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16413600000005

第5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

——人生态度

当你树立了高尚的人生目的,并开始踏上实现人生目的道路的时候,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你迈向美满成功的跳板。

关于人生态度

态度一词《辞海》作了这样的表述:“态度是对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这一表述强调了认识和行为。美国J.L.弗里德曼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所著的《社会心理学》介绍了在美国较流行的关于态度的定义:“态度对于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感情的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不朽的系统。”这一定义所强调的是认识、感情和行为所构成的系统。这里的认识的成分由关于态度客观对象的信念构成,表达感情的成分由与这些信念联系着的感情上的情感构成,行为倾向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这两种对态度的表述,对我们讨论人生态度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人生态度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在其言、情、行中的表现。对此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去理解:

第一,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的相互作用。人生态度在人生观建构中具有特殊地位,以至有的人生观定义就包含了态度。对人生的根本观点的外在表现,是人生态度概念的内核。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并不是单向性的关系,而是双向性的关系。人生态度作为人生观的外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也检验着、充实着、发展着人生观。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的这种相互作用,是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完善人格的重要环节。

第二,带有一定程度稳定性的个性心理倾向是人生态度概念的重要内涵。每个人之所以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是其重要原因。个性心理倾向,不仅有心理的作用,而且有认识、情感的作用。譬如事业心、坚韧、达观等最重要的个性心理倾向,与对人生持有的根本观点,与对自己追求的信念有内在的联系。既充满着理智,也洋溢着激情的个性心理倾向,是健全的人生态度所必不可少的。

第三,人生目的对象化是中间环节,是人生态度概念的又一重要内涵。在实现人生目的的道路上,会碰到无数的矛盾,而最基本的矛盾,是人生目的与人生现实的矛盾。如何珍视现实、认识现实、战胜现实、为人生目的对象化开辟道路,这就是人生态度的功能。在此意义上讲,人生态度也可说是从此岸走向彼岸的桥。桥是否坚固,是否宽敞,关系到能否过河。因此,人生态度本身并不是目的。高尚的人生目的,通过有事业心、坚忍不拔、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之桥,从人生目的观念形态的此岸走向人生目的对象化的彼岸。这虽是人生道路较理想过程的简单逻辑演绎,却是实现人生之路的真切反映。

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作用的过程。社会发展,人生目的、历史传统、自身体验、家庭教养、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及偶然性事件,在人生态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都值得探讨。下面仅谈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在人生态度形成中的作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人生态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社会发展对人生态度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王蒙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里写到:“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这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青少年乐观奋进、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恰与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发展所展现的新中国强大的生命力和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的感召力相契合。又如,有一位中学生在申请去海南开拓的报告中写道:“我知道海南不是世外桃源,我更懂得理智、青春、热情和献身精神,是成功的砝码。我自信不会被生活所淘汰。我会自豪地写下属于自己的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这是当代中学生人生态度的缩影。这又与党的政策所昭示的,当代中国青少年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相适应。总之,社会发展之所以会影响青少年群体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在于从总体上讲青少年属于未来,且总是面向未来。社会的未来,决定着青少年自身的发展。

第二,自身体验在人生态度形成中的作用。在人生态度形成中,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处在同样社会发展条件下,会出现很不相同的人生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归因于自身体验。每个人对自身成功或挫折的体验最真切,往往把这种体验当成最好的老师。我国西晋文学家左思小时学习成绩欠佳,父亲很泄气,有一次面对朋友说左思智力太差,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奋用功。左思准备写《三都赋》时,当时著名文学家陆机嘲笑左思是鄙贱之人。左思并不气馁,潜心写作,终于完成了《三都赋》。因“豪贵之乡,竞相传写”,还为我们留下了“洛阳纸贵”的成语。左思对自尊心受挫的痛苦体验,是他形成发奋的人生态度的重要原动力。主要对自己推崇的榜样的精神体验,也是形成人生态度的重要方面。目前青少年对一些成功的厂长、经理的推崇,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成功者的精神的影响。这些成功者为什么能够成功,走向成功的秘诀何在,成为当代青少年的关注点。同样是对社会发展,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譬如说对改革吧,改革给青少年带来了机会和自信,因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是一种;因为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或因改革要牵扯到利益的再调整,改革可能会改到自己头上,因而对改革缺乏心理承受力,抱观望态度或感到压抑、迷惘和产生失落感的又是一种。自身体验有其主观性,这是人生态度千差万别的重要根源。

人生态度五彩缤纷,乐观和悲观,求是和浮夸,实干和空谈,热情和冷漠,进取和颓废,开拓和守旧,自主和依赖,坚韧和软弱,郑重和轻率等,构成了一对对人生态度的两极。对这些人生态度的两极的罗列,已经昭示了人生态度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人生态度对人才成长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人生态度对人生观的反作用。成功的奋斗人生态度将强化、充实、发展原有的人生观;奋斗中的挫折,也可能导致弱化、甚至怀疑原有的人生观。

人生态度对人才成长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成就的影响。曾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的风云人物亚科卡,在《亚科卡传》里深情地怀念他父亲在人生态度方面对他的训诫。当亚科卡感到事情的前景暗淡或为别的事情心烦意乱时,他的父亲总会说:“等着吧,太阳就会出来的。”亚科卡写道:“许多年之后,在我设法拯救克莱斯勒公司使之免于破产时,我怀念父亲安慰我的那些话。我想说:‘啊,爸爸,太阳在哪里,太阳在哪里!’”当连任福特汽车公司8年总裁的亚科卡突然被解雇时,“从珠穆朗玛峰顶被一脚踢到谷底”的亚科卡,如果缺乏坚忍不拔、乐观奋进的人生态度,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健康的人生态度,是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亚科卡的人生道路是个明证。

人生态度对人才成长的影响,还表现在有利于创造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上。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生活中的新奇事物总是有一种由衷的惊喜,和热心的探索。总是能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总是有一种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健康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谅解、理解和团结,这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例证。

人生态度的类型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人生观也不同,由此派生了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些不同的人生态度包容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生“万花筒”。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人生态度。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主要表现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乐观向上。这种人生态度与我们民族传统是息息相关的。先秦时,墨子主张“非命”,就是不屈从命运,墨家子弟辛苦奔波,一心救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报”。孔子“畏天命”却又风尘仆仆,周游列国,以图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主张。孟子坚持“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他激烈地批评自暴自弃的行为,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负有平治天下的使命,主张自强不息。这些主张都是我国历史上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表现。

无产阶级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曲折性和长期性来实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对人生事业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事业坚韧不拔,知难而上,不断奋斗去争取胜利。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燕妮喜爱的箴言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当代的朱伯儒主张“与其悲叹,不如实干”。他们所主张的,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这正是我们在四化建设中,应努力学习和树立的人生态度。

二、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

有些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丧失信心,意志消沉,甚至轻生厌世。这种人生态度是悲观厌世人生观的反映,也是享乐主义人生观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这种人生观,是把人生看得毫无意义,认为“浮生苦梦,为欢几何”,人生就是痛苦,人生就是悲剧。中国古代庄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摆脱“四时之事”“人间之劳”,永享“南面之乐”。在他们看来,人生就是一场大梦,这完全是没落奴隶主阶级对人生丧失信心的悲观绝望的心理反映。

欧洲19世纪出现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就是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追求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毫无根据的,人活着就像一架钟表,上了弦就走而不知为什么,也不存在为什么,知识和文明也不能解除人间悲苦。在他看来,人生充满苦恼,要消除人生苦恼,只有摒弃一切尘世浮华,沉浸在寂灭之中。受这种思潮影响的人,遇到现实矛盾难以解决,就自称是“看透了人生”,看破了“红尘”,认为活着没意思,因而,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沮丧,甚至有轻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人生态度是极端错误的,是不足取的。

三、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主要表现为,有些人在各种矛盾面前,采取回避态度,与世无争,置身世外。这种人生态度,是消极落后人生观的反映。在人生的旅途上,是拼搏进取,赢得成功,还是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这也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人生态度的选择。有人觉得“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拼搏进取,难得成功,苦了自己苦家人,不值得,这就是一种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