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为将之道——世界名将的成名之路和领导艺术
16411100000011

第11章 智者——运筹帷幄 谈笑间决胜千里之外(2)

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她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分派已定,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他问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后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视前方;向左,视左手;向右,视右手;向后,视后背。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安排就绪,孙武便击鼓发令。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说:“申令不熟,罪在主将没有将军规说明白,我再重申一次。”于是他把前面的话重复了一遍,再次问宫女们是否听明白了,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

孙武再次击鼓,宫女仍然乱作一团。孙武说:“军令已明,有违者,首罚队长。”遂下令军吏根据军规,就地斩首两位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赦免她们。”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这一来,宫女们大为惊骇,霎时间全场鸦雀无声,个个屏住声息,肃然而立,静听孙武的命令。孙武重新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

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宫女们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跪、或起,都随令而行,用心尽力去做,谁也不敢稍有差错。整个练兵场上,只听到齐刷刷的脚步声和器械撞击声,阵形十分齐整。孙武派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托词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积极筹划伐楚之事。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孙武的这次练兵,确立了自己在吴王心中的地位,他以杀一儆百的威慑力,使部队的纪律性大大加强,可谓初试牛刀就与众不同。

攻克郢都的巅峰之作

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阖闾头脑发热,想要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进言道:“楚军是天下的一支劲旅,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已连灭二国,人疲马乏,军资消耗,不如暂且收兵,养精蓄锐,再等良机。”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班师。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人马疲劳,不宜远征。不过,我们也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和孙武共同商定了一套扰楚、疲楚的计策,即组成三支劲旅,轮番袭扰楚国。当吴国的第一支部队袭击楚境的时候,楚国见来势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击。待楚军出动,吴军便往回撤。而楚军返回驻地时,吴国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击,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攻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给了吴军伐楚的借口。阖闾和伍子胥、孙武指挥训练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与楚国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他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

就这样,孙武在3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军,身穿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十一月二十八日攻入楚国的国都郢,楚昭王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孙武以3万军队击败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功成身退的明智

吴王夫差继位后,虽能继承父业,争当霸主,但其生活极其奢侈、腐化。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在朝政上也逐渐变得独断专横、自以为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也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伯收受了越国的巨额贿赂,充分利用受到夫差宠信的优势和手中掌握的权力,离间夫差和孙武、伍子胥等忠臣贤士的关系,结党营私、借刀杀人。

夫差的狂妄孤行,伯的贪婪祸国,吴国宫廷内的钩心斗角、倾轧争斗,这一切孙武看得十分清楚。他机敏地觉察到吴王夫差在奸臣的诱惑下,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执行了极其错误的战略方针,已经不可救药、无法扭转。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的道理,他不愿重蹈司马穰苴的覆辙,著述兵法传教后人才是自己的选择。孙武在其兵法十三篇首篇《计篇》中就曾写道:“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现在该是急流勇退、辞去官职、归隐养老的时候了。

孙武向夫差正式提出了自己不愿为官、归隐养老的要求。夫差让伍子胥再三挽留孙武,但孙武此时去意已决,不可动摇。临别之时,孙武与伍子胥进行了深谈。他暗地里劝好友伍子胥:“你知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吗?自古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吴王夫差现在自恃强盛、四境无虞,以致奢侈无度、荒废朝政。如果我们功成名就还不懂得隐退,那将来必定会有后患的。我并不是只想自保,也是想着保全自己的家小啊。”伍子胥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吴王夫差念孙武战功卓越,临别赠送了金帛数车。孙武沿路全部散发给了贫困百姓,以示其全心归隐。

孙武走后,伍子胥未听从孙武的劝告,在越国的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夫差进谏。伍子胥的苦谏,夫差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厌恶反感,日久就疏远他、咒骂他。后来,夫差在伯的挑拨下,借口伐齐前伍子胥偷偷地把自己的儿子送往齐国怀有二心,是对自己不忠,于是派人送属镂之剑(属镂为剑名),赐伍子胥自刎。死后不予安葬,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伍子胥不听孙武忠告,只落得凄惨的下场。

孙膑

伴随一生的复仇之路

孙膑,其本名不传,是战国时期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兵圣孙武的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在马陵之战中,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

复仇的决心

孙膑在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时,有一个师弟叫庞涓。庞涓的天资较好,但和孙膑相比差得很多,他为人奸猾,善弄小权术。他与孙膑同学时,心里很是嫉妒孙膑的才能,可在嘴上从未流露过,一再表示将来有了出头之日,一定要举荐师兄,同享富贵。心地善良的孙膑,与庞涓兄弟相称,如同亲兄弟一样。

转眼几年过去了,孙膑、庞涓两人,经过鬼谷子的精心调教,兵法、韬略大有长进。这时,传来了魏惠王招贤纳士的消息。本是魏国人的庞涓,觉得机会来了,决定下山应招。临别时,他向孙膑保证,此行一旦顺利,马上引荐师兄下山,共同做一番事业。孙膑自然深表谢意,嘱咐他多加保重,两人洒泪告别。

庞涓到魏国后很快见到了魏惠王。他毕竟也有些本领,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赏识,被封为将军。随后,庞涓指挥军队同卫国和宋国开战,打了几个胜仗后,庞涓成了魏国上下皆知的人物,从此更得魏惠王的宠信。

春风得意中的庞涓高兴了好一阵子,又突然沉寂下来。原来他有了心病:论天下的用兵之法,除了孙膑之外没人能赶上自己了。一想到孙膑,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按照当初的诺言办吧,就得把孙膑推荐给魏惠王,孙膑的声名威望很快就会超过自己;不去履行当初的诺言吧,孙膑一旦去了别的国家,施展起才能来自己同样不是对手。庞涓寝食不安,日夜思谋着对策。

一天,正在山上攻读兵书的孙膑,接到庞涓差人秘密送来的一封信。信上庞涓先叙述了他在魏国受到的重用。然后又说,他向魏惠王极力推荐了师兄的盖世才能,把惠王说动,请师兄来魏国就任将军之职。孙膑看了来信,想到自己就要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深觉自己的师弟挺讲义气,立即随同来人赶往魏国的都城大梁。

孙膑来后,庞涓大摆宴席,盛情款待。几天过去了,就是没有魏惠王召见的消息,庞涓也不提此事。孙膑自然不便多问,只好耐心等待。

这天,孙膑闲得难受,找到一本书读起来。忽然,屋外传来一阵吵嚷声,他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已被闯进屋子的兵士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带到一个地方。那里的一个当官模样的人,立即宣布孙膑犯有私通齐国之罪,奉魏惠王之命对其施以膑、黥之刑。孙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惊呆了,随即醒悟过来,高声为自己辩白。然而,一切都晚了,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士拔刀剜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罪犯的标志。孙膑倒在血泊之中。

原来,庞涓把孙膑骗来之后,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诬陷,使孙膑遭此伤身之祸。庞涓以为,受刑后的孙膑成了一个残疾人,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和自己较量了。

孙膑的伤口渐渐愈合,但他再也站不起来了,而且,还有人时时刻刻监视着他。他知道庞涓在陷害他,恨得咬牙切齿,可老这样也不行,总得想个脱身之法才是。 不久,孙膑疯了,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叫闹个不停。送饭的人拿来吃的,他竟连碗带饭扔出好远。庞涓听说了这些,并不相信孙膑会疯,便叫人把他扔到猪圈去,又派人偷偷观察。孙膑披头散发地倒在猪圈里,弄得满身是猪粪,甚至把粪塞到嘴里大嚼起来。庞涓认为孙膑是真疯了,从此看管逐渐松懈下来。

孙膑装疯产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紧了寻找逃离虎口的机会。一天,他听说齐国有个使臣来到大梁,便找了个间隙,偷偷前去拜访。齐国的使臣听了孙膑的叙述,从谈吐中认定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十分钦佩,遂答应帮他逃走。这样,孙膑便藏身于齐国使臣的车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齐国。从此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对庞涓的怨恨一直伴随着孙膑,也是他代表齐国不断征战的最大动力。

游戏赢来机会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些,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领着孙膑迎面走来, 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注。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的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了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齐威王这次输了,大感惊讶,忙问田忌是何原因?田忌把孙膑找来,借机推荐给齐威王。

齐威王见是一个双腿受刑的残疾人,开始并未在意,当孙膑陈述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时,齐威王便有意问道:“依你的见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然后,他列举黄帝打蚩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纣等事例,说明哪一个朝代都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用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这一番深刻独到的分析,使齐威王大受震动。询问兵法时,孙膑更是滔滔不绝、对答如流。齐威王感到孙膑其人确实不简单,从此以“先生”相称,把他作为老师看待。孙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能力决定成败

孙膑在齐国受到重用后,一直在等待着向庞涓复仇的机会,而机会随着庞涓进攻赵国而出现了。

公元前354年,魏国将军庞涓发兵八万,采用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次年,齐威王欲拜孙膑为大将,率兵援赵。孙膑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残疾人,带兵为将多有不便,还是请田大夫为将,我从旁出出主意吧!”齐威王想想也好,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八万,救援赵国。这次孙膑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军事上的特长,对田忌的行军征战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齐国出来,田忌欲直奔邯郸,速解赵国之围。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这一战术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被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大梁。

魏军正在邯郸激战,却传来齐军压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庞涓顾不得休整部队,忙率大军驰援大梁。没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齐军包围。魏军长期劳顿奔波,士卒疲惫不堪,哪还顶得住以逸待劳的齐军!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孙膑初次用兵即获大胜。只可惜没有抓住庞涓,多少留下了遗憾,这也为后来的马陵之战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