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帝红颜Ⅲ:朕只要你做皇后
1641000000102

第102章

当晚,上官紫嫣被请到南院。

上官承告知她,今天太子私自出宫被皇帝得知,遭到申斥。也由此被别有用心之人借机弹劾,说玉州受灾,赈灾之事迫在眉睫,黎民水生火热,太子却枉顾大事纠葛于儿女私情等等。惹得皇帝更动了大怒,气急之下勾出旧病,太子又落了个不孝之大罪。

末了,上官承叹息道:“我与贵妃娘娘商议过,未免再发生这类事情,决定将你送到抚州表姑夫家中暂住。待太子大婚之后,或许情况会好些。嫣儿,爹知道你委屈,你别怪爹。”

上官紫嫣平静的听完,抿出一抹淡淡强笑,看似云淡风轻:“爹与姨母考虑的有道理。我也正想出门去转转呢,抚州应该很有趣,爹安排吧。”

上官承点头,又说:“你哥虽然不成器,但让他陪着你,到底让爹放心些。路途遥远,爹会让人护送你们去,你就当去散散心,看看山水。”

“是。”上官紫嫣想着,走之前还要给太子写封信,以免他急躁出事。

已是子时,玉州突然又是暴雨。

别苑内,周靖无法入睡,焦灼的在房中来回踱步。他不仅担心着正阳县,还担心着路途中的粮车。原本预计是明天午时前达到,听着外面的大雨,真怕是要延迟。

寅时初,侍卫在门外禀报:“王爷,正阳县县令派了衙役来,说是河道即将挖通,可在卯时排洪。”

周靖闻声就穿衣起身:“备马,立刻去正阳县!”

连着两天,雨水几乎日夜不停,河道的工程不得不冒雨进行。为了尽量确保安全,用来阻隔洪水的堤坝堆了很厚很高,有专人盯着,以防不测。这条河道一直挖到两座大山之间河滩,利用地势,使洪水经由山间自然形成的倒渠流到阳江。一旦这条导渠成功,洪水将退出正阳县,并使之前淹没的村庄土地重新袒露出来。

当周靖到达,天色已有些微亮。

站在高地俯视,只见数千人轮班日夜不停赶出的河道即将完工。因暴雨间隔的下着,河道内积了不少水,越往后水越深,负责挖掘的百姓几乎半个身子泡在里面。终于,一声锣响,所有人退出河道。

方文带着两名县令过来,说道:“王爷,待到雨停就可以实施爆破,火药都已准备好了。”

“各位大人辛苦了。”周靖等待着,也祈祷着,但愿爆破顺利。

卯时正,山峦水影渐渐清晰,雨也已停。

工匠从保护严密的车内取出火药罐,依照事先勘测好的点依次放下去,而后拉长引线。因长期下雨,地面泞泥潮湿,因此在地面上架接了很长的竹管,将引线放在其中。万事具备后,所有人撤离,退往高处。

“点火!”方文一声令下,匠人将引线点燃。

一片空前的沉寂之后,只听轰轰的爆炸声响,紧接着便是洪水汹涌,直往河道奔去。虽然洪水冲势很大,但经过导引,两旁皆是高大,坚实安全,顺利将洪水引到了阳江。高山上观望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欢呼。

周靖终于松了口气。

就在这欢呼胜利的时刻,忽有斥候策马来报:“王爷,因昨夜连降暴雨,引发屏山泥石流,阻断了通往玉州城的官道。若要绕行山路,不仅不安全,粮车更难以通行。负责押运粮车的霍启将军派卑职前来通知王爷,若要粮车通过就得清理官道,因此可能最快也要两三天后才能到玉州城。”

一旁的方文听了,急切的忙说:“王爷,昨晚就断粮了,百姓们等不了两三天啊。”

周靖也明白,之前两天全凭许瑞明在商界周旋,这才筹集了些粮食。现在……

正焦灼时,消失传到了百姓那里,有几个青年汉子跑了过来:“王爷!我们要见王爷!”

周靖望向那几人,摆手让侍卫放行。

几人跑过来,说:“我们听说朝廷的粮车被堵在路上,没办法过来,我们有办法。”

另一人急切的插言道:“屏山离玉州城也不远了,不过十几里,我们自己就能把粮食背回来!”

“是啊是啊,我们去背!”

周靖眉头一动,有些质疑:“你们去背?”

一人拍着胸脯说:“我们都是种地出身,体力活不在话下,更何况这是咱们老百姓的救命粮,怎么也得背回来!”

思忖片刻,周靖同意:“你们选出年轻力壮的人出来,吃过早饭,随我去接粮!”末了望向方文,道:“方大人,你带他们去玉州城吃饭,所有开销算在官府的账上。孙大人和刘大人,你们立刻去征集车辆,待粮食背出屏山,装载马车运回。”

“是,卑职遵命。”方文即刻去选人。

辰时末,所有人员与车辆都已备好,在周靖的亲自带领下前往屏山接粮。

这几日知府高杰似乎是感觉事情不妙,摇身一变成了个忧国忧民的父母官,不分日夜的往正阳县跑。而此时,他如影随形的跟在周靖身后,做惯了轿子的身体辛苦的挂在马上,磨的浑身酸疼却仍是强撑满脸谄媚笑意。

周靖以余光瞥去一眼,对其不动声色,眼下赈灾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