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16403000000002

第2章 研究日本的缘起(2)

人类学家的这些研究模式在研究日本的问题上也同样需要。我们已经知道,在文化上,美国和日本之间有着根深蒂固的不同。有些比较极端的说法甚至认为:只要是美国人去做的,日本人必与之相反。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如果绝对认同这样的说法,认为我们与日本有着离奇的差异,我们将不可能真正地了解这个民族。这样的认识是危险的。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会通过自己的经验向世人证明,即使有着非常离奇的差异,也同样可以做到理解这种文化。我们与其他社会科学家相比,会从一种有用的角度来着眼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之为自己服务,而从来没有把文化之间的不同看成一种“负值”。越是有着离奇差异的制度和文化的民族越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人类学家相信每种文化影响下的生活方式,都不是本该如此,而是有自己的形成原因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会只对一些少数特殊的事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而是尽可能全面地分析每件事物。我们以往在研究西方各民族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因为没有进行比较文化学的训练,而常常忽视研究对象的行为。比如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遵行的细小习惯或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公认看法等等,都被忽视,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再进行详细的研究。然而,一些微小的习惯或者价值观正是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力或许是某个国家强迫一国签订的各种条约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现在,人类学家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日常琐事的研究,因为,这些日常琐事是完全不同于他的国家同样的事物的。如果一个人类学家希望自己能够理解某一部落中的最恶毒或者最胆怯的行为,除了要了解这种行为发生的环境以及他们这种行为的本身,还应该通过大量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只有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之后,你才能够明白为什么这样的行为被视为大奸大恶。这些问题,在研究所谓文明民族的过程中通常是被人忽略轻视的。事实上,对这些细节的关注是真正了解某种文化形态的关键,人类学学者懂得怎样去挖掘这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在研究日本的问题上,观察细节的要点同样不可或缺。人类学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或者学习来的,不管这是一个原始部落还是一个拥有先进文明的民族。即使存在着一种十分奇怪而难以让人理解的行为或意见,这也同样是源于他们以往的生活经验。要想证明这一人类学原理的正确性,只有通过高度注意一个民族在生活中的琐事或者行为,才能够有充分的证据完成这个证明。我们都是在日常细节中学习生活的,当我对日本人的某种行为感到十分困惑时,我的专业告诉我,在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奇特行为背后一定有一种普通日本人的普通生活习惯在起作用。随着我的研究继续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关注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细节意义重大。或许因为专业的训练,我自己非常肯定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即:在微小的各个孤立行为的背后,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的联系。因此,对于一个由很多种单项行为组成的整体模式,我向来都十分重视。

社会中的人必须为自己的生活做出一些设计,一些被自己认同的处事方式或者评价方式会成为这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基本准则。即使这些方式对他有很多限制,他也会把这些结论性的方式融入到自己所处民族的统一体系中去。接受了这些价值体系的人们,在他的生活中便不会同时用与此价值体系相反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不然他的生活就会陷入混乱和不便。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与思维尽量与自己认同的价值体系保持一致。认同这个价值体系的所有人因此便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了各种相同的理由和动机。只有存在这种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和谐一致,才不会让这个体系瓦解。

他们就会像互相咬合的齿轮一样,将自己的经济行为、家庭生活、宗教仪式以及一些政治行为联系在一起。如果其中的一个部门或群体出现了相对于其他部门或群体更加激烈的变化,那么在这个价值体系下的其他部门或全体会因为共同的价值体系而受到压力,也正是这种压力才使得所有体系下的成员的行为、思维趋向一致。

但是,研究一个有着统一体系的文明,并不仅仅需要观察他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行为的一致性,还需要对于其文化信仰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中,人们对于权力的运用不仅只是在这个部落或社会的经济行为及与其他部落的交往方面上表现,还表现在他们的各种宗教活动中,所以一些原始部落中,掌握权力的人往往是被部落成员认为有着灵异色彩的祭司。不过,随着后来的发展,一些经济、政治方面的权力以一种更加清晰的形式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教会也就不再继续用神秘的方式维系自己的权力,它们退出了权力世界。当然一些拥有文字的文明,会有古老世界的记录,只是流传下来的文字,其原有的意义已经改变。宗教教义、经济活动和政治行为,并不能完全清晰地区分开来,它们总是互相交流和影响,难以隔断彼此的联系。总之,社会文明中的各种构成因素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研究者们只有把自己的调查和分析涉及到包括经济、性生活、宗教甚至婴儿教育等等领域,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在这个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事情。人类学家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某个生活模式中有效地提出假设或推测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有意义的研究;才能用政治的、经济的或是道德的术语来表述这个民族,理解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所以,我的这一着作并不是专门探讨日本的宗教、经济、政治或家庭的书,我只是要探讨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它并不针对具体的事件而是描述日本人生活方式的寓意,这是一本研究日本人怎么成为日本民族的书。

在二十世纪的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里我们要面对的一个障碍就是在我们的脑海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偏颇的研究观念,与日本人怎么成为日本民族这个课题一样,美国人怎么成为美利坚民族,法国人怎么成为法兰西民族,俄国人怎么成为俄罗斯民族等等的课题,都会因为我们有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和有些偏颇的研究观念而使得彼此产生误解。或许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造成不同民族间有所差别的细微因素,但我们却误解这是民族之间难以调解的分歧。我们忽略了一个民族的行为是基于这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和不断传承、修订的价值体系才形成的,而我们却奢望与这样一套与我们的习惯有着很大不同的行为方式讲求共同的目标或者普世价值认同。我们好像从来不去寻找机会去设身处地地了解一下他们的习惯和价值。其实只要我们真的去了解,我们就能够发现,一些我们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也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因为在这种行为方式背后是我们根本并不了解的另一种含义。

每个民族关于本民族的思想和行为的一些观点和评论是难以完全可信的。任何一个作家在记录自己的民族时都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就像我们拿着特别的镜片观察生活,不同民族的作家所用的镜片都是不同的。更为重要的是,进行观察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观察是通过自己带有民族色彩的镜片进行的。他们只会把自己眼中看到的一切认为是上帝合理的安排,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你不能指望一个戴眼镜的人说清楚自己的镜片会对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与真实的事物之间有多少不同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个民族对他们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也就不能绝对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