。

楼式侨居,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一般按当地“三间两廊屋”的形式布局,二层者居多,也可见到三四层者,多采用瓦顶。房间配置一般底层的居中厅堂为客厅,两侧为住房和辅助用房,楼上用作居室和储藏室。厅堂中央或前部设楼井,楼后喊屋面开气窗。房间开敞,并都开设窗户,因而通风采光良好。

楼门有的设在正面居中,采用外廊形式,下为柱廊,上为晒台;有的设在两侧,而正面是清砖墙面,上下层各布置几个窗子,或做成窗洞、栏杆等有规律的组合。楼房的山墙和侧面大门往往重点进行装饰处理。

楼式侨居组成的村落,布局严谨而规整,各楼的建筑形式及高低往往相同,数楼并排,远望颇为整齐壮观。

庐,实际上是一种楼式侨居,只是不论造型还是材料都属上乘,而且一般建在村前村后的边缘处,或离村子有一定距离的平坦开阔、环境优美的地带,单独建造而很少成组成群,犹如我们常说的别墅,当地人雅称为“庐”。庐的平面布局形式以传统的三间两廊为基础,但平面形制及外观造型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如有的平面作“T”字形,有的外部呈方形而内部作自由式布局;有的不采用传统的坡屋顶而用平顶;有的正中使用凸出的廊柱,以突出大门入口和中心部位。庐的房间开窗较大,室内通透开敞,通风采光效果好。窗户形式多样,如八角形窗、凸形窗等。

与一般的楼式侨居相比,庐更多地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同时更多地接受了某些西方建筑的影响。

碉楼,顾名思义,是一种形似碉堡的楼房居住建筑。碉楼一般高3~5层,最高的9层。布局结构有2种:一种作集居式布局,平面布置是中间为通道和楼梯间,两旁为房间;一般是4层,多者9层;房间狭小,每户每层都可分得一间。底层用作储藏间,堆放水缸及禾草,并作厨房;二层住妇女老幼并储放粮食;三层以上供各户年轻人居住并作守卫隙望用。这种碉楼平时闲置,遇有紧急情况或到了晚上,各家老小都到里面居住,以保安全。这种楼往往是几户村民集资合建,故又称为“众人楼”。另一种是外形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楼内房间分隔自由灵活。顶层四周向外出挑,做成挑式回廊。回廊的墙面及挑出的楼板都凿有内大外小的抢眼洞,楼内的人可以上下左右观察到外面的动静,危急时向各方射击。顶层中央则矗立一个大屋顶,屋顶形式各种各样,有中国传统式、西方古典式、文艺复兴式、伊斯兰教堂式等等。碉楼之不同于一般楼式侨居,不仅仅在于它防御功能突出,还在于它在村落中往往是三五成组或单独地建在村前、村后或村边。这种住居最早出现于17世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人们所重视,被当地人看成是保家护村、防匪防盗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由于它多建于村落的制高点,所以又是洪水泛滥时的避水之地。于是,兴建碉楼之风时盛。但是,碉楼又有其致命的弱点,即功于防御而不便日常生活,于是裙式碉楼便应运而生。

裙式碉楼,是在碉楼下部加筑裙房的一种居住建筑,是从碉楼发展演化而成的兼顾防御和日常生活的建筑形式。它既有碉楼的峻峭挺拔、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有庐式楼房使用方便、开敞通透的优点。其结构是,在碉楼的前部加建一座两层建筑,内设客厅、餐厅、厨房,用于平日家人聚集、用餐和生活;碉楼内的各层房间作为卧室。有的在楼上储存有粮食,有的楼内设有水井,遇有紧急情况,家人可立即撤进碉楼,据楼固守。

不论碉楼还是裙式碉楼,其建筑原则是一致的,即突出防御功能,较多地吸收了外来因素,如实体的楼身,坚实稳固的外形,小型的窗户,设有拜望台的挑台,形式多样的屋顶。早期碉楼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多采用悬山、歇山、攒尖等中国传统的屋顶形式。后期碉楼则多采用外来形式,如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教堂屋顶加以简化而形成的仿意大利弯庐式顶,拱廊四角圆柱顶立以小塔拱卫中央六角体屋顶的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屋顶建成圆拱形弯隆顶的仿中亚伊斯兰寺院弯顶式,楼顶主体作方柱形、四角设圆形或半六角形了望台的仿英国中世纪寨堡式,挑台建成拱形(或椭圆形、尖拱形)柱廊的仿罗马敞廊式等。此外,还有一些碉楼是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因素所形成的所谓“中国近代式”,如采用坡顶与平顶相结合的屋顶,采用平顶时顶层周围的女儿墙则采用传统的装饰处理,而柱廊、窗媚、屋檐等部位又多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细部纹样和装饰。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碉楼式侨乡民居是一种中外合璧的居住建筑。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建造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活特点的居住建筑,是粤中侨乡民居、乃至各地侨乡民居的基本内涵。以三间两廊为代表的对称式平面布局,是中国传统住宅最基本的布局原则之一,而不对称的外部造型和灵活的平面布置,显然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既有中国传统的两面坡式屋顶,又有欧洲及中亚风格的穹窿顶、方柱体顶,还有平顶与坡顶相结合的形式;既有中国传统的长方形窗、柱式处理和山水人物图案装饰,又可见到尖拱形窗、欧洲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及古典柱式的运用。总之。将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和建筑艺术同西方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处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侨乡民居以传统建筑为基础、融西方建筑文化与艺术于其中、中西交融的住宅建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