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节日漫画
16370300000011

第11章 外国节日(1)

新年是日本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休息时间也最长,他们称为“正月休假”。古时候,日本和中国一样,很重视阴历年,后来日本改用阳历,元旦就成为最隆重的新年。年前家家都要在门前搭门松。这一习俗是平安时代从唐朝传入的。当时中国把松树奉为公爵,视作吉祥树木。所以它在日本,还有迎神之意。不少人家的门楣上,还要缘用“裹白”编织物、桔子、草绳和白纸串等物。据说,松竹代表长青不老;桔子是橙色的,在这种情况下读音和“代代”相同,象征代代兴旺;草绳,日本人称“注连绳”,多挂于神殿、神门、祭场之上,有敬神招财之意;“裹白”是一种长白色叶子的植物,表示纯洁无瑕;白纸串则意味着净化与避邪。

另外,人们还常以龙虾作装饰品,他们认为龙虾象个弯腰驼背的老人,象征全家人长命富贵。

年前另一件大事就是准备具有日本特色的新年食品,其中最主要的是年糕和“杂煮”。年糕在日文里写作“饼”,是一种象征着幸运的吉庆食品。出于重视,日本人做年糕要选择好日子。他们通常在“晦日”(十二月三十日)做,如果这天没空,就会在二十八日做好。二十九日是绝对不能做的,因为“九”字与“苦”字发音相同,这一天做的年糕便会是带来痛苦的“苦饼”。新年菜肴中最重要的是“御节料理”和“杂煮”。“御节料理”其实是些煮牛蒡、鱼子、沙丁鱼干、海带卷、甘薯泥和栗子作的甜团子等极普通的食物。之所以用这些简单却又有象征意义的食品作节日菜肴,是出于求吉利的心理。杂煮年糕、山芋、红萝卜、青菜等烩于一锅,其意更为丰富。这些原料多是敬神的供品,又供多人食用,所以有同吃神仙之物的意思。这种菜还意味着快乐,其中的几片小萝卜表示家庭成员关系密切、和睦;小青芋有清除邪念的魔力等。

除夕夜,全家团圆,吃过年夜饭后即围坐守岁。夜半十二点,著名寺庙的钟声通过电视台传送到全国。钟鸣一百零八次,据说这钟声可以驱走一百零八个魔鬼。在钟声余音袅袅之中,人们互致新年祝愿,并一起就座,“番头”(一家之主)坐上席,两旁是家眷。“番头”先取出扇子,发表祝词,接着大家一起说祝词,然后分吃年糕,饮“神酒”--屠苏酒。

日本人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初诣”,即赶到神社或寺庙去作一年的第一次参拜,以祈求新的一年有个好的运气。祈祷时,要往殿前设置的箱子里扔点钱,算是向神佛捐香资,祈祷毕,人们往往花钱抽个神签,还可以买个“神矢”,让神明保佑自己平安度过这一年。

从初一开始,下属对上司、亲戚朋友及街坊同事之间便互相拜年,来来往往,十分忙碌。他们称之为“年始巡访”,并称元月头三天为“三贺日”,元月为“睦月”。各户都置签名簿及铅笔于户外,贺客留下姓名或插名片于薄间,表示来过。也有人去拜年时,准备许多条毛巾,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每到一家就送上一条。

互送贺年片,也是日本新年的一大特色。日本是世界上发送贺年片最多的一个国家。日本邮局递送贺年片的方法很特别。他们把年前所有的贺年片都集中在元旦那天送到收件人家中。

新年那天,人们坐在“蹋蹋咪”上欣赏那来自各方的各式各样的贺年片,忆往迎新,实在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贺年片起源于中国,但日本有一种中国没有的习惯,就是有亲属去世者不收发贺年片。这一习俗来自佛教。佛教主张服丧期间不去娱乐场所、不大声喧哗、不设宴席,而以寂静的心情和默默的行动祝愿故人冥福。

元月四日各机关、企业开始办公。这天就称作“仕事始”。各官署、公司均备有简单的酒菜,同事间相互举杯庆贺,女职员均穿上鲜艳服装,争妍斗丽,人们整天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朝鲜新年在朝鲜称为元日,时间在阴历正月初一。节日前夕,家家要洒扫庭院,张贴对联、年画,制做岁馔(年饭)和岁装(元日穿的新装)。元日清晨,男女老少穿上新装,先举行“茶礼”(即“祭礼”),祭祀祖先,接着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以岁馔相谢。

亲友们互相祝福。这些习俗与我国颇为相似,但他们还有两个特有的活动。其一是“送鬼”:年前扎好一个稻草人,把一些钱塞在里面,大年初一凌晨即把它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魔鬼,迎来吉星。其二是“烧发”:他们平常把梳头时掉落的头发都积存在梳妆盒内,元日傍晚,即将这些头发烧于门外,以此避邪驱瘟,祈求四季平安。

节日期间,人们还爱吃一种“药饭”。这种饭先将糯米稍稍蒸一蒸,然后拌入蜂蜜、栗、枣、松子、油、酱等,再蒸后即可食。因早先视蜜为药,故名之曰“药饭”。这种饭,也用于待客和祭祖。据说吃这种饭可使日子过得丰富而甜蜜。

越南早先,越南人的新年是不固定的,有时一个月一个月地轮流,有时又因喜好而定。如人们喜欢黑色时,新年就定在一月;偏爱白色时,就选在十二月;崇尚红色时,十一月又成了新年的伊始。后来我国太阴历传入越南,才逐渐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端。

越南各民族庆祝春节的活动丰富多采、各具特色。埃地族最热闹的是除夕联欢活动。这一天,除了聚会欢宴以外,还有各种精彩的竞技表演。如“射弩箭”:比赛时,靶子根据射者技术高低而定,可以是一棵树、一根草、一片叶子,也可以是一个抛起的瓶子、一只奔逃的鸡,最精彩的是在距离射者二三十米远的地方固定一把匕首,弩弦一响,迎面飞来的弩箭往往就会被匕首的锋刃一剖两半。又如“顶杵”:一个身体魁梧的青年,紧握一根舂米的木杵上场邀请伙伴比试。赛者各握木杵一端,用力相推,以前进者为胜。先是一对一,继而可一对二,一对三。如三个人还推不过一个人,那胜者就被认为是村寨中最有力气的人。晚上,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彻夜不眠。第二天清晨,以“标牛”的舞蹈把喜庆活动推到沸点:青年们一手挽盾牌,一手持标枪,跳着舞向一头拴在幡杵下的雄牛刺去。随着鼓声愈益激越,舞蹈动作愈益迅猛,直到把牛刺死。这项活动要求在日出前完成。

京族人春节最喜好的是赶庙会。庙会上,五里八乡的长龙队、狮子队争相竞技,场面十分热烈。人们还进行猜谜、对歌、一只手捉泥鳅等许多游戏,其中最有趣的是妇女的煮饭游戏。

她们先比赛跑步取水、点火、舂米,然后用同样的水、柴和米比赛谁先把饭煮熟。这种比赛有时在水上进行,那就更有意思了:赛者先比赛吃甘蔗,看谁吃得快、嘬得干,然后用甘蔗渣作燃料烧饭。做饭时,还要同时照料一个孩子,看守一只青蛙,不能让它跳到水里。这样,谁最先把饭做熟,谁将被认为是这一年里最吉利的人。

柬埔寨以释迦牟尼诞生为纪元,每年佛历五月,公历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为新年。新年期间,所有寺院都悬挂着佛教的五色旗帜和白色的鳄鱼像旗。人们穿着节日盛装,熙熙攘攘地到寺院朝拜,并在长老们的指点下,在寺院周围筑起五个或七个沙丘,以此预祝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缅甸缅甸钦族的新年在公历十月间,有些地区称之为“跨朵节”。“跨朵节”原来是一种宗教仪式。举行仪式期间,祭司们洒水焚香祭祀善神,祈求神灵保佑全村老幼吉庆平安。后来,逐渐演变为新年。钦族人认为,节日期间,只有全村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地过一个大团圆节,在新的一年里才可能身心愉快,万事如意。因而,每到过节时,全村寨家家户户都会慷慨地尽其所有,把自家的米、豆、鸡、猪、牛、米酒等贡献出来,供集体享用。男人们扎彩楼和敲锣打鼓,女人们则承担做饭摆宴和招待客人的任务。欢宴完毕,全体村民,尤其是青年男女,要携手歌舞,热闹通宵。克伦族的新年在缅历十月初一。在这一天,他们把自己收获的豆、米谷、蔬菜、果品等东西做成美味佳肴,拜敬父母。然后,邀请亲友来家里聚餐。同时,他们把一年的粮食储存到粮仓里,并为这一年死去的人进行火葬,以告慰亡灵。

泰国泰国人在新年时通常举行规模盛大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跑象拾物、象跨人身、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

新加坡农历除夕夜,孩子们都有守岁的习惯,一般要到午夜家长们祭毕神灵、祖先,放了鞭炮后才去睡觉。春节的第一天是小辈给长辈拜年的一天,也是孩子们的“红包”日,他们将从长辈那里拿到“红包”--压岁钱。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大街和乡村里,都有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作精彩表演。

新加坡人很多,他们有着诸多独特的习俗。除夕夜,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家吃团圆饭,散居的家庭各成员都要设法回家团聚。孩子们一定要守岁,因为那样会延长他们的寿命。出于对幸运、富裕、和平和长寿的向往,他们在新年期间有着种种的吉祥比喻和禁忌。往往在贺年片上画一盘苹果、画一池荷花和游动的金鱼,因为苹果有和平之意,荷花既意味着和平,又有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洁,鱼则因和汉语的“余”同音而成为富裕、吉利的象征。

因此,他们在新年也特别讲究吃鱼,而且把鱼和蔬菜分别盛在圆碟子里,放调料搅拌时,一定要做着向上搅调的姿势,象征着事业的上升、发财和幸运。鉴于幸福之道四要素中“幸运”最未可知,他们多数人家中都贴一个红色金底的“福”字,贺年片上也常常印着振翅飞翔的蝙蝠。家中要悬挂红色小旗,以表示自己的信念。他们还习惯在春节期间吃桔子,其源在桔是“吉利”的吉的谐音。另外,大年初一,扫帚必须都收藏起来,绝对不许扫地,否则好运气就会被扫掉。

菲律宾新年定在十二月底的一天。因为他们的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为创导独立运动而在这一天就义。所以这一天也称为“英雄日”。这天,马路上彩楼林立,各地的群众沿街歌舞游行,鼓乐喧天。节日活动要持续六、七天。

印度尼西亚新年期间,人们穿着节日新装访亲问友,互致节日问候,并借此机会反思过去一年的言行,检讨自己的过错,请求对方谅解,互祝进步。巴厘岛上的新年活动持续10天。新年前两周,当地居民纷纷忙于用染了色的大米做成两米长的柱子,供“上帝”享用,过完节,人们把柱子取回吃掉。据说,“上帝”会因为亲眼见了这些柱子而感到欣慰。

印度新年的时间在公历三月中旬。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的图画。从元旦凌晨开始到午夜为止,有些地区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年。元旦这天,人们早早地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去给老人和亲友拜年。见了面,道了喜,就互相把红粉涂在额头上。年轻人则喜欢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们身上,表示新年红火、吉利。新年的前五天,各地都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的戏剧,史诗中英雄角色的扮演者要与纸扎的巨人“作战”,用点着火的箭射中它。一旦纸扎巨人着火烧毁,观众便高兴地欢呼起来。

有趣的是,印度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据说是感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有些地方则在新年期间进行比武格斗,胜利者一举扬名,成为姑娘们追逐的对象。

巴基斯坦新年在公历3月中旬。这一天,人们手拿红粉包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年轻人则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表示新年大吉大利,抬头见喜。

尼泊尔新年在每年四月,也称光明节。每逢节日,人们要沐浴,穿上节日盛装。载有神像的花车在街上巡逻,接受人们朝拜。神像的脚边放着国王的宝剑。人们尽情欢乐,整整一周享用美酒佳肴,妇女则要恭恭敬敬地为客人斟酒上菜,并唱歌助兴。节日期间,一些年轻妇女见了带水罐的男人便绕道而行。

阿富汗新年来临,人们互相登门道贺,说声“萨拉姆”(祝福之意)。政府为了进行绿化,鼓励发展畜牧业,曾特别将阿富汗新年这一天定为农民节,在首都和各省市中心举办植树和良种牲畜展览比赛,优胜者可获奖金和奖品。在阿富汗北部牧区,每逢新年,人们就举行紧张激烈的抢山羊比赛。比赛分两队进行,先把猎物扔进得分圈谁就为优胜者。

不丹这一天,人们举行大规模的驱鬼避邪活动。寺院的喇嘛,一个个都装扮成“大神”:或是面目丑恶的牛头,或是奇形怪状的鸟兽,一面到处游行,一面诵经跳舞。他们坚信,这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平安和幸福。

伊朗伊朗的诺鲁兹节(春节),在伊朗历元月一日至十三日(相当于公历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初)这段时间。它是伊朗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节日。“跳火堆”是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所以“诺鲁兹”也叫“跳火节”。跳火堆在一年最后一个星期三的晚上举行,故俗称“跳火的星期三”。

夜幕降临后,人们纷纷来到室外,聚集在干柴旁。随着火光的升起,男女老幼一个接一个地跳火堆。小伙子们腾空飞跃,姑娘们步态轻盈。一、二岁的婴儿也由妈妈抱着跳过,四、五岁的则由爸爸挟着一“飞”而过。最活跃的要算七、八岁的孩子们了,他们就象小松鼠一样在火堆上跳来跳去。人们不断向火里加柴。跳呀,笑呀,口里还不断地重复一句话:“你给我红润,我还你蜡黄!”希望自己腊黄的脸红润起来,似有消灾祛病、辞旧迎新之意。跳火堆的来历据说和伊朗古代的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有关。该教认为新旧年的分界线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二的正午时分,星期三是新年的第一天,这天晚间便点起火堆进行庆祝。后来,这个习俗也被罗马人、阿美尼亚人和土耳其人所仿效。

跳火堆结束后,少女们披着面纱,三三两两,一边敲着小银勺,一边哼着小曲,结伴到左邻右舍索取糖果,名曰“讨吉利”。他们还在隐蔽处听路人说话,以听到的第一句话来卜算一年的吉凶。除夕夜全家欢聚,吃“团圆饭”。桌上放着古兰经、伊斯兰教什叶派鼻祖阿黑的画像,及象征光明、诚挚、前程似锦的镜子、蜡烛、彩蛋和金鱼,饭菜很丰盛,但必须摆上豆苗或麦苗、苹果、醋、蒜、香料、麦芽糖和金银币等七样东西,它们象征着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生活充满甜蜜。蒜表示驱除恶魔,金银币表示招财进宝。这七样东西波斯语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称为“哈夫特辛”。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贺年。正月十三的郊游是“诺鲁兹”的最后一项活动。伊朗人认为“十三”是个不吉祥的数字,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这一天郊外的公园绿野,游客如云。家家烧茶饮,烤羊肉,香味扑鼻,炊烟袅袅。姑娘们则远离人群,跪在清雅幽静的草丛中打草结,祝愿觅得如意郎君,结出甜蜜幸福的爱情之果。

土耳其有些地方,习惯借宿度年端。除夕日,人们吃过午饭把家里收拾停当后,便携儿带女到预先约好的亲友家去借宿,在那里度过一年中的最初日子。

苏丹元旦是狂欢日,举办各种游戏、歌舞等文艺活动。最独特的是,这一天必须是老年人跳舞,而青年人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