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在陕西时,本打算把董士廉杀掉。哪知董士廉受了姚嗣宗的教唆,向他大叫说:“狄青!你这回做也!只是董士廉碍着你,你今日杀了我,这回做也!”他因为“出身卒伍而贵”,本来“常有嫌疑之谤”,狄青一听此言大恐,连忙把董士廉从槛车放出来交给别的机关裁判,自己不敢用军法杀掉董士廉了。在那个时候他尚未做高官已致疑谤,弄得遇事不敢悉如己意,可见他处境的困难。
等到狄青做到枢密使,谣言就更多了。因为他不肯奉诏去掉脸上的黥文,有人歌道:“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只在汾川河子畔。”这首歌便是用来讥刺他、陷害他的。“汉似胡儿胡似汉”指他姓狄而为汉人,“改头换面总一般”指他不肯去掉黥文,“只在汾川河子畔”指他的籍贯汾州西河(《东斋纪事》)。
一天,因为狄青穿件浅黄色的袄子坐在殿上指挥士卒,开封的人便盛传黄衣登殿了。其实浅黄色的袄子并不能看做黄袍。本人是无心,旁人却很注意。穿黄衣的谣言以前,人们还曾谣传他家里夜间有“光怪”照耀天空。原来当时开封的火禁很严,快到半夜的时候,家家要把灯灭掉。如果打醮,必须先向厢官报告,以免夜间焚化纸钱的时候滋人疑惑。碰巧他家里打醮,经管的人忘记报告厢官。探者在那夜看见他家火光冲天,连忙报厢官,又报开封知府。等到厢官和开封府判赶至他家,火早已熄了。第二天谣言便传遍开封:“狄枢密家夜有光怪烛天”。知制诰刘敞听见这话,竟郑重其事地对权开封府王素说:“昔朱全忠居午沟,夜多光怪出屋,邻里谓失火而往救之。今日之异,得无类乎?”《宋史·狄青传》说:“青家狗生角”,也是关于他的一个谣言。光怪烛天和狗生角这类谣言,是说他家里有祥异,则无论他是否有做皇帝的企图,他都有做皇帝的潜质。而有做皇帝的潜质的人,自系危险分子。一般人如此看法,怎使他不忧惧呢?
他因为忧惧,所以遇事非常谨慎。有一次,一个狄仁后裔把狄仁画像和十几通告身送给他,说狄仁是他的远祖。他谢却此人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沈括《梦溪笔谈》)从此点看来,他是绝无非分之想的。如果他身为狄仁的后人,岂不抬高他自己的身份和门第?可惜他尽管遇事谨慎,并不能减轻举国上下对他的疑谤。时代环境如斯,千载之后的我们,也不禁为他叹息了。最后他郁郁而终,一代良将,落得这样的结局,这也就不难理解宋朝为何被外族屡屡欺辱的原因了。
徐达
明王朝的万里长城
徐达(1332年—1385年),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隶属于朱元璋部。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达一生刚毅勇武、持重有谋、军纪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明王朝的“万里长城”。
治军纪律严明
徐达严于治军。当时,元朝的官军非常腐败,毫无纪律可言,到处烧杀掳掠,许多起义军也“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明太祖实录》卷一四),经常发生违反纪律、侵害百姓的事情,最后无不相继败亡。
徐达吸取他们的教训,特别注意军纪的整顿,不仅要求部下听从号令“令出不二”,而且严禁他们骚扰百姓,“有违令扰民,必戳以徇”(《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占领应天后,徐达第一次奉命带兵出征时,为了严肃军纪,他和朱元璋设了一个苦肉计,用以教育全军将士。
在队伍临出发前,由朱元璋召集诸将开会,故意当众历数他“尝纵士卒之过”(《明太祖实录》卷四),宣布将按军法处置,再由李善长出面为他求情,让他保证今后一定严格约束士卒,并领兵攻打镇江,立功赎罪。将士听到这件事,个个暗暗告诫自己,决心严守军纪。结果,徐达带兵攻下镇江,军纪严明,没有出现烧杀掳掠的现象,社会秩序非常安定。附近的百姓听到消息,都盼着这支队伍能早日到来。此后,徐达每到一地,都要发布命令,申明军纪,如攻平江时令将士:“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克大都,“禁士卒毋所侵暴”(《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
由于徐达“严戢部伍”,他的队伍纪律严明,不仅能服从指挥,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而且不侵扰百姓,因而深得群众的支持,战斗力也强,冲锋陷阵,攻无不克。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统帅,徐达不仅治军纪律严明,而且更注重严于律己,这也是徐达为将之道的精髓。
徐达严于律己,能与士卒同甘苦。在元末群雄并争之时,许多人一旦为将统兵,即“多取子女玉帛,非礼纵横”(《平吴录》),过着穷奢极侈的腐化生活。但徐达不贪女色,不好货利,在家住的是一所低湿狭小的房子,朱元璋几次想给他换一所较好的房子,他都推辞了,说:“天下未定,主上方宵衣旰食,臣敢以家为计?”(《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出征之时,则与士卒同甘共苦。有时军粮不继,士卒吃不饱饭,他就不饮不食,不进营帐休息。士卒生病负伤,他就前去探视慰问,给予医药治疗。“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
徐达为人谦虚,虽然战功累累,却从不居功自傲。每次“功成而还,拜上印绶,待命于家,略无几微矜伐之色”(《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朱元璋见他功劳那么大,住的房子却那么简陋,很过意不去,说:“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朱元璋的这所旧邸,是他过去做吴王时的府邸。徐达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固辞不受。有一次,朱元璋请徐达到那里去喝酒,把他灌醉了,蒙上被子,抬到床上去睡,想用这个办法强迫他接受这所府邸。徐达酒醒后,大吃一惊,赶忙下床,俯伏在地,连声呼喊:“死罪!死罪!”朱元璋见他这样谦恭,不好勉强,下令在这所府邸之前另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宅第,赐给徐达,并在宅第前立起一座大牌坊,刻上“大功坊”三个字,以表彰徐达的功勋。
徐达的优秀品德,受到朱元璋的高度赞赏。他感慨地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
军事才能出众
徐达长于谋略。他虽然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参加起义后,每逢带兵出征,在军中常“延礼儒士,说古兵法”(《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归朝之日,又“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由于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他熟知古代兵法,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善于通过战争学习战争,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作战经验,培养自己的军事才干。因此,他具有驾驭整个战争发展变化的能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善于运用各种战略战术,去战胜各种敌人,夺取战争的胜利。
徐达领兵作战,不仅敢打敢拼,而且“尤长于谋略”(《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当中,有别于常遇春、胡大海等将领的匹夫之勇。
例如,洪武元年(1368年)攻占大都后,朱元璋命孙兴祖等留守北平(即大都),而令徐达与常遇春进取山西。北逃的元顺帝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令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北上,出雁门关,入居庸关以攻北平。徐达闻讯,对诸将说:“扩廓远出,太原必虚。北平有孙都督在,足以御之。今乘敌不备,直捣太原,使进不得战,退无所守,所谓批亢捣虚者也。彼若西还自救,此成擒耳。”(《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于是,他引兵直趋太原。扩廓帖木儿在半路上得到消息,果然回师还救太原。徐达用精兵夜劫其营,扩廓帖木儿被打个措手不及,逃奔宁夏。明军占领太原,山西很快就被平定了。
第二年(1369年),徐达向陕西进军,攻克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元守将李思齐逃奔凤翔,张思道逃往庆阳。明军进占凤翔,李思齐又逃到临洮。此时,诸将一致主张先攻庆阳,认为张思道的军事才能不如李思齐,庆阳也比临洮好打。但徐达却提出一个出乎诸将意料的计策,决定先打临洮,理由是:“思道城险而兵悍,未易猝拔。临洮之地,西通番戎,北界河、湟,取之,其人足以备战斗,其土地所产足以供军储。今以大军蹙之,思齐不西走胡,则束手就缚矣。临洮既克,则旁郡自下。”(《明史纪事本末》卷九)按照这个计策,他移师西进,一直打到巩昌(今甘肃陇西),再分兵两路。一路进逼临洮,李思齐见兵临城下,被迫投降。另一路攻占兰州,俘获大批人口辎重,尔后出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攻占平凉。张思道听说李思齐已经投降,惊恐不安,逃奔宁夏。其弟张良臣以庆阳降,未久复叛。徐达指挥各路大军,把庆阳紧紧围困起来。经过三个月的围攻,庆阳城里粮饷断绝,张良臣部将开门迎降,明军入城,擒杀张良臣父子。陕西诸地于是悉定。
在起义初期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龙湾大战中,朱元璋精心设计了一个埋伏圈,以达到一举歼灭敌人的目的,他手下的谋士(包括刘伯温)和将军们对这一战术计划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没有一个人向自己的统帅提出异议,毕竟这个设伏的计划太完美了,他们梦想着敌人会顺从地钻入圈套……然而这时候,徐达站了出来,敏锐地指出了这一设伏计划的缺憾之处,他认为陈友谅是以强大的水军起家的,他凭什么会选择从陆地进攻而进入埋伏圈呢?正是徐达的提醒,朱元璋迅速修改了战术,从而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徐达在此时已经处于军事生涯中的成熟阶段,他不但明白战争应该怎样去打,还明白了应该怎样去获得胜利,他在军事方面运筹帷幄以及把握战局的大局感是其他军事将领望尘莫及的。
出众的军事才能是徐达获胜的最关键因素,也是他建立不朽功勋的关键。
远离朝廷党争
徐达为人正直、痛恨奸邪。他在朝中功高位显,深得皇帝信任,自然有人想与之结交,互为朋党,希望利用他在朝中的影响为自己谋取私利,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就曾经想要把徐达拉入自己的政治集团,为自己牟利,而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徐达的鄙视,未能得逞。
胡惟庸,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东南)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1372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独揽生杀黜陟大权。朝中大臣,如有触犯其私利者,辄加陷害打击,非置之死地不可。就连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刘基,也怕他三分。胡惟庸擅自决定官员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途之人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
在贪赃枉法的同时,胡惟庸还结纳党羽、结党营私,利用门下的故旧僚友结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小集团,对皇权构成了很大威胁。
徐达疾恶如仇,对胡惟庸的这种行为极为鄙视。胡惟庸看他功劳大、威信高,“欲结好于达”,他根本不予理睬。拒绝与其同流合污,并多次劝告朱元璋不要重用胡惟庸。徐达在后来牵扯万人的“胡惟庸案”中得以独善其身。
纳尔逊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
1758年9月29日,纳尔逊出生于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索埔镇。1771年1月,12岁的他作为一名海军军校生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开始了长达35年的服役生涯。他勤奋好学,很快便掌握了很多海上技能,成为一名经验丰富而又能干的年轻军官。他比自己预定的目标提前一年通过了皇家海军上尉资格考核,并在1779年成为“欣琴布鲁克”号的舰长,晋升为海军上校,时年21岁。纳尔逊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是英国海军史上最先摈弃当时盛行的线式战术并开创海上机动战的将领之一,他在战术创新上享有盛名。他英勇无畏,能征善战,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命令旗舰率先攻入敌阵,而且为了激励士气,经常在甲板上直接指挥作战,因此多次身受重伤,被人们称为“残疾将军”。
拿破仑的宿敌
1798年5月,怀着亚历山大大帝般雄心的拿破仑指挥35 000人的军队,乘300艘战舰渡海远征埃及。这种孤注一掷的行动是拿全军性命同英国皇家海军豪赌。但是,拿破仑赢了,他顺利渡海打下了埃及。正逢春风得意之际,英军地中海分舰队司令纳尔逊却在尼罗河口的阿布基尔湾找到了掩护拿破仑的法国舰队。
阿布基尔是亚历山大港附近的一个小渔村。1798年8月1日,纳尔逊的地中海舰队发现法舰时,天色已近黄昏。法舰停泊在一片浅滩旁边,一边靠沙滩,一边倚海岸,正好堵在航道上,使敌舰无法插入。纳尔逊分析:航道起码得留下首舰转身的空隙,于是他打破夜间不能作战的惯例,下令攻击,英舰队从法舰和浅滩之间插入,紧贴着法舰开炮,法舰遭突然袭击,异常惊骇,仓促还击。除了5艘舰穿插外,其余9艘英舰向港湾方向开炮射击。海面上,到处响着隆隆的炮声,腾起橘红的火光,船板和帆篷在燃烧。晚10时,法国舰队司令布吕埃斯的巨大旗舰“东方”号被击中。这艘配有120门炮的战列舰是法国战列舰中最大的一艘。火焰引燃了“东方”号火药库,大爆炸把破片掀到天空,布吕埃斯当场阵亡。由于航道狭窄,法国战舰一时难于逃脱,处于被动挨打的惨状。8月2日,东方泛白,阿布基尔湾中到处是法舰残骸。13艘法国战列舰中,2艘被击沉,其余9艘被俘,只有战列舰“高贵”号和“吉劳姆”号乘夜黑在混战中逃走。两天前,在金字塔战役中获胜的拿破仑还扬扬得意,转眼间,全军都被困在埃及,他自嘲道:“好吧,咱们就得留在这儿了,要不就必须创造出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的丰功伟绩。”
此役,英国海军获得辉煌胜利,英军伤亡不到900人,而法军损失10倍于此。因为此次大捷,纳尔逊被英王晋封为男爵。而拿破仑对纳尔逊也是推崇备至,执政后,他命令在每艘法国军舰上,都要悬挂纳尔逊的画像。
面对劣势勇敢亮剑
圣文森特角海战是纳尔逊指挥的一场成功的大海战,在这场大海战中纳尔逊处于劣势,但他抓住战机,果断开战,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体现了他不惧困难,勇敢作战的性格。
圣文森特角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角,在现今的葡萄牙境内。18世纪末,欧洲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大批法国贵族逃往国外。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与欧洲各国处在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