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16413600000016

第16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3)

人生机遇形成的客观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大环境。促使人生机遇形成的社会环境应是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效率和活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生主体能够作为个体同社会协调发展,能在平等的条件下公开竞争,有充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机会就是一种人生机遇,它促使人生主体不断地调节自己的目标,以取得实际成功。因此,社会环境是人生机遇形成的重要条件。二是家庭环境。家庭是人生的起点,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启蒙者。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职业、地位、声望、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于子女的人生选择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不同的家庭背景对一刚刚涉足人世的儿童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机遇。当然,由家庭环境所可能构成的人生机遇,相对于整个客观条件所可能产生的人生而言,不是主要的,在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社会更是如此。三是学业社会和职业社会环境。学业社会和职业社会是家庭这个“小社会”的延续和扩大,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它使人生主体获得各种机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例如,教师的指导和教育,朋友的交往和帮助,同事的合作与竞争,领导的激励和督促,都可能引发各种人生机遇。学业社会和职业社会是前后相继的“人生道路”,其间所出现的机遇,对人生往往具有决定意义,各种机缘巧合直接或间接规定了人生的运动轨迹。

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所谓“有准备的头脑”,是指一种思想准备,这种思想准备乃是形成人生机遇的主观条件。它包括:一是知识的积累方面的准备,这是发现、识别、捕捉乃至利用人生机遇的基础。例如:北京某文化公司的一位员工,他学的专业是中文,但在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计算机技术。2005年,公司成立了一个技术中心,向公司内部招聘技术总监。他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获得了这一职位。可见,人生机遇与知识积累是密切相关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实际工作能力,即广义上理解的知识。二是生活见识方面的积累。人生道路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人生主体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生活见识方面的积累,这样,才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善于驾驭各种环境,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作出最佳选择。

机遇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它的人。从人生机遇形成的条件看,客观条件只是提供了某种机会,而人生机遇的捕获还在于主体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概括起来说,捕捉人生机遇的主观条件在两个方面:一是学识、二是方法,学识即知识和见识,它具有累积性的特点,既是形成人生机遇的主观条件,也是识别、捕捉和利用人生机遇的基础条件,这在上面已经做了概述。下面主要探讨一下捕捉人生机遇的方法问题。对此,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思维方式的辩证性。这种思维方式是:既善于吸收各种有益的思维观念,又保持自己思维观念的独立性,是发散性与收敛性相统一、开放性和自主性统一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辩证性在机遇问题上的体现是,当人生道路上突发某些意外事件时,能充分运用联想、移位方法辐射过去,设想可能发生的种种结果,以便于实现人生目标,或者面对众多的偶发性事件能通过比较、归纳,以选择良机实现人生目标。

第二,目标方式的可塑性。人生不能没有目标。但目标应该是有可塑性和可变性的,不应固守某一种目标以不变应万变。不试图积极调整自己的目标,就不可能有执著的精神追求新事物、新观念、新生活,就可能使机遇擦肩而过。目标方式的可塑性,也要求人们具有应变能力,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目标,随着参照系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三,交往方式的开放性。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息和能量之间的交换。这种交换常常会引发出各种各样的机遇。人生机遇有时是碰巧“碰”来的,这种“碰”就来自于人际交往活动中,社会交往能获得既快又多的信息,从而增加与自己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生机遇“碰撞”的机会。

第四,心理素质的协调性。协调性心理素质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使人们在遇到意外情况和偶然现象时,寻根究底地追寻下去,可能获得某种意外的收获。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在人生探索中能够及时地觉察到刚刚露头的人生机遇。而准确的判断力,能够使人们在突发性事件中,准确地抓住有价值的线索,而不是追求那些无价值的东西,白白浪费人生或误入歧途。

第五,意识品质的坚定性。机遇期待着人们对它的执著追求。对人生有执著追求的人,在实践中有热情、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因而能成为机遇的“顽强知音”。相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和缺乏献身精神的人,无力接受人生机遇设置的、随机出现的种种严峻考验,因而也就得不到机遇的垂青。

二、做命运之舟的舵手

命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不管人们主观上喜欢不喜欢,它都客观地存在于人生之中。但是,人生的命运决不是宿命论者所说的“命中之命”,它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的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青少年朋友常说:“命运如果真的能由自己做主,那就好了。”是的,人的命运应该也可以由自己做主。那么,广大青少年朋友如何掌握命运的主动权,做命运的主人呢?

首先,以道德的态度,正确认识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命运的主人。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生命历程也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命运则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比如,在“知识愈多愈反动”的十年动乱期间,有的人不学无术,以学知识得“零”分为英雄;有的人苦闷彷徨,浪费了大好时光;而有的人坚信社会前进是需要知识的,总有一天知识会有用。于是,他们刻苦学文化,埋头搞科研。前两种人没有正确地认识偶然和必然的辩证关系,最后落得两手空空;而后一种人坚信“知识有用”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而走上了自觉成才的道路。原因就在于后者认清了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方面,我们必须力求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尽可能地排除和减少偶然性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偶然性背后蕴藏着必然性的联系,善于和及时抓住偶然性因素,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掌握命运的主人。

偶然性是命运的一个表现形式。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时会成为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如:曹禺的初期剧作《雷雨》,如果不被巴金发现,也许藏身在废纸堆中而被毁;莫泊桑倘若得不到福楼拜的指点,也许成不了卓越的短篇小说大师。但是,机遇并不是消极等待能够得来的,因此,我们广大青少年朋友决不能怀着侥幸心理而守株待兔,更不能把偶然的机遇看成是“上帝的恩赐”。曹禺如果没有写作的基本条件,即使碰上十个二十个巴金,也无济于事。莫泊桑如果没有平时的刻苦创作也不会有“天赐良缘”。机遇让你到万里蓝天翱翔,你却没有坚强的翅膀;让你到辽阔的疆场纵辔,你却没有驰骋的双蹄,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吗?可见,我们若要抓住机遇,必须有自己平时不懈的努力和使之具备的一定能力。大科学家巴斯德说:“偶然的机会只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其次,要真正掌握命运的主动权,还要正确认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把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统一起来。对于有利于人生发展的顺境,要充分利用“去时风送滕王阁”,以迅速成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不利于人生发展的逆境,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扼住命运咽喉,战而胜之。因此,命运不仅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而且也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

在正确对待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上,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正确对待犯错误。错误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在发展中没有暴露其固有的矛盾而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一类是由于人的立场、观点、思想的原因而发生的,主要是由主观的原因造成的,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错误,如果只是埋怨条件不好,命运不济,只会使人陷入消极无为的地步,对改正错误是不利的。在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犯错误的客观因素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因素,终究只是造成错误的可能性,使可能变成现实,必然有主观的因素存在,埋怨客观,是弱者的表现,从主观上找原因,才能吃一堑长一智,逐步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把犯错误的主观因素减小到最小程度,也才能尽量争取少犯错误,至少不犯大错误。

第三,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掌握命运主动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与人民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同时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每个人开辟了广阔而光明的前景,为我们每个人愿望的实现、兴趣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没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根本不可能有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就是说,那种离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个人利益出发,片面追求个人的命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根本行不通的。原前苏联教育学家别林斯基说:“对于一个完备而又健康的人来说,祖国的命运都是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一个活人,在他的灵魂里,在他的心里,在他的血液里,负载着社会的生活:他为社会的疾病而疼痛,为社会的苦难而痛苦,随着社会的健康而蓬勃发展,为社会的幸福而感到快乐。”

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使自己产生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就能使自己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根据祖国的需要选择生活道路;就能使自己产生对祖国的高度荣誉感,自觉地为祖国争光,不惜代价为社会献出个人的一切;同时也就能够得到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感受到祖国和人民的温暖,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取,获得巨大的成绩。

一位年轻貌美姑娘轻生带来的思考

某农村的一户人家,有一个年轻貌美、心地善良的姑娘,她心灵手巧,聪明活泼,家里家外都是一把手。20岁刚出头,家里提亲说媒的人总是不断,父母也从心里高兴。一天,一个“算命”的人给她算了一“命”,说她的命不好,和谁结婚就会克死谁。从那以后,她家就再也看不到提亲的人了,天真活泼的姑娘在人们议论之下,再也没有歌声和笑语了。不久,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提亲,父亲痛快地答应了。而姑娘了解到男方不仅比自己大十几岁,而且作风不好,要求父母退掉这门亲事。不料父母竟大发其火,责怪女儿“不知好歹”,“不想想自己是什么命,如今有人娶你就不错了”。坚决不许女儿退婚。眼看婚期快到,这个年轻姑娘无奈,投水自杀了。

就这样,一句“命不好”的胡言乱语,轻易地扼杀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近年来,这类愚昧荒唐的事时有所闻。有的地方“神汉”、“巫婆”兴妖作怪,有些地方还在替孩子挂什么“系命袋”、求神“保命”。企图用这些来求得一个好的命运。

也有一些青少年人,由于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某种不幸和挫折,就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希望。于是也相信那些迷信的东西,也去干那些求神拜佛的蠢事,企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结果,不仅于解决问题无益,有的甚至受到坏人的欺骗,造成终生的痛苦和悔恨。

两个爱情悲剧的启示

一、电影《人生》的启示

看过影片《人生》的人,都会对巧珍爱情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她没有文化,却爱有文化的高加林;她美丽、善良、温柔、真挚,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可惜的是,她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高加林被挤掉民办教师职务的不幸的基础上。因此,她终于为了高加林当了记者后的所谓“幸福”,痛苦地和他分手了。她在这个不幸的命运面前,又作出这样的抉择:选择旧式婚娶的方式,在喧天的唢呐声中,令人悲怆地饮恨出嫁,流着热泪,默然地同自己的爱情告别。

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启示

燕都名妓杜十娘是一绝色而聪明的女子。她不甘受人玩弄,久有从良之志,为了追求新的生活,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对她“忠厚至诚”的李甲身上,同他一起漂泊江湖。她虽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闯出了苦海,但仍未能摆脱悲惨的命运,当浪荡子弟孙富要以千金买杜十娘时,李甲居然答应了。一生的希望和努力付之东流,杜十娘悲愤交加,痛斥孙富之奸诈,怒斥李甲之薄情。之后,怀抱百宝箱纵身跃入江中,以悲壮的一死向邪恶的社会作了最后的控诉。

几则关于机遇的名言

以下是四则关于人生机遇的名言,请同学们阅读后思考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机遇。

1.“人们不存侥幸之心,方可为幸运的主宰;而幸运除了懦夫之外,都是不敢欺凌的。”——乔叟(英国诗人)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你或许能侥幸成功一次、两次,因而感到很幸运,但是,你绝不可能成为幸运的主宰,因为人不可能一直靠侥幸而成功。

2.“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维尼(法国诗人)强者既是自己的主宰,所以能让命运听从自己的意志。

3.“人们总是特别看重机遇,实际上机遇是由人来支配,并非机遇支配人。”——桑塔亚娜(美国哲学家)相信命运的人,总是让机遇来支配自己,而那些支配机遇的人,是不相信命运的。

4.“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巴尔扎克(法国作家)思维敏捷的人最善于捕捉机会,哪怕它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