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轨迹--雷锋之歌
一三月,灿烂、辉煌的春天,有热情的火在广袤的大地上席卷,有雷鸣般的声音在召唤……
呵,雷锋,人们熟悉你的笑容,热切盼望春燕如期归来。其实你并没有离开我们,一直置身于共和国大步行进的队列中。
你像一丛奋然开放的鲜花,滤净空气中分贝过量的噪音;我们每天都接受你微笑的询问,白荷世界容不下一点灰尘。
跟你在一起,就会变成火,就会变成钢;或者凝成晶莹的露珠,在清晨闪闪发光……
啊,雷锋,你闪光的日记即使再次熟读,也会唤起人们璀璨的回忆;大海的怒潮即使成为未来,也会在礁石上镌下你青春的风采。
二人生应该有一种选择、一种信念。我们选择奉献。选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选择默默吐丝给人温暖的春蚕。
呵,雷锋,你平凡而动人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奉献是平凡无言更要披肝沥胆。为了明天,我们挥洒奉献的热汗.用勤劳智慧把希望的火炬点燃。
生命是一个过程,是向前、向上的过程。每一个日子,都是一层坚实的台阶。有的台阶上开满了鲜花,有的台阶上长遍了绿树,有的台阶上缀结着硕果,有的台阶上厚铺着冰雪……
呵,雷锋,如果在边远的乡村,有一柱红烛光明。那就是你的火种。点燃它透明的烛芯;如果在璀璨的星空,有一颗闪光的星星,那就是你的汗珠,凝成它闪光的生命;如果在汹涌的海上,有一名无畏的水手,那就是你的信念。
铸就他不屈的灵魂……
三你一生辉煌的轨迹,闪耀在一本书里;一支支歌从你日记里飘出,编织我们理想的天空;你短暂的生命之光,使我们思想的原野盛满着鲜花和露珠,生长阳光和粮食。
呵,三月春风,吹来了一路翠绿和微笑,一路粉红的欢愉。实实在在的直爽,坦坦荡荡的开阔,渗出嫩绿的季节,淌着乐悠悠的小河,溢出浓浓的醇香,荡着暖生生的欢歌……
呼唤真诚
为人处事,最珍贵者,莫过于真诚。真诚即真实与诚实。真实是客观的再现。如同一泓清澈见底的潭水,映照其间的形象与客体往往等同无异。诚实却含蓄和深邃多了,因为它反映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需要心灵与心灵相撞击,而产生真诚的火花。也许正因为它不客观直露的缘故罢,通过精神机能的过滤、辨析、思索、理解后,折射出来的难免夹杂一定的主观色彩。
我们需要真诚,因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个准则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根深蒂固过。还是在孩提时,我们就受过种种做人要真诚的教育,并不断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长大成人具备了扳起面孔教训别人的资格后,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过自己的子女。记得小时候,曾因调皮砸碎了人家的玻璃,众孩童见状一哄而逃作鸟兽散,而我却乖乖地呆立原处,等待接受主人的训斥和责骂。那低头无语、泪流满面状尽管可怜兮兮.但却是一种见错敢认的诚实。
童稚无邪,童心纯正,我们曾引以为荣。
再拿过去的单纯来衡量现在的童心,讲诸如此类近似落俗的故事,往往要引起孩子们的讥笑。有次为上二年级的儿子检查作业,发现有明显的不该发生的错误,当指责他粗心时,儿子却神秘地告诉我,那是故意。因为每天到校后都有小朋友借去抄袭,待归还之后自然要改回来的。问其何故,答曰:老师每天都在黑板公布得分,为了保证天天名列榜首。而对儿子的一脸真诚,我一时瞠目无语。
谈不上是进步还是倒退,现实中往往有很多事情逼迫你去违心地适应。既然从小学时就潜伏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杀机,儿子为了顺应和适应,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悖谬。细细思索起来,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始于真诚却悖于情理,如同动物为自我保护而作出的条件反射。笔者算是操笔小吏吧,多年伏案劳作,孜孜不倦,但随手翻阅自己生产过的官样文字,触口可及“在××正确领导之下”、“本单位形势一片大好”;讨论发言,张口即是“我们要以××重要讲话为指针,抓紧贯彻落实”云云,明知这是虚套和废话,却又不得不如此刻画,否则将触怒领导,难以过关。想来惭愧。为了适应和顺应,也学会了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戴着假面具做人,而且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自在。
麻木最为可悲。学孔繁森的事迹,我们常常汗颜。
如果心底无私,乐于奉献,如果坚定了生活的信念,我们便会正确对待生活对我们的理解和误解。尽管生活中存在种种悖谬和颠倒,尽管天长地久,圆滑与世故已成为一种惯性和积习,但是热爱真诚,追求真诚仍然是众望所归,蓬勃向上的主流。只要我们拥有共认的准则,那么真诚就将会永远存留在我们的生活中。
崇尚俭朴
提出这个焦点,是由于阅读了在报纸一角的一则小消息。这则消息介绍:香港大学社会研究中心调查结果表明,香港四分之三的青少年有储蓄习惯,一半以上的青少年懂得量入为出,节约用钱。
简朴、节约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域都是值得提倡的美德。而今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渐充裕,使越来越多的同学渐渐远离、甚至遗忘了这种美德。主持人至今记得上广西、贵州贫困地区山村学校采访时见到的一个场景:
在一间简陋的、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坐在后排的一个小女孩捏着一支大概只有寸来长的小铅笔头,费力地一笔一划写着作业。她那副认真的神情既令人感动,也令人心痛。主持人很自然地想到城里孩子文具的种类丰富,甚至想到城里同学扔掉不用的文具都比山里同学现有的要好许多。城里同学大概从来无需费心地计算一学期要用多少支笔、多少个本子、买了多少本课外书……
常常是笔用得不喜欢就扔了,本子写过几页就换了,课外书一遍没读完就破得不愿再看压在箱底。这些毕竟还都是学习用品,家长们也常会不折不扣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买更新的、更好的。久而久之,许多同学勤俭节约、崇尚俭朴、爱护东西的良好习惯慢慢地就丧失了。一个初二年级的男同学能列出一长串的学习用品名牌清单,什么样牌子最好,什么样的其次,什么样的拿不出手,讲起来振振有词、口若悬河。很多同学觉得要求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追求名牌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专家分析指出,青少年过早追求高级消费享受,对其心智发育、情操培养明显不利。父母过多注意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一些同学也常凭借名牌学习用具在攀比中大出风头,引以为傲,忽视了同学们精神体系的完善,非常不利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时期崇尚俭朴,更有助于促成自食其力、勇于开拓、富于建设性的人生。也更有助于避免眼高手低,适应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
主持人希望,俭朴之风能在城市学校里“吹”起来。
不做看客
长途汽车上,当勇敢者站出来孤身与歹徒搏斗时,满座乘客无一人起身相助;当垂死的人在水里挣扎呼救时,岸上数百“观众”像在看一道风景……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人们都不禁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越来越自私了。鲁迅先生当年在《示众》中,曾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北洋军阀时代北京街头的一群看客,他们麻木而且无聊,对旁人的命运漠不关心。近一个世纪过去,不幸的是,先生笔下那样的“看客”,还有许多的后人。人们在困惑:难道经济越发展,一定就是人越来越自私、越不顾及他人;物质文明的进步,必然以精神文明的倒退为代价吗?
其实,身为“看客”的那些人,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未尝不希望有人来帮一把。有幸为人一世,谁又愿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世界呢?
近几天在各地做巡回报告的全国青年志愿者,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再做看客的人:
1993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后,北大校园坐出现了几个默默移动的扫雪者身影,扫雪的队伍不断扩大,第二天,三角地贴出了“爱心社”成立的启事,它开始改变人们心中“大学生自私”的印象。在唐山大地震后截瘫人组成的家庭里,80公分宽的门框,把屋里坐轮椅的人与蓝天白云的世界隔绝。房管局的志愿者来了,为他们凿墙壁,拓宽大门。一位女个体户,为帮助待业青年和下岗职工,热心培养二十几个“竞争对手”。连一位依赖每两天一次的血液透析延续生命的女青年,也在家里开辟了爱心热线,用自己微弱的生命之光,去给那些失意的人照亮前路……从这些志愿者的行动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声音: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也得为别人。
写到这里,看到报上刊登的一则消息:5月8日又一个世界红十字日到来时,北京街头一辆辆白色无偿献血车前,第一次排起了长队。和以往事先分配指标给单位的做法不同的是:今年200多名献血者都是自愿来的。
30多年前,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号,叫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今天,让我们都对自己说一声:不做看客。
现代人的内在美
培养爱心:有了爱心,你就会去爱人、惜物;知道爱人惜物,心中自然平和易近。
谦虚为怀:自大、自傲,会使人觉得你不太容易亲近。你表现得愈谦虚,人家愈想去接近你。
积累知识:读书可以改变气质,知识积累越多,人越博闻,行为自然合乎礼仪。
培养个性:内在美不是学习就可以得来的,一味模仿他人,并不代表真正的自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长、特性。你只要把你的特色展现出来,自然会引起他人的重视。
体谅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每个人应具有的品德。有此品德心胸自会宽大,人缘自然变好;反之,私心为重,私欲一熏心,自会排挤他人;他人为保护自己,也会对你格外小心。
举止优雅:行为举止优雅,自然会讨人喜欢,矫揉造作,会使人感到厌烦。
遵守时间:“不守时”是人们常犯的通病。偶尔一二次还可以谅解,若习以为常,就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有教养者的十大特征
〗①守时。无论是开会、赴约,从不迟到。他们懂得:迟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②谈吐有节。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③态度和蔼。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注意力集中,而不是心不在焉。④语气中肯。从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⑤讲究交谈技巧。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而是陈述己见。⑥不自傲。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⑦信守诺言。说到做到,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从不食言。⑧关怀他人。总是表现出关心并给予照顾和方便。⑨大度。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往来。⑩富有同情心。
在他们遇到某种不幸时,尽力给予同情和支持。
一位外教对中国学生讲的故事
这么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迸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
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勤奋,努力地学习,永远不要放弃!记住:
“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附:这位美国外教是在中国某医学院作这番演讲的。他在把讲稿让校方过目时,一位领导不知为何竟很不喜欢,让他重写。后来外教还是坚持用了这篇演讲稿。我想他讲的这个故事也不仅仅适合医学院学生吧。)
怎样宽以待人
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交际成功的喜悦。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宽以待人,就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人际交往中,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环境。
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对一个行为或言论的反映,感觉如何,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宽以待人,要有主动“让道”精神,宽容让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会因为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不一;个性、脾气、爱好、要求的不同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意见,寻找共同立场,主动“让道”,而不“抢道”争先。“礼让三分”能确保“安全”,于己于人都有利。
宽以待人,要严于律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日常交往中,以礼待人,遵守信约,多为他人着想,遇到危险时身先士卒,挺身而出,发生摩擦冲突时主动退让。
大凡有魅力的人,都具有良好品质。如果我们能爱心永存,真诚待人,宽以待人,就能尽可能多地赢得别人的好感、信赖和尊敬。就能较好地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就能在人生旅途中顺利愉快地进行。
为什么交往离不开信用
中华民族历来是强调信用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把信用、信义看得非常重要。孔子曾说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墨子也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还有“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是强调一个“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