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16369900000040

第40章 名家读书名言、名联(3)

《易经》中有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在世上走了一趟,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不讲给后世留点什么,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总该干点实实在在的事,干点于国、于民或者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哪怕当一名码头工人或一名清洁工也总比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潦度一生好。要知道,大凡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为老百姓常念叨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忠臣,一种是奸臣。前者如文天祥、包拯、岳飞、况钟和当代的孔繁森等,虽死犹生,千古流芳,青史留名,在人们心中铸造了不朽的“心碑”;后者象秦桧、严嵩、袁世凯和当代的王宝森等,死有余辜,世人唾骂,永远嵌入历史的耻辱柱,遗臭万年,为后人不齿。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越读书越追恋过去,越读书越仰视古人,要不自量力去追寻历史上的什么人,从而使自己失去现实的土壤。相反,倒因为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可通过读死书感悟点什么,对人生要有点追求,要有点精神和理想。干任何事,读书、做人、做事都一样,只有先付出,后才有回馈;只有先耕耘,后才有收获。只要处处以书本知识丰富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人生,对于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全身心地投入,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多做点好事,无论是大事小事或难事急事,以此作用于人生,这大概是读书与做事要旨所在。

读书益寿

清代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过:“惟好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专家发现,善于读书、勤于研究的人,其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得到充分的濡养,大脑不会早衰。据日本的医学研究报道,经常阅读思考的脑力劳功者,比阅读量少的同龄人的大脑萎缩得少,空洞也少。英国的神经学家也指出,阅读得少,大脑受的训练也就少,衰老就快。读好书对人的情绪也是一个良好的调节。从生理学上看,情绪对人的衰老起着重要作用。情绪不好,可直接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柩神经系统调节发生紊乱,结果就促进了疾病的发生或衰老变化,因此,必须对这种不良情绪进行调节。而阅读好书正是一种比较好的调节方法。瑞典神经病理学家据此原理倡导了“读书疗法”。这种疗法首先在德国,继而在前苏联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被证实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足以变化气质,不仅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的各种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我国一位学者谈到自己的体验时说:“何以解忧,唯有学习。发愁的时候,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头扎进学习中去,抑郁之情便荡然无存。能变不知为知的读书活动,实在是一种解忧养性的最好处方。”中外历史上,读书益寿的例子屡见不鲜。墨子一生酷爱读书,修身养性,寿至92岁。蒲松龄一生博览群书,古稀之年仍身心健康。徐特立一生广泛阅读,也寿至92岁,九三学社名誉主席许德珩、石油专家孙越琦都把读书学习列为每日“必修课”,寿至百岁乃至超过百岁。有学者说:“读书对于养生是有较好功效的,似乎比进营养品更胜一筹。”(周忠言荐自《家庭生活》)

读书疗法

在我国古代的传说及贤仁学子的诗文中,有读书治病的说法。宋朝大诗人陆游《剑南诗稿·枕上作》中即有“病须书卷作良医”的诗句。民间传说《宝药》,说的是一位行医江湖的老先生,为人疗疾的拿手“宝药”竟是五花八门的书。

读书能治病,不少人对此不信,认为无科学根据,但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读书治病并非虚妄之言。德国不少医院的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对患者实行“读书疗法”,收效甚佳。凡爱去图书馆的病人,一段时间后,大都减轻了病情。意大利、美国也在倡导“诗歌疗法”。在意大利的药店,人们可以买到像药品一样的药盒,上面注明可治何病,禁忌症和服用量,但里面装的不是药。而是印刷精美的诗篇,它的配方是由病理学家和文学家精心设计的。美国有“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感情功能的诗集,供患有不同心理疾病的病人对症选用,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读书可治生理、心理上的疾病,更可治思想、精神上的疾病。明人钱琦就认为“独有书可医胸中俗气”。近代学者章太炎曾对症下药,提出过“读书爱国”的主张,用以疗治某些人的“不爱中华”之疾。近年来,思想上、精神上有这样那样“疾病”者不少,这些“患者”,只要不是病入膏肓者,都可读书治之。比如,相信“8”就是“发”,相信算命占卦,热衷于“神秘链”游戏等有“迷信病”者,只要多读读科学书和唯物主义理论方面的书,便可疗治。有的人患有“崇洋症”,只要读读历史书,了解一下祖国的历史文化,就可“祛病保健”。有些青少年“追星”追出了“发烧症”,提起某些影星的身高、体重、血型、星座,如数家珍,提到钱学森、杨振宇、雷锋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这些人们只要多读些介绍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专家学者的书,读些谈革命理想的书,也可“退烧”。

江泽民同志日前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全党要重视加强学习。要求大家“学习学习再学习”。

笔者认为,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和形式便是读书。愿大家尤其是党员干部,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如此,不仅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身体和思想,因为“读书能治病”。

(《政工通讯》94.9)漫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一把钥匙人们把阅读能力比作一把“金钥匙”,这不无道理。因为具备了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它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特别在今天,现代科学文化突飞猛进,人类的知识正在成倍地增长,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更难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阅读能力怎样,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测定。就拿一九八○年高考语文试题来说,其中第一道填空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词义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第二道改病句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语言表达正、误的鉴别能力,第三道古文题,是测定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如果平时阅读能力低,文章都看不明白,读后感从何而来?去年在高考的卷子里有这样一篇“读后感”,开头是:“蛋,有鸡蛋、鸭蛋……”全文都是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可以说,这个学生完全没有看懂原文的内容。

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表现在对字、词、句、篇的理解程度上,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举个例子说吧,许广平同志在回忆鲁迅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报纸,他不过花费十来分钟略略过目一下就完了,有时见到我总在看报,他偶然也会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呢?’他虽然这样马虎地过目,但是过了几天忽然要找某一材料,叫我向旧报翻时,我往往久翻不到,还是由他指示我约在某天某一个角头处去找,这才找到,可见他处理学问的经济,而我是白费了,等于没有看过。”(《鲁迅先生的写作生活》)鲁迅先生的阅读能力很高,不仅表现有很强的理解力,而且有过人的速度和记忆力。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阅读能力包含着认读的能力、理解能力、鉴赏的能力、查翻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的能力,以及阅读中的速度和记忆力。

既然阅读能力如此重要,又包含这么多内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呢?能不能用比较快的速度提高阅读能力呢?一般地说,要进行精读和博览两方面的训练。

读书种种

精读:细致地读;苦读:耐心刻苦地读;

略读:粗略地读;研读:细致地思考探讨;

朗读:放声地读;夜读:深夜不眠而读;

默读:无声地读;复读:重读;

伴读:陪别人读;就读:在某地读;

自读:无伴而读;议读:边讨论边读;

导读:指导别人读;异读:一字多种读法;

助读:辅助他人读;必读:必须要读;

拼读:汉字的拼音读法;泛读:大致浏览一下;选读:按需要读一部分;晨读:清早起而读;通读:遍读全文;熟读:熟练的诵读;齐读:众人一起读;走读:不住校而读;速读:快速地阅读;审读:审查书稿;诵读:有情有色地读;错读:将字音读错;

品读:边品味边读;阅读:看并领会其内容;

攻读:努力钻研、读书;讲读:读书与讲解相结合。

普通阅读法

欣赏散文贵领悟文眼

许多有阅读经验的人认为:欣赏散文要“品”。品什么呢?品它的内在意念和道理。一篇散文,无论是叙事为主的(如朱自清的《背影》),还是抒情为主的(如秦牧的《土地》),或是议论为主的(即杂文。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总包含着作者想要表示的某种意念和道理。尽管有的直露些,有的含蓄些,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更不是玄之又玄,凡夫俗子所不能理解的。恰恰相反,这个道理常常是一个浅而易见的道理,人人体会过的,充满人世之间的,但还没有人这样通俗地、明确地提出过”(孙犁《耕堂函稿》)。古今中外一些优秀散文的价值,首先就在于文中这点人们“心中所有,笔上所无”的意念和道理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给人以难忘的启迪和教益。

要品出散文中的意念和道理,须识得散文的“文眼”。所谓文眼,就是内含意念和道理的凝聚点。抓住了文眼,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例如《古今观止》评价《曹刿论战》时说:“远谋二字,是一篇关眼。”“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步步精详,着着奇妙,此乃所谓远谋也。”识得文眼远谋二字,全篇内容要旨一目了然。

文眼可以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一段话;可以是一事,也可以是一物、一景;可在标题、篇头,也可在篇中、篇末;可以反复闪现多次,也可以集中在一处。例如《背影》之文眼,是写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句。以此为焦点,反映当时的世态炎凉和作者眷念父亲的深情。《土地》的文眼即题目二字,作者以此为主线,组织历史、现实、民情、风俗等等内容,歌颂人民热爱土地,为保卫土地、繁荣祖国而进行的艰苦劳动和斗争。《论雷峰塔的倒掉》文眼也很明显:“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

”“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它倒掉。”“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莫非他(法海)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从文章标题到反复出现于文章首末的这些话中可见,此文的文眼只能是一个字——“倒”。由此寻思:禁锢人民的封建思想之塔终究要倒,压迫人民的封建统治之塔终究要倒——这就是作者通过白蛇娘娘故事传说的评述要告诉读者的意念和道理。

从写作角度讲,作者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生发出一点意念,得到一个启示,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这点意念和启示为读者接受,他还必须尽可能找到一个恰当完美的表现形式,这过程就是“构思”。高明的作者。常常将心中的意念或启示酝酿成一个较为明晰的表现体,即文眼,使之统领全篇。贯穿首尾。因此,能识得文眼,不仅能探求文章的主旨,而且可能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布局谋篇的特色。拿《岳阳楼记》来说,主旨自然不在写景,为何又要花许多的墨来描绘洞庭气象呢?抓住“忧、乐”二字,就能得出答案:篇首在交代撰文来由后,概述洞庭景色,发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篇中分述令人“感极而悲”和“其喜洋洋”之二景;篇末指出这两种人都不合“古仁人之心”,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自然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结论。作者大段写景,实际上为了写人,最后是为了明理,构思新颖,精细而巧妙。种种散文的构思特色,大都可从文眼的设置安排中寻其奥妙。

名人读书法

名人读书二十五法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警。”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谢觉哉的“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赵树理的“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华罗庚的“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李准的“先浓后淡法”:“先浓后淡更有味。”

李政道的“杂七杂八法”:“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比较活跃。”

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得出来。”

鹿善继的“认理法”:“读有字书,识没字理。”

培根的“酿蜜法”:“不应该像蜘蛛那样肚子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那样,采百花酿蜜。”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的是“思想法”: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的是“循进法”:要是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

天文学家哥白尼用的是“合精法”:要善于集合相近学科的精华。

作家福楼拜用的是“发掘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

作家左拉用的是“探索法”: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发明家爱迪生用的是“学用法”:要一边热心读书,一边把知识用到发明创造上去。

作曲家贝多芬用的是“信条法”:要始终遵守的信条是无日不动笔,要写下“读后感”。

鲁迅读书“三步曲”

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文笔和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一生笔耕不辍,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读书生涯很有特色,分成抄书、购书、著书三个不同阶段。

抄书:鲁迅从15岁起就抄书,起初抄录小本《康熙字典》上的古文奇字,后来抄录《唐诗叩弹录》,还抄写了唐朝陆羽写的《茶经》三卷和《五木经》等书。鲁迅的抄书习惯一直保持到30岁。

购书:早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鲁迅就把学校奖励他的奖章换取书籍。据《鲁迅日记》中的书帐统计,从1921年到1936年10月,他陆续选购的图书总数达14000多册。

著书:鲁迅曾先后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葬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刊物,翻译了大量外国进步文艺作品。鲁迅一生著作达700多万字,手稿16000多页,平均每年写23万多字。特别在逝世前的10年里,他抱病写了500多篇杂文,平均每星期一篇。

上海市特级教师陆续礻春的六步读书法一、视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通读全书。逐步训练使眼睛像摄影机扫描那样,可以一眼读一行、读一段的敏捷性。根据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研究,信息进入脑中不是以语言符号的形式作为接受单位的,因此在这一步上,脑的活动主要是从意义上发现、概括、理清全书头绪。属于不求甚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