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16405700000004

第4章 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1)

在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搜集信息、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各学科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增进与他人合作和交往,共同探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总结出有巨大价值的科研成果,只是要求学生在亲身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得出独特的、有创新性的理解。但是研究性学习不等于“放之不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并没有脱离学生群体,反而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在知识探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因此,教师科学的指导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

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及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许多学生因缺乏必备的科研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感觉到无从着手或打不开思路。真正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时候也存在着操作不规范、方法不科学或方法单一的问题。特别是高中学生,接受了九年的传统教育,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思维定势。还有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心理承压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科研方法、科研思维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基础知识指导

基础知识指导包括科研基础知识指导、专业背景知识传授和学科知识的渗透。基础知识指导应着重于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但是不能把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所要用到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需要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即使是向学生推荐相关信息,也不要把信息直接给学生,而是指出获取这些信息的主要途径,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

二、研究方法指导

研究方法的指导包括常用科研方法介绍、信息搜集和分类别、分层次指导、科学性指导等内容。首先,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社会调查法分为: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街头观察和采访、现状调查法、发展性调查法、相关性调查法、因果关系调查法等多种类型。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用最合适的办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在选题阶段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教师更要对学生作出及时而准确的指导。

在信息搜集和分类、分层指导方面,教师在信息整理加工上要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探究实施阶段,更要对信息进行及时(至少一周一次)的整理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便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由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作为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三、思维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数千年的文明史既铸就了中华民族富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优于形象、长于视觉、注重整体、擅长文学,但也留下了沉重的思维包袱——封建性、保守性、盲目性、从众性。加上应试教育注重学生单纯接受,忽视自主思索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缺失。传统教育的思维训练同样存在着许多误区:许多正规教育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一直偏重于进行求同思维、演绎思维、左脑思维、言语思维、协调性思维的训练,有的甚至是在进行教条式的、两极化(非黑即白)的思维训练。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许多学生思维刻板、盲从权威和教师、过分追求确定性、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思维模式。此外,学生的科学批判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协调思维能力也不高。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转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大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能急躁,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四、心理承压素质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热点,去尝试解决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一受到挫折就会心灰意冷;而一些只关心学习成绩,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热情;习惯了个体竞争的学生,则一下子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团队合作要求。这些都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造成的不好的影响和心理偏差。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指导: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以培养学生耐挫力和意志力;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关注社会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的人文情怀;通过对集体研究成果的肯定让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指导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一、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问题

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校外进行实践活动,即使在校内活动,也是分散的自由活动。这与偏于管理的传统课堂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防止学生“借调查之名,伺机偷懒、逃课”。要做到对学生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在活动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计划并作相应的安全论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活动计划提出建议,使活动计划尽量周密,活动任务布置合理、到位。活动过程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对其组织、管理计划可作适当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检查活动记录和心得及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并作活动效果评价。活动中应尽量做到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畅通,以便较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思路引导和疏通

选题方案只是指明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向,在探究实施阶段应该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及研究对象的新发展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产生新的创意和研究成果,使研究思路不断地得到新的拓展。实际上许多研究思路就是在进入实施阶段,学生真正接触到大量的主题材料后引发的。一些同学死抱着选题时设计的方案,往往会进入研究的死胡同,使实施阶段无法拓展和深入。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思路疏导,使学生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开启创造与想象的思维之门。

三、学习小组内的分工、协作问题

由于学习小组内不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许多学生即使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也不知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组内的一些骨干学生就成了他们的依赖和推诿工作的对象,因此出现了少数人干活,多数人旁观的现象,整个探究活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也不可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特别是到了探索正式实施阶段,研究的工作量较大,小组内相互依赖、相互推诿的现象,会严重影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教师要把职责按照个人特长和兴趣分工到人,并制定具体的岗位分工细则,使每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基本工作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小组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得以有序地开展。

四、成果评价问题

研究性学习不仅对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学习过程评价内容主要有:小组成员出勤率;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学习小组内的团队合作精神;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度;各种书面材料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完成教师要求的程度;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与收获等。实施过程评价是研究性课程区别于只注重结果评价的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师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基本工作。过程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以评价学生的科研精神与态度、学习的体验与收获为主;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研究学习的开展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体现这些基本的人文精神,不要使过程评价异化为过程中的阶段结果评价。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的具体实施

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师、学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性的教学,下面主要介绍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的具体实施。

一、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

(一)认清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对资料、信息需求的差异性

研究性课程在选题、实施和得出结论等阶段都要进行资料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这三个阶段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选题阶段主要是尽可能地从多途径搜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比较、分析、判断,发现并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其搜集资料和信息的方式是开放的、发散的;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主要是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搜集的资料要有针对性,更注重相关研究点的挖掘,能够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结题阶段属于资料的归纳整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遴选和提炼,以使材料更能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课题。

在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实现从选题阶段到实施阶段的过渡。实施阶段的资料搜集是为归纳和论证研究结论服务的,然而,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科研意识和必要的知识储备,导致学生更易于接受选题阶段时的那种开放式的搜集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仍只重搜集资料,而疏于对资料进行有效整理和提炼。最后,到结题时,学生面对一大堆资料不知如何使用,有的甚至就先拟出结论,再围绕结论去整理和提炼有用的资料。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使资料失去了最重要的启发、纠偏、验证结论的作用,成为一种负担,而且完全违背了课题研究的初衷。因此,在刚进入实施阶段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拓宽收集渠道,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搜集,指导学生学会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整理出有价值的资料,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为此,教师可开设一系列的专题讲座,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实施阶段的研究。

(二)指导学生提炼资料和信息的价值性

指导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最重要的是指导他们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剔除无价值资料,提炼最有价值的资料。那么什么样的资料才算是有价值的资料呢?总的来说,有价值的资料就是对研究有所帮助的资料,能解决问题和支持结论的资料。它包括:支持结论的调查报告及数据;支持结论的实验报告及数据;对课题中提出的问题有指导意义的资料;能印证课题观点的权威论述;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能启发思考,促成创新的资料。要真正提炼出资料的价值,应该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

1.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整理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搜集资料要围绕研究的中心课题和预想的研究成果,按照既定实施方案进行有针对性地搜集,并及时加以分类整理,确定资料的价值和使用方向,避免盲目搜集、不知所用的情况。

2.资料的搜集整理要与研究的进展活动密切配合。要做到研究前搜集资料,研究中运用资料,研究后整理资料。在搜集、运用和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资料价值的认识,明确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重复的要加以提炼,哪些是薄弱的要加以补充。资料有助于开启学生研究的思路,研究有助于鉴定资料的价值。

3.思考资料的潜在价值。搜集来的资料是原始的、零散的、无序的,如何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去挖掘它们的潜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同样的资料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价值并不一样,对于不会思考与挖掘的人来说,好的资料也毫无价值,那就是死资料。相反,善于思考与挖掘的人则不但能发现资料的价值,而且能很好地为我所用,赋予资料以新的利用价值,这本身就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三)指导学生注重资料的科学性

有价值的资料必须是科学的。在如何把握资料科学性的问题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教师要要求学生对每份资料写出详细、可靠的信息来源;概念要在查阅辞典、百科全书后作出准确的界定等。

研究程序的科学性:如调查访谈时,要按一定的科学程序展开,尽量做到调查结果的客观。

结论的科学性:如分析推理要合理,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等。

为了便于资料的保管、查阅、分析提炼和查漏补缺,教师在研究实施阶段的资料整理加工上要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如必须制作一份完整的资料目录,资料规格要统一,并按一定标准分类。对资料必须进行及时(至少一周一次)的整理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也应要求学生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作为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一)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所谓“最合适的方法”与“不合适的方法”,并不是从绝对意义上讲的。因为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的主题和形式、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研究过程的开展情况。在研究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哪些方法对课题研究最有效,就选择哪些方法。某种研究方法相对于特定的课题目标而言,是好的方法,是最合适的方法,但相对于另外的课题目标而言,可能就是不好的方法,不合适的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来选择和判断。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呢?一般地说,指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