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雨巷-戴望舒诗选
16383200000007

第7章 望舒草(3)

秋风萧瑟,木叶渐下。秋天的清冷氛围更容易让人敏感多思,情感变得细腻婉转。一点点的凋零都能引起诗人寄寓深沉的慨叹。诗中苍老的秋蝇代表了生命将尽的衰弱,在已然到来的迟暮前试图再走几步却终究无奈垂下沉重的双翼。虽然还保留着对于昔日活力的美好回忆,但这份回忆使得现在的哀愁更添了一层悲伤。

夜行者

这里他来了:夜行者!

冷清清的街道有沉着的跫音,

从黑茫茫的雾,

到黑茫茫的雾。

夜的最熟稔的朋友,

他知道它的一切琐碎,

那么熟稔,在它的熏陶中,

他染了它一切最古怪的脾气。

夜行者是最古怪的人。

你看他走在黑夜里:

戴着黑色的毡帽,

迈着夜一样静的步子。

夜行者的特质被描述得充满了黑夜的气息,抑或是,夜行者就是夜本身?冷清清的街道、黑茫茫的雾。大概也只有夜行者才能知道黑夜的“一切琐碎”吧。戴望舒用诗歌的语言,将夜和夜行者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在诗歌的最后一节,我们甚至能看到“他”的样子,怪诞中透露着优雅的气息。将自己沉入到诗人所描述的世界之中,体会那暗夜的一切,是一种令人着迷的探险。

微辞

园子里蝶褪了粉蜂褪了黄,

则木叶下的安息是允许的吧,

然而好玩弄的女孩子是不肯休止的,

“你瞧我的眼睛,”她说,“它们恨你!”

女孩子有恨人的眼睛,我知道,

她还有不洁的指爪,

但是一点恬静和一点懒是需要的,

只瞧那新叶下静静的蜂蝶。

魔道者使用曼陀罗根或是枸杞,

而人却像花一般地顺从时序,

夜来香娇妍地开了一个整夜,

朝来送入温室一时能重鲜吗?

园子都已恬静,

蜂蝶睡在新叶下,

迟迟的永昼中,

无厌的女孩子也该休止。

爱情不可能永远都是“水深火热”的,不可能或者如胶似漆或者伤痛欲绝,生活毕竟是生活,手牵着手平静淡然地走着,或偶然有点小矛盾小怄气,这才是生活的常态。戴望舒对施绛年的热恋,中间就夹杂着这样的“微辞”。不过诗人就是诗人,生活中这些看似一地鸡毛的东西,在诗人的妙笔之下,照样能散发出美丽和诗意的光辉。戴望舒对于“女孩子”施绛年的“微辞”,在于她总是“不肯休止”,在于她太过“好玩弄”,在诗人需要“恬静”与“懒”的时候,她不能如“新叶下”的“蜂蝶”一样安静下来,这让诗人觉得有些不耐烦,所以通过这首诗,发出了“无厌的女孩子也该休止”的愿望。

妾薄命

一枝,两枝,三枝,

床巾上的图案花

为什么不结果子啊!

过去了:春天,夏天,秋天。

明天梦已凝成了冰柱;

还会有温煦的太阳吗?

纵然有温煦的太阳,跟着檐溜,

去寻坠梦的玎吧!

题目早已揭示主旨,却又在接下来的诗篇里转开笔锋。不需要哀怨凄切地直面诉说,只用婉转的几笔就勾出失去爱情的女子的怅惘悲凉。诗歌通篇笼罩在一种凄清的氛围里,在孤乏花枝的伴随下度过长长短短的寂寞与空虚。虽是怨念满怀,却依然是有所节制,哀而不伤,令人难忘。

少年行

是簪花的老人呢,

灰暗的篱笆披着茑萝;

旧曲在颤动的枝叶间死了,

新锐的蝉用单调的生命赓续。

结客寻欢都成了后悔,

还要学少年的行蹊吗?

平静的天,平静的阳光下,

烂熟的果子平静地落下来了。

这首诗用寥寥几笔勾画出了生命尽头的安静氛围,然而诗中却没有因即将离开人世而带来的忧愁凄凉。平静的阳光下,老人在硕果累累的树下安详地等待生命的最后时节。少年蓬勃的朝气与披着茑萝的灰暗篱笆并没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他们都是生命必然的一部分,只是在经历时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绪。只要向往还在,生命的长度就无法由时间来定夺。

旅思

故乡芦花开的时候,

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

粘住了鞋跟,粘住了心的征泥,

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

栈石星饭的岁月,

骤山骤水的行程:

只有寂静中的促织声,

给旅人尝一点家乡的风味。

天涯游子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一定是他的家乡,而在奔波之后突然碰到一点家乡的味道,则更是容易勾连起怀乡的情思。诗的第一节用清凌凌的语言勾勒出温馨的画面,芦花开如雪,巧手温柔的拂拭一直藏在心间。就这样倚靠着骤然到来的乡情,暂停脚步,在寂静的夜里,宛如重回儿时的窗前,聆听蟋蟀的声响。

不寐

在沉静底音波中,

每个爱娇的影子,

在眩晕的脑里,

作瞬间的散步;

只是短促的瞬间,

然后列成桃色的队伍,

月移花影地淡然消溶:

飞机上的阅兵式。

掌心抵着炎热的前额,

腕上有急促的温息;

是那一宵的觉醒啊?

这种透过皮肤的温息。

让沉静的最高的音波

来震破脆弱的耳膜吧。

窒息的白色的帐子,墙……

什么地方去喘一口气呢?

这首诗写的是“失眠”。夜已沉静,然而脑海中还是走马观花式地热闹地跑过一个个“爱娇的影子”。可这影子也是“短促的瞬间”,甫一出现随即消失,其亮丽与迅捷一如“飞机上的阅兵式”。在这失眠的状态中,诗人不禁用手摸摸自己的额头,觉察到心跳急促,失眠啊,使“这种透过皮肤的温息”也让人无奈。这样的境况让诗人难以忍受,还不如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来震破脆弱的耳膜”,把自己从迷糊的失眠中彻底惊醒,当然这声音并没有到来,失眠依旧。就这么眼睁睁地睡着,感觉那白色的帐子和墙都让人“窒息”,让人想要逃避、想要喘息。啊,这不寐,这失眠,是为了谁?大概,还是为了那从脑海中闪过的“爱娇的影子”吧。

深闭的园子

五月的园子

已花繁叶满了,

浓荫里却静无鸟喧。

小径已铺满苔藓,

而篱门的锁也锈了——

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

在迢遥的太阳下,

也有璀璨的园林吗?

陌生人在篱边探首,

空想着天外的主人。

游园却逢主人不在的情景,古代的诗人也写过这样的诗句。古人遗憾于春色难觅,却又邂逅一枝斜出的红杏,从细微处窥见处处皆有春意。这首诗里的访客,同样有着寻景不遇的遗憾,但却笔锋一转,遥想到主人现在的所在,是否也有满园盎然的绿意?这样一来便是另一重深意,打破了原有的抒情范畴,重建了另一个想象无限的世界。

士为知己者用,

故承恩的灯

遂做了恋的同谋人:

作憧憬之雾的

青色的灯,

作色情之屏的

桃色的灯。

因为我们知道爱灯,

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为供它的法眼的鉴赏

我们展开秘藏的风俗画:

灯却不笑人的风魔。

在灯的友爱的光里,

人走进了美容院;

千手千眼的技师,

替人匀着最宜雅的脂粉,

于是我们便目不暇给。

太阳只发着学究的教训,

而灯光却作着亲切的密语,

至于交头接耳的暗黑,

就是饕餮者的施主了。

任何平凡的所在都能成为诗人内心思想的载体,而恰恰是平时普通到极致的事物,往往更容易被赋予多一层的含义。灯,是我们视之如不见的普通之物,然而在作者的笔下,灯成了“恋的同谋人”,灯的光是“友爱”的,灯不同于太阳,人们在灯光下,可以“作着亲切的密语”——在灯光之中,人们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隐秘的氛围促成了熟稔的感觉。诗是一种“眼”,通过“诗之眼”,人们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不同的世界也许是激荡的情感、痴缠的恋情,也许只是平平淡淡的物件。感谢诗人,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么美丽动人的“灯”。

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在这首诗中,寻梦者可以说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在长河里寻找着醉人的梦境;寻梦者也可以说是这世上一切有希望和有追求的人的写照,在寻找一个生命的理想。梦境是复杂而美妙的,如同一生的追求那样光鲜夺目。尽管这样终其一生的寻觅也不一定能找到那“金色的贝”和“桃色的珠”,但是在此漫长的路途中,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憧憬和甜美的幻境。又有什么遗憾呢?

乐园鸟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

昼,夜,没有休止,

华羽的乐园鸟,

这是幸福的云游呢,

还是永恒的苦役?

渴的时候也饮露,

饥的时候也饮露,

华羽的乐园鸟,

这是神仙的佳肴呢,

还是为了对于天的乡思?

是从乐园里来的呢,

还是到乐园里去的?

华羽的乐园鸟,

在茫茫的青空中

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

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

可以对我们说吗,

华羽的乐园鸟,

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

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飞翔是幸福,还是枷锁?此中答案并不是诗人所在意的,失乐园后的世界,才是诗人的落脚所在。一只乐园鸟,成为诗人思恋和追问的对象。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每个尘世中仰望那虚幻的所在的人,都会如作者一般不停地追问乐园鸟,问那乐园何在,问那乐园境况如何?在这种执着追问的背后,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人间、天堂的哲学思考,也揭示了乐园——理想对人类永恒的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