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16369900000008

第8章 读书十九法(1)

标题法——反复琢磨阅读标题。

设问法——提出问题仔细阅读。

跳读法——无关紧要眼扫即过。

连环法——分析长短章节连贯。

多翻法——开阔视野启迪思路。

楔入法——运刀直入渐渐开拓。

逆式法——从后往前顺逆而上。

博采法——广集精华取长补短。

立体法——一般泛读重点开拓。

交叉法——不守秩序随意穿插。

通阅法——顺其自然边想边看。

记忆法——背诵好章应用佳句。

浏览法——一扫即过取之精华。

作迹法——边看手动重点做迹。

提纲法——通阅全文静思提纲。

标号法——手拿彩笔按类标号。

简化法——记重删繁记主删副。

直观法——看文查图阅书查资。

逻辑法——边阅边思边找出规律。

读书八要

对书中标题要逐字理解。

对书中天地要眉批旁注。

对书中段落要圈点勾划。

对书中疑难要反复推敲。

对书中佳句要细细品味。

对书中定理要烂熟于心。

对书中概念要一清二楚。

对书中观点要咀嚼鉴别。

普通阅读法

朗读

朗读,就是阅读者用普通话将文章或其他书面材料清晰响亮地读出来,它是一种读书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品的感情,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经常朗读语言优美的课文,还可以丰富语汇,熟悉句型,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学习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课文,都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

朗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要按照普通话标准语音的声、韵、调读准字音。声母要读得坚实有力,韵母要读得响亮完整,声调要清晰,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

2.语气连贯、流畅。

朗读时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应该将看到的文字迅速地、准确地转换成有声的语言,同时,眼睛还应看到后面的文字,照顾上下文,按照文章的意思连贯而流畅地朗读。

做到不丢字,不增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子。

3.掌握重音、停顿,讲究语气、语调。

朗读和“念读”不同,“念读”是大声地念,只要求发音准确,字句不错。朗读要运用语言技巧,再创书面语言中的艺术形象,表现其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要掌握重音、停顿,讲究语气、语调。

语句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指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将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如短句中的谓语,句子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逻辑重音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强调重读的某些词语。

如《驿路梨花》中当“我”和老余误认为瑶族老人是小屋的主人时,瑶族老人笑着说了一句话:“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中,“不是”应该是这句话要强调的逻辑重音,朗读时要重读。所以,朗读作品时我们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每一句话的逻辑重音。

停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而准确地表达语意,朗读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还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来确定。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也要停顿,这时应主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来确定。如“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句朗读时停顿两次,用以强调“胸怀”的“美丽和宽广”及其程度。在朗读诗歌时,不但要注意停顿,还要注意节拍,节拍之间要作短暂的停顿或作字音的延长。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调是指一句话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的不同变化,也就是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分为升、降、平、曲等四种。

一般来说,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用升调,表示肯定、感叹、请求等语气用降调,表示严肃、冷谈等语气用平调,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用曲调。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最后一次讲演》)这个疑问句要用升调朗读。“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是感叹句,末尾用降调。“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这是个陈述句,宜用叙述语气,而且句末的“开”字是韵脚,音要延长,可以用平调朗读。“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一句语调近于嘲讽,要用曲调朗读。语调的现象比较复杂,不能生搬硬套。同样的一句话,语调不同,表示的语气就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你好”这一句如果用曲调念就表示反语,要是末尾稍降就表示问候,朗读时要注意准确把握。

4.理解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倾向,恰当处理感情。

朗读要有感情,尽可能做到声情并茂。只有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感情倾向,才能正确表达每一句、每一段以至全篇的思想感情,并且在声音、语气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当然,朗读时感情的流露要自然、朴素,尽可能将思想感情和语言技巧统一起来。

必要时,还应运用恰当的表情、姿态、手势等体态语言,把文章的“情”“意”更好地表达出来。

5.要注意各种不同的文体特点,读出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朗读时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要读得语调平缓,节奏一般。散文要读出贯通全篇的气势,让人感到散而下乱,松而不断,浑然一体。议论文朗读,要将论点强调出来,层次显示出来,语调、语势适度,充分体现以理服人。诗歌则要读出感情,读出应有的韵律和节奏。

默读

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方式。默读的速度比朗读快,理解文意的效果好,在工作和学习中最为常用。默读的过程是由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刺激大脑,引起思维活动,从而理解文中的意义。这中间省略了朗读时必须进行的唇、舌、喉等的活动,因而速度比朗读要快得多。默读时人们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字形、字音上而是集中于领会所阅读的材料的内容,即集中于对词、句意义的理解上,所以默读时理解文意的效果特别好。

默读训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默读时不出声,嘴唇、喉头不动,也不心读。

默读要求不发出声音,出声读即不叫默读。有的同学虽然嘴里不发出声音,但在心里默默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或者无声地动动嘴唇、喉头,有时声带也有略微的颤动。实际上这仍然是在朗读,其阅读过程仍然是由看到的文字到读出一个个的字,然后再转化为大脑的思维活动。阅读时一定要避免以上这些现象的发生。

2.默读时视线移动不停顿,不指读。

默读的速度与眼停次数、回视次数成反比,视觉器官对阅读材料是逐字逐句扫描的,眼停次数越多,回视次数越多,默读速度就越慢。因此,我们要逐步减少眼停和回视的次数,努力扩大视觉幅度,增大识别间距,提高默读效率。指读,是用手指着文字阅读,实际上还是停留在一个字一个字阅读的层次上,阅读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对字的辨认和理解上,对词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句子的理解,还来不及协同进行,这样阅读材料效果是不好的。训练默读时要用眼睛扫视,把整句、整行的文字符号作为整体加以理解。

3.把注意力放在对词、句意义的理解上,提高默读的理解率。

默读时不要去注意字音、字形,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上,以了解意义为重点,提高阅读效率,要在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默读的理解率。

听读

听读是借助于有声语言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听读与其他阅读方式不同的是,它所“读的是‘声音的书’”(叶圣陶语)。上课时听老师朗读课文,平时收听广播,听讲演,听人说话等,都属于这种阅读范畴。听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常训练可以培养我们的注意力、思考力、辨别力和记忆力等基本能力。由于声音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听读训练还可以训练我们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

听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集中注意力。

听读之前要排除杂念和外界的干扰,注意力高度集中。

这是听清楚、听准确、听明白的前提,因为听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有一定的材料,在不理解的地方允许停留或反复,直到弄懂为止,声音具有时空性特点,过去以后就不会回来,所以听读的时候,注意力稍不集中就会影响效果。

2要能快速而准确地捕捉要点,对关键语句有敏锐的反应能力。

听读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所听语言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对其内容进行品评,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听读过程要积极思维,边听边想,善于捕捉一些关键语句,筛选、判断出有价值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认识,或从关键语句的表面含义中探求言外之意。

3.要边听边记,加强记忆。

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所听内容,听读时可借助笔记等方法,边听边记,以提高听读效果。记录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将所听内容的要点、关键语句记录下来;②对所听的内容,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作较为详细的记录;③将一些听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供以后钻研解决。边听边记,可以始终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又能促进大脑的思维,加深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4.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学会听读的方法。

听读记叙性文章,首先要听清楚记叙的要素,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借助想象再现文中的生活图景和人物形象。如听老师朗读《变色龙》,我们要弄清楚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巡警、厨师等人物之间的关系,听清楚奥楚蔑洛夫先后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并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边听边展开想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听读说明性的文章,要听明白所说明的对象,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对那些以阐述事理为主的说明文则要弄清其中的因果联系。如听老师读《死海不死》这篇文章,要弄清死海不死的原因,理解了这一内容就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还要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要注意抓下定义的句子,体会文中所举的例子等等。

听读议论性的文章,要领会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听清楚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而陈述的理由。

听广播、讲演、报告等,主要应听清楚关键语句和要点,理解所听内容的中心。如听新闻时听清楚导语的内容就能听清楚中心。听讲演、听报告则要注意听清楚讲演者和报告人的发言提纲,即各层次的开头语句,注意发言人表示自己观点或主张的句子,注意发言人反复强调的语句等。

背诵

背诵是积累词汇、训练语感、学习语言的重要读书方法。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文(现代的和古代的)都可采用这种读书方法。

背诵的方法一般有下面几种:

1.文字数量少、难度小、意义联系紧凑的材料,可集中背诵。如背诵诗词或一些短小的文章,可集中时间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出来。

2.文字数量多、难度小的材料,可采用分段背诵的方法,即把文章分成几个段落,分别背诵,最后背诵整篇材料。

3.文字数量多、有相当难度的材料,可采用渐进背诵的方法,即先背一段,再背一段,然后把这两段串起来背,之后再往前进,直到全文背出来。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背诵较长的文章。

背诵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要好得多,除了读音和某些字形要强记外,其他方面都要尽量避免死记。如背诵文言文就必须先理解文章中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文章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再背诵,效果就好得多,否则事倍而功半。

2.及时复习,不断巩固。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一般新吸收的知识最容易遗忘的是开头三天,所以必须及时复习,不断温习,使背诵的课文不致遗忘。另外,背诵一定要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即不假思索,一气贯通全篇,否则遗忘的速度更快。

略读

略读就是迅速地浏览阅读材料,提纲挈领地了解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一种读书方式。它可以运用于各种学科各类书籍的广泛阅读,从而积累知识。在目前各类书籍、报刊杂志浩如烟海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读书方式博览群书、广收信息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