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服所有人
16367600000004

第4章 做好充分准备——说服之前要做的7件事(3)

热情的人无疑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说服者。当你热烈地相信并热爱自己确信的事物时,你所有的精神动力会产生超乎想象的力量。当人们接近热情的人时,他们知道这个人不同寻常,并会报以令人兴奋的回应。

热情的人通常被认为有“超凡的魅力”。马丁·路德·金、约翰·F·肯尼迪以及像猫王艾尔维斯·普莱斯利、迈克尔·杰克逊、玛丽莲·梦露等,他们都拥有这种强大的魅力。他们都共有一种随心所欲地进入热情的状态的能力。

如果你开始对别人感兴趣,那么你在两个月内找到的朋友会比你花两年的时间寻找对你感兴趣的朋友多得多。

——戴尔·卡内基

6.选择利于说服的场所

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经常会受到周围人、事、物的影响,所以说话时还必须顾虑到周围的环境,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说话时最好能注意周围的环境。如果场合不对,有时再动听的话也无法打动别人的心。

不可选择错误的场合

王一新准备向交往已久的谭秋姣求婚,于是在周末下午约谭秋姣去大安、森林公园,刚好遇到谭秋姣喜欢的某流行歌星在公园里举办“以歌会友”的活动,于是他们便兴致勃勃地前去听歌。

“大雨过后,霓虹的世界,半片土司,冷掉的咖啡,热闹的街……除了爱你还能爱谁。你留下的世界已支离破碎。我可以无所谓,只要你觉得不后悔……”

台上的歌手热情地唱着,王一新也想起了今天的重要任务,于是轻轻拉起了谭秋姣的手:“秋姣,我想,你是不是愿意……”

“什么?你说什么?我听不到!哇!听现场唱的效果果然不一样!”

于是,王一新又再次大声说:“秋姣,我们什么时候结婚?”

“你疯啦?在这种时候开玩笑,快听歌,好好听。”

“我在跟你说正经事,你却这个样子,算了,算了。”

好端端的求婚,结果闹得不欢而散。所以,不选择场合说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还会搞得彼此不愉快。

选择最有利的说服场所

说话时必须选择能够让对方安心“听话”的场所,才能事半功倍。在选择最容易达到说服效果的场所时,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

(1)在舒适的、不易分心的场合进行说服

人在社会上生存,有时会不得已戴上面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在什么场合戴什么面具的习惯。比如,上班时就一本正经,回到家后,会随和得很。要说服对方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对方比较随和的时候进行说服。而在舒适的场所,如娱乐场、餐厅,家中等场合,多数人都会卸下严肃的面具,使气氛变得和悦。这时,什么话都可以商量。所以,说服的高手,还要会选择场所。

一般说来,进行说服时,对方容易受到外在条件支配。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分心。尤其是对眼睛的刺激。在下述三种场合不易进行内容比较复杂的说服:人来人往;墙上贴有广告画片和挂图之类碍眼的东西;电视正在播放精彩节目等。

另外一种容易分心的刺激是对耳朵的刺激。比如同事的电话声、隔桌的哄堂大笑等等,都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说服不易进行下去。

(2)选择适合对方性格的场所

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处理任何事都要讲求效率型的人。选择较有格局布置的场所,如饭店里的附设餐厅、火锅城、西餐馆等,在这些场所进行说服会较有成功的几率,保持适度的紧张气氛可以提高其说服力。

②较坦率、干脆型的人。选择不受拘束的场所,如桑拿浴室、咖啡厅、餐厅等,在这些地方,能够开诚布公、坦率干脆地说话。

③相处得并不融洽的人。选择有气氛的场所,如酒吧、卡拉OK等地方边喝边谈。在照明昏暗的店里,双方会更亲近些。

(3)根据双方特点选择利于说服的场所

想要说些对自己有利的话时,可以选择自己常去且较适合自己的店。因为有那种所谓的熟悉地盘的安心感,所以也不用很小心翼翼地注意着四周,能够更安心地进行说服。

相反地,若是对方是个很难被说服,且有高度警戒心的人。选择去对方较熟悉的地点,反而能让他放松心情、解除戒备,较利于说服的进行。

两方力量的差距很大时,占上风者总希望到对方的场所去。当下级到上级家中去,就有很大的压迫感,不能畅所欲言。

某公司经理常亲身前往工人的工作场所。他利用每天巡视一次的机会轻松地走入现场,彼此闲话家常一番,这让工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于是工人间发生问题,只要厂长一出面说服,问题就能解决。

专程到对方场合进行说服还可以表示一种诚意。

(4)复数场合好还是单数场合

所谓复数场合,是指除了被说服人外还有其他人在场的场合,而单数场合,则是指只有被说服者与说服者一对一的场合.

复数场合的说服,能使在场的其他人也了解说服的内容。这样,当对方事后佯装不记得时,在场的人可以充当证人,让对方不敢佯装不知。然而,复数场合的说服也有很大的不足,就是四周人群的存在,会给对方带来心理负担,因面子上过不去而产生抵抗的心理,增加说服的困难。因此,对某些自尊心强的人来说,选择单数场合进行说服,阻力会更小些。

选择最有利的场所,能够提高说服力。可是,有时候自认为选择了一个很适当的地点,但就是不知道为了什么总说服不了对方的情况也有。这时候,换个场所看看,比如从狭窄的地方换到宽敞的地方,从宽敞的空间换到狭小的空间,从明亮的地方换到昏暗的地方等,可以改变说服的场所,也许因场所突然地改变,说服成功的几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胜利的曙光时刻招引着你,只要你愿意开始准备,而培养说服力也不例外。

——拿破仑

7.多制造见面的机会

人往往就是这样,熟悉之后对方就会渐渐对你敞开心胸。因此,在说服之前,如果能多制造一些机会与对方见面,这样就能获得对方的好感,进而接受你的观点。

多次见面缩短彼此距离

美国有名的教育家德曼博士开创了德曼文字教育法,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教残疾幼儿认字时,先用一个大的简单的字以瞬间显示的方式先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如此不断地反复,并逐渐将字体变得小而清楚。这样不仅使他们认得了许多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更提高了他们的认字能力。

当然,这其中无论是哪一次会面,你的谈话不可以造成对方负担,更不要让他们产生反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切忌在谈话一开始时就直接涉及说服主题,最好可以简单谈谈其他话题。千万要注意的是,自始至终,你都应该保持温和的态度,必要时可以顺从对方。

王一新是一个优秀的保险业务员,每次他的推销都获得很好的成绩。如果想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必须先说服那些干部,但通常他们都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与你闲聊。于是一般推销员,只要一看到某干部有一点空闲时间,便忙逮住机会死缠不放,喋喋不休的推销,不料这种纠缠却引起对方的反感。可是小王却并不这样做,当他见对方很忙碌,便很快离去,然后等待下次机会,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对方心里就会想“这人还满热心的,又来了。”终于会深受被感动而答应入保。

有这样一些统计调查数字可以充分说明多次见面的好处。

一个有200名访问对象的推销员,如果只对每一个顾客访问一次,则他推销的成功率在0。5%~3%的范围之内,也就是1到6名客户。

而如果他对每名顾客访问在2到7次的话,他的成功率则有所上升,在0。5%~5%之间,也就是1到10名客户。

而如果他再加强访问的重复,每名顾客访问8次到20次之多,成功率便大幅度提高。为5%~55%,也就是10到110名客户。

由此可知,对每个客户访问次数越多成功率也随之愈高。这也就说明,多次的访问,使得与顾客的关系越来越近,距离缩短。

掌握每一次见面的主动权

这种“经常见面”起到的作用有点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暗示作用”。而所谓的暗示,就是通过反复的传达某种信息,诱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被暗示者多半不会发觉到自己是被暗示,这种暗示的情况又被称之为“暗示刺激”。电视等传播媒体,就是重复暗示的典型例子,通过每天反复不断的播放,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次见面都让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每次告别前的表现尤其显得重要,因为人往往对另一个人最后的印象是最清晰的。在每次告辞之际,你要千方百计地让对方感受到你很想再见到他们,不过最好不要直接说出来。即使之前你们之间的对话可能有某些不愉快,也不可让对方留下坏印象。因此,告辞之际更要记得面带笑容,记得与对方握手或挥手告别。这样对方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温和,很有礼貌,较容易产生想再进一步与你洽谈的念头。

如此一来,你的说服工作一切就绪,要不了多少工夫,对方就会“招架”不住你的攻势而俯首称臣,使你的说服大获全胜。要记住,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主动权。

这点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也是如此。一般女性所喜欢的男性除了体贴,必须有耐性。如果男方不考虑女方的心情而总是滔滔不绝,这样一定会引起女方的反感。所以聪明的男人会在一开始制造很多次“偶然撞见”的机会,短时间的聊天后便识趣地很有礼貌地离开,使女方认为,他是个很懂得关爱很有风度的男人,而对他产生好感。

对初次见面或是很忙碌的人,万不可一次就想将他说服,而要以短时间、多次数的谈话方式说服他。因为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方。而是在于自己。如果你能在每次见面后,让对方去回味你的为人,成功就会在望。

在说服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就是天然的反抗,关键是看你能否化解它。

——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