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为将之道——世界名将的成名之路和领导艺术
16411100000026

第26章 统帅——同仇敌忾 盟军队伍里的将军与元帅(2)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战局仍然不乐观,敌人按预定方案边打边退,第1 师似乎在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进展极其缓慢。巴顿认为,艾伦及其第1师已经使他倒够了霉,现在必须利用北翼的特拉斯科特的第3 师进行决定性的进攻。但是,在这条沿海路线上,德军已经控制了所有的山脊,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使第3 师的陆路进攻严重受挫。不得已,巴顿命令特拉斯科特进行两栖登陆战。但9 日,德国飞机将一艘用于运送登陆部队的登陆艇炸毁,使行动延误了24 小时。到10 日上午,巴顿认为,事情已经不能再拖延了,必须在当天晚上执行登陆计划。就在这天上午,巴顿下令解除了艾伦和罗斯福的职务。巴顿认为,对于一位职业军人来说,这仅次于被判处死刑。带着这种焦虑不安的心情,巴顿于中午驱车赶往前线。

下午1 时30 分,巴顿在行车途中发现了通往第93 号医院的路标,马上命令司机把车开过去。于是又发生了下面的一幕。

巴顿正在与士兵们进行通常的闲谈,赞扬他们的勇敢精神和业绩。但凡是熟悉巴顿的人都发现,他神情紧张,不像往常那样热情诙谐,突然,他发现一名未受伤的士兵住在医院里,顿时变得冷酷无情。此人叫保尔·贝内特,患有“炮弹休克症”。他缩成一团,哆哆嗦嗦地回答巴顿的问话:“我的神经有病,我能听到炮弹飞过,但听不到它爆炸。”说罢便哭泣起来。巴顿勃然大怒,大声叫骂:“他妈的,你的神经有毛病,你完全是个胆小鬼,狗娘养的。”接着,巴顿打了他耳光,吼道:“你是集团军的耻辱,你要马上回去参加战斗,但太便宜你了,你应该被枪毙。事实上,我现在就要枪毙你!”说完,巴顿抽出手枪,在他眼前晃动。巴顿走出病房还在向医生叫喊,要他们把狗杂种送出医院。

虽然“打耳光事件”给巴顿后来的仕途造成了严重消极的影响,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巴顿对战斗力的严格要求和对未战退缩者的鄙视和唾弃,显示了巴顿带兵的性格。

进攻至上的战斗理念

在作战方面,巴顿堪称现代战争史上最杰出的战术家之一,他特别强调装甲部队在战争中具有的大范围机动性,坚持尽一切努力使部队推进,推进,再推进。巴顿在战斗中的一句著名的口头禅便是:“要迅速地、无情地、勇猛地、无休止地进攻!”

巴顿的作战思想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这种攻势作战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到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时,盟军在兵力、装备和空军支援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德军已是强弩之末,又必须在东、西、南三线作战,对盟军难以进行致命的打击,盟军已牢牢地把握住了战略主动权。此时,如果一再强调防御、翼侧安全等显然不大合适,巴顿的攻势作战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为彻底的贯彻实行。巴顿向来对防御嗤之以鼻,他认为:“谁也不能成功地守住什么。部队进入掩体就等于失败,在战争中,只要奋勇在先,就会无往不胜。只有迅速勇猛,无休止的进攻,才能保住优势和安全。否则,把主动权交给敌人,我们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这就是巴顿的战斗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他戎马一生,他鄙视胆小畏缩者,他不愿像缩头乌龟一样龟缩防守,他看重部队的军容风纪和精神面貌,在他的手下,将士个个都好像出笼猛虎,在战场上,大脑中在不断重复着巴顿的那句名言:“进攻,进攻,再进攻!”

艾森豪威尔

善于协调的军事政治家

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时美国欧洲战区总司令。1890年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艾森豪威尔是个戎马半生、战功卓著的美国总统。现代战争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人才,要使各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而不互相摩擦、自我消耗,就要有人从中协调。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稍逊于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却极具才能。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

升得最快的五星上将

美军在历史上一共授予过10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晋升最快的一位,他从上校晋升到五星上将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相比之下,潘兴从准将到五星上将用了13年;马歇尔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20年;麦克阿瑟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6年;布拉德莱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9年;阿诺德从准将到五星上将用了12年;欧内斯特·金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9年;切斯特·尼米兹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8年;威廉·哈尔西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6年;威廉·莱希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27年的时间。

在艾森豪威尔的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是从1942年6月出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开始的。此后,他先后担任了北非远征军总司令、地中海战区盟军总司令和盟军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众所周知,像巴顿、麦克阿瑟这样著名的美军将领都是当过师长,亲身经历过无数大小恶战,才逐渐成为一名军事统帅的。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艾森豪威尔是从美国陆军参谋部作战部部长这样一个岗位上,一下子成为军事统帅的,而且统率得是那样的好。艾森豪威尔当上军事统帅之后,许多部下的资历都超过了他。下面是艾森豪威尔的升迁之路:

1911年,艾森豪威尔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超龄而未被录取,后经该州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西点军校。西点军校这一届毕业生将星闪耀,168名毕业生中有56人晋升为将军,因此被称为“将星云集之班”。艾森豪威尔191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1916年晋升为中尉。

1920年7月,艾森豪威尔的军衔为少校。1921年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1922年调任驻巴拿马的第20步兵旅当参谋。旅长福克斯·康纳将军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遂不惜时间和精力加以培养。1923年,经康纳帮助而进入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又经康纳介绍而赴法国进行战场考察。1927年—1928年,艾森豪威尔在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29年,艾森豪威尔在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工作。1933年,改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1935年—1940年。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麦克阿瑟的高级助理。1936年,艾森蒙威尔晋升为中校。1940年2月调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15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3师参谋长。1941年3月,升任第9军参谋长。1941年6月出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就在25年前开始任少尉的地方晋升为准将。在集团军参谋长任职期间,艾森豪威尔成功地组织实施大规模军事演习,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重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艾森豪威尔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部副部长。1942年2月,升任作战计划部部长。就在2月,马歇尔将作战计划部改组为美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作战部,并于3月任命艾森豪威尔为作战部部长。此后不久,艾森豪威尔即晋升为少将。

自1942年3月起,艾森豪威尔奉马歇尔之命拟订欧洲盟军联合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军应以欧洲与大西洋战场为主要战略方向,先将美军的主要兵力向英国集中,再横渡海峡突向欧陆。5月,奉命赴伦敦考察军事形势和未来驻欧美军的编制问题。6月,在呈交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后被任命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重返伦敦。7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中将。

1942年7月,鉴于北非英军及远东美军接连受挫和丘吉尔的极力支持,美英决定发动北非战役。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

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十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之下,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尔、奥兰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接着向东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来到北非,检阅了登陆美军,并于14日至26日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卡萨布兰卡会议。2月,艾森豪威尔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军衔上将军衔。

1944年 6月,指挥盟军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又将德军驱逐出法、比、荷边境,并直捣德国腹地。同年 12月,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出色的协调能力

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许多人没想到,也想不通,而且不服气,可罗斯福和马歇尔能够坚定地选他作为盟军统帅,看中的就是他出色的协调能力。

艾森豪威尔曾经做过马歇尔的助手,时任美军参谋长的马歇尔对这位助手很是了解,在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尔担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期间制订了一个大规模的演习计划。这次演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后勤协调得好,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这个问题在当时是一个大难题。马歇尔看了之后认为,后勤保障牵涉面极广,能协调得如此好,得益于事先计划的周密。这是艾森豪威尔第一次在马歇尔黑色笔记本上所得到的评语。这也让马歇尔开始关注这位参谋长,再加上艾森豪威尔后来在世界大战战略上的看法跟马歇尔不谋而合,这也就成为艾森豪威尔在众多将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为了解决美军官兵与英国民众间的隔阂,艾森豪威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美国军人与英国军民的沟通。他安排美国军人参观受到德军轰炸破坏最严重的伦敦街区,让美国军人亲身体验英国民众在极其困难条件下的生活。美军第442步兵团上尉乔治·许埃特在给妻子贝蒂·鲁的信里写道:“亲爱的,你简直太棒了,为我生了一个儿子。从今天起,我有了儿子,成为了国王。可是,我喜悦的心情让今天下午参观伦敦被德国人轰炸的街区搞坏了。一个女人没有你那么幸运,她在生产时,遭到德国人的轰炸,不是医生用手术刀取出她的孩子,而是德国人用炸弹的弹片划开了她的肚皮,胎儿和这个母亲都死了。这幅惨景一生难忘。每一个人都会哭泣。为了我们的儿子,我应该在这里战斗,用我的刀划开德国人的肚皮。替我吻吻我们的儿子。”

艾森豪威尔推出的沟通举措还有许多。比如,他在军中的《星条旗报》开辟“人民对人民”的专栏,经常发表英国人好客和勇敢的评论文章;他时常鼓励美国高级将领到英国民众间发表讲话,告知他们前线的战况,增强英国民众的必胜信心;他欢迎英国人邀请美军官兵到自己的家里做客,等等。

当美军军官与英军军官发生矛盾时,艾森豪威尔十分注意不去伤害英国人的民族感情。在北非作战期间,一名美军军官与一名英军军官发生了对骂,两个人把状告到了艾森豪威尔那里。艾森豪威尔先与两个人说了几句话,然后让英军军官出去。他关上门,对美军军官严厉地斥责道:“你叫谁狗杂种都没有关系,但是我绝不允许你叫美国狗杂种或英国狗杂种。可是你却这样叫了。为此,我准备把你送回国,乘坐一艘慢船回国,并且没有人护送你。”艾森豪威尔还把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通报全军,以示警告。艾森豪威尔的那句“叫谁狗杂种都没有关系,但绝不准说某人是美国狗杂种或者是英国狗杂种”的话,也很快成为美英军队中流行的幽默语言。

作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要处理盟军间的战略、战术和供给问题。他能够客观地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处理各国的利益,他不仅仅站在美国的利益上,还为盟军的重要国家英国考虑。在英国期间,美国人和英国人矛盾不断,艾森豪威尔虽然竭力做好协调工作,但摩擦还是不断发生。由于他公正地平衡英美两国的利益,以至于几位美国军官不满意他为他国考虑的做法而抱怨说:“艾森豪威尔是英国人最好的司令官。” 作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需要在不断的平衡中调解各方的矛盾,当他注意到这些指责时,他又改正了一个老习惯,不再携带轻便手杖,以免他的批评者们可能据此说他过于英国化。

艾森豪威尔在战争中还充分发挥他的公共关系能力,他要花很多时间去参加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会议,接待外交官,参加每周至少两次的与丘吉尔的公务午餐,还要经常性地出去检查新武器,巡视战斗部队。他不仅穿梭于盟军的领导人之间,他还考虑到士兵的关系,他觉得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视察部队,鼓舞士气。人们一致认为“他能带来士气这一巨大红利”。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目标:争取与部队中每一个将要参加进攻的分队讲话。有一次他作了太多的演讲,以至于嗓子都哑了。他发言经常都不用草稿,并且常常是在“艾森豪威尔万岁”欢呼声中结束的。

艾森豪威尔还有谦让的美德,这一点他比英国绅士更为得体。有一天,蒙哥马利作演习讲解时,艾森豪威尔克服不了自己的烟瘾,很自然地点起一支烟。蒙哥马利便突然停止讲评,厉声发问:“谁在抽烟?”艾森豪威尔平静地回答:“我。”蒙哥马利板着脸,命令道:“我不允许有人在我的办公室里抽烟!”艾森豪威尔选择了忍让,他默默地把烟掐灭……蒙哥马利如此不给面子,但是艾森豪威尔当时不露声色,只是在事后称蒙哥马利将军 “狗娘养的”。他还是一个非常宽容的将军,一次,在外地参观,他们迷失了路线,当他的助手向路边的人问:“我车上坐着克拉克将军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你们能告诉我这条路该如何走吗?”却没有人愿意给他们指路。克拉克将军气愤地骂:“真没礼貌,该死的英国佬!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艾森豪威尔宽容地认为:“他们的保密观念很强,这很好。不要责备他们!”

正是由于出色的协调能力,艾森豪威尔让盟军的战斗力得到了保证,来自不同国家的将士能够齐心协力,战胜法西斯,取得最后的胜利。

正确的战略决策

在决策美国对法西斯战争究竟是“先欧后亚”,还是“先亚后欧”的战略问题时,艾森豪威尔的表现同样出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上下多数人都认为应该以太平洋地区为战略重点,先打败日本人,再对付希特勒。然而,罗斯福和马歇尔从全局出发,认为必须实行“先欧后亚”的战略,要把美国的主要力量先放在欧洲,先打败德国,然后再对付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