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16367700000025

第25章 八闽英才(5)

有一天,下课钟刚敲过,一个学生有意作弄这位年轻的老师,递上一张纸条说:“卢老师,这两道题,请你做做好吗?”卢嘉锡接过纸条很快就算出来了。但是,学生说:“卢老师,请一定用平面综合几何法。”卢嘉锡果然被难住了。一时间,校园里无人不知卢嘉锡被学生考倒的事。

后来,卢嘉锡在数学系资料室一册美国数学会会刊上查到,原来这是一道悬赏题目。后来有人答对了,答案登在会刊上。卢嘉锡就把它译成了中文,当面交给了那个学生,并告诉他查找的经过。

事隔多年,卢嘉锡从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归来。有位朋友来找他,并告诉他就是当年曾考倒他的那个学生,想向他请教一个化学问题不知肯不肯接见?卢嘉锡听罢大笑说:“别说现在不会怪,就是当时也不会怪。闽南有句俗话,’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嘛!要是老师不希望学生超过自己,这个老师就该被’打倒‘。”这话使他的学生敬佩不已。

卢嘉锡教授已进入耄耋之年,仍是壮心不已,他为自己题写过一幅座右铭:“吾日三省吾身:为’四化‘大局谋而不忠乎?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术而乏创新乎?奖掖后进不落实乎?”作为已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的卢嘉锡教授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的风范,令人敬仰。亦是我们大家求学与做人的楷模。

明亮的文坛闽籍“四星座”

福建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出现过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各种杰出人物。他们的业绩和创见,启迪着后人,对祖国的文明和人类的历史,作过重大的贡献。我们若不了解他们,就难于了解现在,也难于走向未来。

为了鞭策我们努力向前,今天从我国文学史上灿烂的星空,选择明亮的闽籍“四星座”来作简要介绍,期盼莘莘学子从中了解文明的历史足迹,从而激励自己茁壮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译著奇才林纾林纾(1852-1924),近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林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幼年孤苦,喜欢读书,经常买破旧的书籍不分白天黑夜苦读不懈。课余时间,经常到街上去逛书店,找各种各样的没有读过的书读。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就常常带着干粮,在街头的书店里站着读书。他读书很专心,又有良好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收获很大。有时,他为了读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往往忘记了吃饭和休息,在书店里整整站上一天,直到把书读完才高兴地离开。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刚满“而立”之年的林纾中了举人。此后,他专心学习桐城派古人。戊戍变法前写《兴女学》、《破蓝衫》等新乐府50首,赞扬新学,抨击科举制度,具有维新派立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虽然不懂外语,但专注而挚诚的与懂外语的人合作,用古文翻译作家小仲马的《巴黎茶花遗事》及其他外国小说一百七十多种,刷新当时文坛,受到读者的欢迎,对当时的文学改良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译书过程,为了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时间,他闭门谢客,拒绝应酬,并在自己住宅的窗台、书架、炉灶、过道上,到处放置纸笔,随时将“外语通”的口述根据自己的记忆记录下来,并不断加以修改。在译著进程中,他越来越意识自己不懂外语的局限,于是虚心请求“外语通”赐教,力求对原文的翻译在“意译”的同时又不“走样”,使得他成为当时文坛享有盛名的“不懂外语的翻译家”。

晚年的林纾以清室遗老自居。他多才多艺,能诗善画。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和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

拓展能手郑振铎郑振铎(1898-1958),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童年时,祖父、父亲相继去世,依靠母亲做杂工维持生活。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他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勤奋好学。他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为两句话,这就是:“重视基础,注意拓展。”他认为,重视基础与注意拓展,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才能战胜自己的弱点与知识缺陷,将知识与能力拓展开来,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要打好基础,就要重视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与才干的基础就源于积累。在学习上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平日能及时对知识查漏补缺,加强优势,补充不足,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备起来,在总体知识上达到新的高度。由于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他的工作适应性很强。1919年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旬刊《新社会》,1920年他们又创办月刊《人道》,同年与茅盾、叶圣陶等人组织成立进步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还与欧阳予倩等人组织“民众戏剧社”,并编辑出版戏剧刊物《戏剧》。1921年年初,郑振铎毕业于铁路管理学校,由茅盾介绍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他在编辑工作中体会到,当合格的编辑还需多读书,加强学识修养。他每到一地,都很爱书店。他的书房堆满了书。更有不少新老朋友不时将他们的新作寄给他,对此他深为高兴。创办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主编的《小说月报》、主办的《公理日报》很受读者欢迎。

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积极投身革命。1927年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时,他和胡愈之、叶圣陶等人组织上海著作人公会,积极参加临时革命政权组织“上海市人代会议”的活动,同年5月被迫远走欧洲,直至1929年年初回国。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当教授,同时主编《文学》月刊、《文学季刊》。1934年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同时为生活书店编辑《世界文库》。1938年3月参加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他加以迫害,指令各大学不许聘请他教书,但他不屈不挠,坚持斗争。1949年他秘密绕道香港,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重要职务,并多次出国访问。1958年10月17日不幸因飞机失事而西归,享年60岁。他的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与古文物保护工作》;《中国文学论集》、《郑振铎文集》;译作有《血痕》、《灰色马》等。

心慈文美的才女冰心冰心(1900-1999),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文学翻译家。

她一生喜爱玫瑰花。还在童年的时候,她读《红楼梦》,看到小厮兴儿形容探春的传神句子:“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从此,她就对这种浓艳而又有风骨的花,十分喜爱。20年代末期,冰心与吴文藻教授(人类学家)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就在廊前种了德国种的两行白玫瑰,花开得很大朵,花期又长,家中的花瓶里常有鲜花供养。她不仅自己享用,还馈赠朋友,送给在学校附属医院里养病的学生。

冰心自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1914年她在北京贝满女中学习,“五四”运动爆发时,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学习,被选为学生会文书,参加了学生运动。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作品。她也写诗,诗集《繁星》、《春水》,除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她零星的感受和遐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1921年她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观点。1923年,她赴美国留学,专门研究文学,同时把在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在当时影响较大。冰心在文学创作中,以散文的成就最大,她自己说过:“我知道我的笔力,宜散文而不宜诗。”她的散文写得细腻、柔和、委婉、清丽,使她蜚声海内外。她擅长将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和简洁凝炼的文言文交替在一起使用,来抒写生活中一刹那的景象和心灵中细腻澄澈的情思;又工于编织传神的奇思妙想的彩网,来构思篇幅短小、涵义深广的篇章。她以女性的深情,写大海,写明月,写童心的天真,写母爱的伟大,是新文学运动中的一枝琪花瑶草。她不但努力于域外文学的介绍,更专注于本土古典美学的重建。她是第一个把传统的“孝”字,从旧的伦理道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纳入人性范畴去考察的人。当代著名散文家忆明珠是这样评价的:“冰心与鲁迅都是近代必不可少的思想启蒙的先躯,两者应是互补而不是对立。”抗战期间,冰心住在重庆,用“男士”的笔名写散文。抗战胜利后,随丈夫到日本。1947年与郭沫若等人出版小说合集《可纪念的朋友们》。1947年至1951年春,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任教。1951年秋回国后,仍致力于创作。除写作外,她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12次出访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埃及等国,为促进国际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同时,还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并被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桔灯》,后来又出版了《樱花赞》,这两部作品可视为鲜明体现冰心散文风格特色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